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鲁迅与名医何廉臣

鲁迅与名医何廉臣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最近在绍兴旅游期间,曾参观鲁迅纪念馆,发现馆里有为鲁迅父亲治病的名医何廉臣的照片,使我回忆起鲁迅在有关文章中提到的中医药问题。他在《父亲的病》文中提到的“陈莲河”,就是绍兴名医何廉臣倒写的谐音,而何廉臣(1861~1927年)为清末民初医学家,出身于中医世家,先后曾任绍兴医学会会长等,1908年6月创办《绍兴医药学报》,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中医药期刊。他学术经验丰富,以善治外感热病著称,他一生著述甚多,校订刊刻古医书110种,名曰《绍兴医药丛书》,著有《重订广温热论》、《增订通俗伤寒论》、《新医宗必读》、《廉臣医案》、《全国名医验案类编》等,为捍卫中医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虽然鲁迅在《父亲的病》一文中对中医有点偏见,这成为日后某些反对中医者的借口,但他并不是全盘否定中医。其实鲁迅父亲得的是臌胀病,且气喘而有水肿,医生用利水药蟋蟀、败鼓皮也无差错。据推断已至肝硬化晚期,这在当时是不治之症,在今天也是难治之病。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鲁迅对中医的看法也不断转变,后来由于《小说月报》主编恽铁樵(也是中医名家)编发他的第一篇小说才释去前嫌。而且有许多新的见解:比如,鲁迅认为中药非神农一人独自尝出来的,而是古人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并收集了许多民间验方,如饮姜汁治胃病、饮五加皮酒治肩痛等,并向人介绍方法。后来鲁迅收藏了许多中医珍本和善本古籍,如《备急灸方》、《王叔和脉经》、《本草衍义》、《铜人俞穴针灸图经》、《诸病源候论》、《六醒斋医书》、《汉药写真集成》、《食疗本草之考察》、《饮膳正要》等,为中医古籍保存做出了努力。他说:“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足见其人格之伟岸。

猜你喜欢

  • 乌梅丸治久痢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龚某,男,43岁,2008年2月25日初诊。自述其近半月来节日加餐,杯盘满桌,鸡鸭鱼肉,毫无口福,时常晨起腹痛腹泻,或溏或如水样,泻后稍舒,每日3~5次,病情时轻时重。服用柳氮磺吡啶或黄连素片、庆大霉素片等药

  • 感染性休克中医诊疗技术

    根据病因不同,休克分为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感染达到一定程度造成微循环障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休克多属中医“脱证”范畴。病因病机(1)亡血失津:突然内外出血,如吐血、咯血、便

  • 金匮肾气丸治肺心病心衰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张某,男,72岁。1987年12月13日初诊。患者有咳喘病史40余年,近8年来咳嗽加重,动则喘甚,畏寒肢冷,面部及下肢浮肿,下肢浮肿为甚,按之没指,兼有心悸发憋。刻诊:气息短促,呼多吸少,面色晦黯,唇

  • 宣达渗利止吐泻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王某,男,13岁。2007年8月29日初诊,自入秋以来即感胃脘不适,时有吐泻,继之病情加重,现水浆入口即吐,米粒难进。口渴而喜饮,但愈饮愈渴,昼夜嗜睡,脉沉濡,舌红,苔白。此乃暑湿内蕴,胃阳不振,脾气也伤,

  • 避瘟用温初探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唐代大医孙思邈继承了历代医家对温疫的预防经验和诊治思想,提出了“瘴疠”、“温风”、”毒气”等病因,肯定了“毒”是传染病的主要病原,治疗上突出清热解毒。但提到避瘟时却倡用温药。避瘟为防病,“凡能依时摄生者,可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