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糖尿病过度治疗不可取

糖尿病过度治疗不可取

在糖尿病治疗的过程中有些患者为了将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等都控制在完全正常的范围内,不惜经济支出和肉体痛苦,整天想的是尽快将糖尿病治愈。

以下六种做法就是这类患者的真实写照:①整天为治病奔波,遍访名医,求购“新奇特效药”;②吃饭按书本,多1克不吃,少1克补上;③运动按公式,步步计算;④测定尿糖,每小便1次就测1次;⑤测血压1天达20多次;⑥遇医生必问,若两位医生说的不一样,就去看书本,一旦书本看不懂,医生说的又听不明白,心情就烦躁,吃不香睡不着。

这些患者每天的活动都围绕着治病进行,生活毫无乐趣,日久天长,有的患上了抑郁症,有的病情加重。这些患者把“以人为本”的治病主体变成了“以病为本”。原本是自己要治疗疾病,结果却变成了疾病来控制自己,自己成了疾病的奴隶。

这些患者的做法,主要是由于对糖尿病的理解有偏差。要知道,糖尿病患者正确的做法是:既要积极治疗,又要尽可能地享受人生的欢乐,这才是正确的治疗理念。治病一要讲原则,二要讲灵活,血糖控制要达标,但也要结合实际,不可强求。超越现实,去做一些不能实现的事情,会导致事与愿违,事倍功半的结果。

下面是过度治疗常见的表现及其纠正方法:

1.过度控制

目前治疗水平还不能将每个时段血糖都控制在正常水平,过松不能达标,控制过严又容易发生低血糖,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险。根据血糖、年龄、病情、并发症等,可将血糖控制标准分为三级:理想、满意、一般。根据不同病情,尽可能做到理想或满意控制,但如果办不到,不要一味勉强,自我治疗达标有困难,就要找医生帮忙。容易发生低血糖者,适度达标即可。血糖控制过度,其结果极有可能发生严重低血糖。

2.过度限食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需按照标准体重和劳动强度制订食谱,要求低糖、低脂肪,控制总热量。要做到平衡膳食,主副食搭配,粗细粮调配。进食量的多少应由体重来决定,低于标准体重时要增加进食量;高于标准体重时要减少进食量;其目的都是使自己的体重最终达到标准体重。可能是平时医生强调减肥的言词过多,使有些病友产生了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偏见。笔者曾遇到这样一位病友:对饮食治疗过于重视,吃主食以克计算,而且不吃水果,不喝牛奶,不吃点心,宁可少吃,绝不过量,结果体重逐渐下降(体重指数低至19),血糖反而升高,并出现了饥饿性酮症,还误认为是病情控制不良,用上了胰岛素后,反复出现低血糖,险些丧命。

猜你喜欢

  • 胃息肉与肠息肉常见于哪些人群?中医教你如何预防

    那么现在这种息肉的病人特别多啊,比方说常见的胃息肉,肠息肉,还有胆囊息肉。其实息肉呢就是身体上多长出了一块肉,多出来这块肉啊,有一些是有癌变风险的,所以呢,对于一些腺瘤型的,尤其要引起大家的注意。那么今天跟大家说一下呢,尤其是哪一类人更容易

  • 三伏天腿还感觉发凉?中医教你调理

    大家好,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这个日子,那么有患者来看诊的时候总是说他是到这个时候还是特别感觉这个脚凉啊,腿凉,特别怕冷,那么今天跟大家再讲一讲,建议大家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从中医来说呢,中医说脾主肌肉,肝主筋,那么肾呢主通一

  • 萎缩性胃炎为什么越来越好治了,中医来跟大家说说大实话!

    萎缩性胃炎其实没有那么严重,也不需要那么多担心。之前说过就是萎缩性胃炎,我们把你监测十年, 20年, 30年,你也没有癌变,也不会癌变,在这个过程当中,除了监测呢,身体出现异常症状的时候进行一些调理,那么再一个就是饮食生活方式要做一些共同的

  • 胃息肉就是癌前病变吗?应该怎么调理

    在临床跟患者交流的时候吧,有时候有一些误区,比方说就感觉胃息肉就是癌前病变,一定要把它切掉。其实跟大家说一下,在临床上85%到90%的都属于胃底这个腺体息肉,那么这类胃息肉胃癌的几率是非常低的。那么所谓的胃息肉啊,一般来说是发生在胃壁里面的

  • 萎缩性胃炎中医能调理好吗?

    怎么才能够控制萎缩性胃炎不进一步发展,那么这个话题其实是一个很久远的一个话题,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吧,整个医学啊都在研究这个萎缩性胃炎啊,因为当时发现这个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的癌变率,当时的研究方法呢也比较简单,由于萎缩性胃炎当时认为就是缺少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