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十味止痒饮内外合用疗效优于单用

十味止痒饮内外合用疗效优于单用

据中国医药报讯 瘙痒性皮肤病(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体股癣等)是一类常见和多发病。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近期采用自拟的十味止痒饮内服外敷治此类皮肤病,对比单独服用和单独外敷,疗效更明显。

研究人员将242名瘙痒性皮肤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组182例,采用十味止痒饮(生地、丹皮、丹参、金银花、蝉蜕、紫荆皮、蒲公英、黄柏、苍术、木通)内服,并配合10%浓度十味止痒饮煎液局部病灶湿敷。对照1组30例单纯内服十味止痒饮,对照2组30例单纯使用10%十味止痒饮药液湿敷。对照观察各组疗效。结果表明,治疗组愈显率为53.85%,总有效率为95.62%;对照1组分别为33.34%和80.00%;对照2组分别为23.33%和76.66%。说明十味止痒饮对瘙痒性皮肤病有良好的疗效,且以内服并配合外用煎液湿敷的方法疗效更佳。

研究人员介绍,西医治疗瘙痒性皮肤病多外用炉甘石洗剂,若急性湿疹患者有明显渗液者则用3%硼酸液湿敷,疗效欠佳,复发率也较高。从本研究结果可知,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60%,愈显率达53.85%。据不完全的随机追访亦发现,接受十味止痒饮治疗的患者的复发率较低。说明此方对前述多种瘙痒性皮肤病均有较好疗效。

研究人员认为,瘙痒性皮肤病,中医依据其发病部位和性质的特点而有不同的名称,一般按“疮癣”论治,责之于风、火、热、毒。治疗原则当以祛风胜湿、清热解毒为主。但仅以此立论,临床效果欠佳。仔细推敲,瘙痒性皮肤病的临床特征是皮损、瘙痒。肺主皮毛,肺为娇脏,肺主气,风邪入肺,气血同病,风邪夹湿,其病缠绵难愈。故中医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说。而瘙痒性皮肤病,其病机除风、火、毒之外,尚有血虚、血瘀或血热。十味止痒饮重用生地、丹皮、丹参,即入血治风之意。另外,《内经》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之说,故在十味止痒饮内加入木通,取其清心经,利小肠之意,当可发挥较好的止痒作用。

猜你喜欢

  • 原发性肝癌专方治疗

    (1)楝邪金汤组成:八月札15克,川楝子9克,大腹皮15克,桔皮12克,桔叶12克,枳壳9克,木香9克,佛手片6克,郁金12克,莱菔子12克。加减:湿热内蕴加蒲公英、垂盆草、白花蛇苦草、由基黄、茵陈、山栀、黄芩、黄连、石上柏、大青叶、板蓝根

  • 原发性肝癌分型治疗

    (1)气滞血瘀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消积。处方:柴胡、黄芩、白芍、郁金、桃仁、?虫、白术、大黄、由三七(先煎)各10克,莪术15克,半枝莲、鳖甲(先煎)各30克。加减:有尿赤便秘等热象加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龙葵;伴苔腻、脉弦滑或濡,胸闷恶

  • 临床上原发性肝癌的中医治疗

    1、辨证论治(1)肝郁气滞主症:胸腹痞满,食后胀闷更甚,易怒易躁、胃纳差、呃逆、恶心、乏力。舌苔黄腻,脉弦。治则:疏肝理气,和胃解毒。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2)气滞血瘀主症:两胁胀痛或刺痛,腹部结块,推之不移,胸闷腹胀,纳呆乏力。舌淡红或

  • 肝癌会传染吗?

    乙肝患者是否多数要变为肝硬化或肝癌,肝炎病人如何防止发展成肝硬化及肝癌,经专家研究表明,诱发肝癌的因素有:肝炎病毒感染与黄曲霉素、饮水污染、酗酒、吸烟、亚硝胺、微量元素失调以及遗传,人体内的肝脏细胞由于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可能会失去正常调控,

  • 肝癌患者饮食方面应注意

    肝癌会传染吗 患肝癌的途径,大家应该知道肝部对我们来说有多重要吧,可是最近几年来肝癌非常盛行,就小编周围的人,就有好几个患乙肝的,听说乙肝具有传染性,所以很多人都不敢跟肝癌患者接触。肝癌患者饮食方面应注意1、避免暴晒医学界已经肯定了紫外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