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治疗骨质疏松别忘了保护胃

治疗骨质疏松别忘了保护胃

案例:李大妈今年76岁,因全身骨痛去医院就诊,被诊断为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医生给予“双膦酸盐”口服治疗,并告知其每天早晨空腹服药。两周后,李大妈的骨痛症状明显缓解了,但却感到恶心、胃痛,胃部不适很明显,便自服了一些常用的治疗胃痛的药物,也没什么明显效果。大妈再次去医院复诊时和医生提及了胃不舒服及胃痛的症状,医生认为可能与服用治疗骨质疏松的双膦酸盐药物有关。李大妈以前的胃肠功能一直很好,为什么这次服药会引起明显的胃肠道反应呢?

做客药师:解放军302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刘丽萍

骨质疏松症是一组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常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这种全身代谢障碍疾病引起的骨痛、骨折等继发性症状或疾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应该及早采取积极防治措施,减缓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发展,预防骨折,提高生活质量。目前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以药物疗法为主。双膦酸盐能诱导成骨细胞分泌抑制因子,抑制破骨细胞的激活从而抑制骨吸收,对破骨细胞还有细胞毒作用,它还可与磷酸钙结合吸附于骨的羟磷灰石结晶表面,阻止骨中钙盐的流失。临床资料表明,双膦酸盐可以增加骨量及降低骨质疏松症者的腰、髋部位的骨折率,已经成为治疗骨质疏松的首选药物。但是采用双膦酸盐治疗时必须注意其胃肠道的不良反应,以防止治疗了骨痛,引起了胃痛。

双膦酸盐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还可出现眼部不良反应(以巩膜炎为主)、肾毒性(静脉给药时,特别是快速静脉给药易发生)和颚骨坏死,但以胃肠道不良反应多见。因此,在使用本类药物时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双膦酸盐类药物的胃肠道反应与服药剂量具有相关性,而且依赖于非溶解的双膦酸盐与食管黏膜的接触时间,尤其当食管损伤或服药后立即躺下时更易发生。

一项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观察发现,阿仑膦酸盐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腹痛、恶心、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等发生率约为7%,而且当阿仑膦酸盐与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常用于缓解疼痛症状)合用时会增加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替膦酸盐较常发生腹痛、腹部不适及恶心。帕米膦酸盐等其他氨基双膦酸盐可导致严重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甚至腐蚀性食管炎和胃炎。帕米膦酸盐和大剂量的阿仑膦酸盐还可导致食道、十二指肠及胃溃疡。

由于双膦酸盐类药物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口服双膦酸盐类药物不宜用于食管狭窄或其他食物排空障碍的患者,对消化不良、咽下困难或其他胃肠道疾病的患者也应慎用。为减少该类药物对食管和胃的刺激,建议清早用一满杯温水送服,至少应在直立体位下(保持站立位或端坐位)30分钟后才能进食,避免躺卧,也不能喝饮料或服用其他药物。服药后如果感觉胃灼热、疼痛等不适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制酸药等以缓解胃肠道反应,但应避免同时服用。此外还需避免与含有铝、铁、钙、镁的食物同时服用,也应避免和矿物补充剂以及某些渗透性泻药同时服用,因这些药物有可能减少双膦酸盐类的吸收,降低其生物利用度。

双膦酸盐类药物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作用是肯定的,但与此类药物相关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会给治疗带来困难,影响在临床使用中的连续性和患者的依从性。因此应注意预防药物不良反应,能够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计划,避免治好了骨质疏松弄伤了胃肠。

猜你喜欢

  • 冠心病的注意事项

    冠心病可以说是现代人的通病,得了冠心病会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些冠心病患者由于日常没有注意保健还有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健康问题,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日常的保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只有科学的生活方式才能将冠心病对人的危害降到最

  • 肝气郁结的症状

    中医认为肝气郁结会给人的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对于那些有肝气郁结的朋友来说,如果有肝气郁结的问题的话一定要想办法及时的解决,肝气郁结的问题会给身体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的,会引起情绪失调,失眠健忘,食欲不振的问题,因此对于有肝气郁结的问题的

  • 你可知道中药巴豆是什么?

    就记得电视剧里,如果谁想要恶搞,就给来点巴豆,看着那人焦虑的神情和一趟趟上厕所的窘迫,开心不已;我是这么认识巴豆的,不知你是不是和我一样?其实,中医药上以果实入药,性热,味辛,功能破积、逐水、涌吐痰涎,有助于治寒结便秘、腹水肿胀、寒邪食积所

  • 请问吃多少巴豆拉肚子?

    在一些电视剧中,我们很容易就能够见到巴豆的影子,侠客们为了能够实现什么妙计,都会有巴豆使人腹泻,那你知道巴豆是什么吗,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巴豆树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及叶亦供药用,巴豆树为常绿乔木,高6~10米,中医药上以果实入药,性热,味辛,

  • 千金子草的功效与作用

    千金子草,想必很多人跟我一样,刚看到这个词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更别提它的功效与作用,千金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种子,又名千两金、菩萨豆(《日华子》),续随子(《开宝本草》),拒冬实(《本草图经》),联步(《斗门方》),拒冬子(《本草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