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壮族地区地理环境及气候特点与壮医药的关系

壮族地区地理环境及气候特点与壮医药的关系

古人早已认识到自然地理环境及气候特点对医药的产生有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黄帝内经》对这个问题有专门论述。

壮族聚居地区位于东经99°57'到112°,北纬21°31' 到26°45' 之间,地貌基本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四周高,中间低,四周多山,中部和南部多平地;山地广阔,平原狭小,岩溶广布。气候特点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20℃左右,夏季日照时间长,冬天霜雪较少,雨量充沛,夏湿冬干,故暑、湿、火、热等致病因素易侵犯人体而发病,特别是痧、瘴、毒等地方病,发病率很高。岭南地区自夏至秋,暑气炎蒸,燥热燔灼,淫雨连绵,致使草木腐败,虫蛇死亡,沟渠污垢等酿成秽浊之痴气,在这种环境下,易使人气血阻滞而发为移症,可见哪病的发生与气候环境所致的空气秽浊有关。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指出瘴气是由 " 杂毒因暖而生 "," 皆由山溪源岭瘴湿毒气故也 "。《岭外代答》则指出,瘴气是由地产毒药污染水源所致。壮族先民常结合壮族地区特殊地理环境给痒气定名,如毒水瘴、蛇瘴、蜓蚓瘴等。壮族地区古代草密林茂,素有 " 岭南多毒 " 之说。所谓岭南多毒,一指岭南气候条件适合生长的毒草、毒虫、毒蛇多 ; 二指气候炎热,草木、动物腐烂后污染水源造成、水毒、蛊毒多 ; 三指岭南先民在狞猎、战争中利用草毒、蛇毒制成的毒箭多。

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壮族先民总结出了许多治疗痧、瘴、毒等病症的方法,发现了大量有效的药物,尤其是动物药、毒药和解毒药。由于气候炎热、草木旺盛,毒药及解毒药的品种很多。《本草拾遗》曰:" 岭南多 毒物,亦多解物…… "《海药本草》载:" 岭南多毒,家家贮之。"《诸病源候论· 蛊毒病诸》记载了岭南但人(壮族先民)使用的五种毒药:不强药、蓝药、焦铜药、金药、菌药。壮族先民使用的解毒药范围很广,主要有解虫毒、解蛇毒、解食毒、解药毒、解金石之毒、解箭毒、解蛊毒等 O 还有一些解毒范围很广的解毒药,如《本草拾遗》载:" 陈家自药,味苦,寒,无毒,主解诸药毒…… " 由于壮族聚居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很适合各种动物生长繁殖,因而动物繁多,而壮族先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则形成了喜食蛇鼠及各种山禽的习惯,天长日久,对这些动物的药用价值有了独到的认识和体会,如《桂海虞衡志》载:" 石鼠……治咽喉疾效如神……凤猩……其溺及乳汁主大风疾,奇效。" 〈本 草拾遗》载:" 珉瑭……但人刺其血饮,以解诸药毒。"《梦溪笔谈》指出:" 邑州所贡蓝药,即蓝蛇之首,能杀人,蓝蛇之尾,能解药。" 直至现在,壮医对使用 牛黄、庸香、鹿茸、猪胆、熊胆、五灵脂、毛鸡、鸡内金、蛇胆、蛤蛤、白花蛇、瞻酥、海马、蜂房、蝉蜕、桑螺蜻、乌贼骨、牡蜘、龟板、鳖甲、珍珠、蜓蚓、娱蛤等动物药有独到的经验,用之于临床每获良效。壮民们生活在野生动物繁多 的环境中,被动物咬伤、撞伤是在所难免的,因而对动物伤害的防治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对毒蛇咬伤的防治更有特色,壮乡的 " 蛇药 "、" 蛇医 " 早已遐逐闻名。据《广西药用动物》统计,广西常用的动物药有125种,是壮族人民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至今壮族民间尚有 " 扶正补虚,必配用血肉之品 " 的用药习惯,壮医擅长使用动物药的特点由此可见一斑。除药物治 疗外,壮族先民还总结了许多其他疗府、治瘴、解毒的治疗方法,如刮痧、针刺、针挑、烧针等。例如,由于气候炎热,多雨潮湿,故易生痈疡,山高林密易于受伤,且伤口极易成脓,由此而开创了浅刺、浅割排脓疗疮治伤的外治法。壮族先民在山多石多的生长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发明了砭石治病的方法。树林、动物繁多,提供了原始的针具材料,且随处可得,如植物刺针、骨针、箭猪毛针等为木刺、骨刺、竹筒罐等疗法的发明创造了条件壮族先民发明运用的许多治疗方法,至今仍在壮乡各地流传,是壮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为壮族人民的健康、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猜你喜欢

  • 麻黄何以破癥坚积聚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神农本草经》首言麻黄“破癥坚积聚”,其后诸家本草对此功效少有提及,并且高等中医院校五版教材《中药学》在附录《本经》麻黄条文时唯独删除了这一句。盖因其功效特殊,且临床应用又有辛温耗气,峻汗伤阴之弊,故而提及较少。直至明代

  • 参芪地黄汤治慢性肾小球肾炎

    胡本先 陕西岚皋县中医医院朱某某,男,39岁,发现蛋白尿一年,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现尿蛋白3+,血压150/90mmHg,主诉腰膝酸软,舌淡紫,苔白,脉弦。辨证属脾肾两虚,瘀血阻滞。治法:健脾益肾,活血祛瘀。处方:生黄芪40克,党参20

  • 痔疮急性发作试试放血疗法

    痔疮的形成多因饮食不节,好食肥甘厚腻或煎炒燥热之物,以致胃肠燥热,伤津耗液,燥屎内结,长期积聚大肠;或因嗜酒成瘾,湿热下注,蕴聚肛门,致使经脉壅阻,筋脉驰纵,从而形成痔疮,反复发作。患者多辨证为实证、热证。刺络放血疗法就是针对实证、热证患者

  • 三脉同诊救危症

    雷鸣 湖南省常德市第二中医院患者邵某,男,63岁,农民。2009年3月21日上午在田间劳作时突发呆滞不语,约十分钟后又似乎清醒,而回家休息,时而烦躁,时而抑郁,渐至神志欠清,先后前往多家中西医院住院治疗,诊为“重症病毒性脑炎”,予抗病毒、抗

  • 小儿惊厥中医诊疗技术

    小儿惊厥是脑功能暂时紊乱导致神经元导常放电所致,为儿科常见症。一般以1~5岁小儿为多见。临床表现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全身痉挛性或强直性、限局性抽搐,发作时间过久,可因缺氧引起脑组织不可逆性损害。中医学称之为“惊风”,由于发病有急有缓,证候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