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肝胆湿热

肝胆湿热

肝胆湿热证为湿热内蕴肝胆功能失常所致的病证。常因感受湿热之邪或脾虚水湿内生,日久化热,或长期过食甘肥厚味生湿助热,影响肝胆功能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胁助灼痛胀痛,或胁下有痞块按之疼痛,目黄,小便黄,身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发热,口苦,纳差,恶心呕吐,腹胀,大便或闭或溏,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病机分析:本证以湿热内蕴,肝胆功能异常为特征。湿热之邪内蕴,致气机运行不畅,气滞血瘀则胁肋灼痛,或胁下有痞块,按之疼痛;湿热内蕴,肝失疏泄,胆汁横溢则口苦,目黄,小便黄。身黄如橘子色为阳黄之特征;湿热内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则纳差,恶心呕吐,腹胀,大便或闭或搪。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均为肝胆湿热之象。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与脾胃湿热证相辨别,由于两者都属湿热内蕴,故都有湿热的临床表现。但脾胃湿热证病变部位在脾胃,以纳差,恶心呕吐,胃院痞胀,苔腻等脾胃湿热的表现为主,也可见黄疸等症状。本证病位主要在肝胆,除湿热表现之外,还可见黄疽胁痛等肝胆湿热的临床表现。

辨证注意点:除湿热表现外,还见黄疽,胁痛等明确的肝胆定位症状。

猜你喜欢

  • 夏季科学减肥

    小满节气一到,很多人就把减肥列入议事日程。你应该了解如何科学减肥。穴位埋线可减肥。埋线减肥是在传统针灸减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医生判断肥胖的原因,为每个患者设计不同的减肥穴位处方,通过穴位刺激控制食欲异常,提高基本代谢率,调节脏器功能不

  • 肥胖的危害

    一,糖尿病肥胖引起的最常见的是糖代谢异常。体重增加后,脂肪含量增加,胰岛功能相应下降,胰岛素降糖能力下降。因此,身体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补偿这种能力的下降。临床上称这种状态为胰岛素抵抗。当身体的补偿功能不足以弥补这种胰岛素功能下降时,就会引

  • 扁豆花的功效和作用

    扁豆花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和其他营养物质,其营养价值和饮食价值很高,适量的饮食对自己的健康有很好的补充作用,但扁豆花的效果和作用是什么?1.扁豆花的功效和作用。从扁豆花的性味归经来看,其性寒甘,可入脾、胃、大肠经,具有健脾、中暑、

  • 生姜的价值

    姜,也被称为生姜,姜,有独特的辛辣香味,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它可以使各种菜肴美味可口,味道香。吃几片姜或放一点姜,可以改善食欲,增加食欲,所以俗话说:米饭不香,吃姜。姜的辛辣成分主要有姜酮、姜醇和姜酚。它们具有一定的挥发性,能增强和加速血液

  • 黄芩、黄连、黄柏三药

    三黄,即黄芩、黄连、黄柏,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燥湿药。三者均有苦寒之味,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三者常相互配合,以提高清热解毒的力度,因此被称为三黄,因为它们都姓黄,但经过仔细研究,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黄芩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