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漫谈定喘汤

漫谈定喘汤

定喘汤是一首治疗哮喘的效方,出自明代医家张时彻所集《摄生众妙方》一书。由白果21枚(12克),麻黄、款冬花、半夏、桑白皮各9克,苏子6克,杏仁、黄芩各5克,甘草3克,诸药组成。应用时以水煎煮,分2次,徐徐服下。

哮喘是哮症与喘症的合称。二者均表现为呼吸急促,但哮症喉中有痰鸣声,喘症则主要是呼吸迫促。如《医学正传》说:“大抵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夫喘促喉中有水鸣声者谓之哮;气促而连属不能以息者,谓之喘。”哮与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因哮症发作时常与喘互见,故习惯上亦常将哮喘并称。

哮喘病的发生,关键在于胸膈间有伏痰或留饮,痰粘稠属热,饮清稀属寒。一般情况下,若气机流畅,虽有伏痰留饮,尚不至发作哮喘,一旦由于外感风寒,或吸入异味,或情志损伤等外界因素的刺激,就会导致肺气壅塞不能下行,从而引起肺气上逆动痰,发作哮喘。其病程未久或发病骤然的,因邪气较盛,故属实证;病程过久,肺气损伤,肾气虚衰,缠绵难愈的,则为虚证。

定喘汤所主治的是痰热内蕴,外感风寒的哮喘实证,临床表现为咳嗽痰多,哮喘气急,痰稠色黄,恶寒发热等症状。定喘汤具有宣肺平喘,清热化痰的功效,方中麻黄辛温,解表散寒,宣肺平喘;白果甘涩,敛肺定喘,止咳祛痰,两药合用,一散一收,相得益彰,既能增强平喘止咳之功,又防辛散太过耗伤肺气之弊,二者共为君药。杏仁利肺气、止咳嗽,与麻黄同用更能加强定喘之功,故前人有“杏仁是麻黄的臂助”之说;款冬花温肺化痰,与杏仁相伍,镇咳平喘之力甚强;兼之半夏化痰降逆,苏子下气平喘,四药共为臣药,以加强君药祛痰定喘之功。黄芩、桑白皮性皆苦寒,清热泻肺,以解内蕴之痰热,所谓“热不解则痰不能遽除”,二者合为佐药。甘草和中调和诸药,用以为使药。以上诸药合用,能使肺气宣降,热清痰除,而咳喘得平。

本方是治疗痰热咳喘的有效方剂,据报道,对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属于痰热蕴肺者,具有较好疗效。临床应用时可随症适当加减。如痰多色黄、粘稠如脓者,可加鱼腥草、胆南星、海蛤粉;痰多、白粘,喉中痰呜,不得平卧者,可加射干、葶苈子、地龙、大枣;高热烦渴者,可加生石膏、知母;没有恶寒发热等表证者,可用炙麻黄不用生麻黄;若痰热伤津,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者,可加沙参、二冬、天花粉等。据文献报道:上海某医院用本方治疗喘息性气管炎100例,每日1剂,10剂为1个疗程。个别病例继发感染、咳吐脓痰者加鱼腥草、蒲公英,服药期间不服用其他药物。经1个疗程后,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97%。

歌诀:

定喘汤中白果麻,

款冬半夏桑白加;

杏仁苏子芩甘草,

宣降肺气此方佳。

猜你喜欢

  • 拔罐黑紫色说明什么

    一、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积寒二、紫色,并伴有黑斑,气血不畅通三、紫色,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风湿四、鲜红而艳,局部发热,阳症、热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你拔完罐的罐是什么颜色呢?

  • 补脾胃的中药方子

    一、(附子理中丸)用于脾胃虚寒二、(参苓白术散)用于脾胃气虚三、(香砂养胃丸)用于胃阳不足,湿阻胃气导致的胃痛四、(保和丸)用于脾胃不运,还伴有积食最后提醒大家一点,中成药虽然服用方便,但是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好还是在医生的辨证论治下指导

  • 脸上出汗怎么回事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是出汗的方式、汗量、汗色和汗味发生改变,则为病理现象,颇为某些疾病的前兆。正常情况人体的头面部容易出汗,因为头面部人体的一身阳气所在,头为诸阳之首,所以阳热之气首先表现在面部。因此,活动后,特别是大

  • 宝宝便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胃肠积滞有内热,大便干燥容易造成便秘。二,宝宝喝水少,蔬菜吃的少,进食纤维素的含量很低,肠蠕动弱,会造成大便秘结。三,宝宝拒绝排便,因为肛门有痔疮或肛裂,排便时疼痛,所以拒绝排便。长期不排便可导致大便更加干燥,不容易排出,形成恶性循环。

  • 脾胃不好的人应该注意什么

    第一,脾胃不好有可能消化功能比较差,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不吃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要吃过硬、过酸、过烫的食物。建议饮食易消化,适当摄入蛋白类食物,少吃油腻肉食。第二,注意三餐规律,饮食有节,千万不能暴饮暴食。第三,饭后要尽量适当活动,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