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凝重的绝笔殷切的期望

凝重的绝笔殷切的期望

李 致 重

我们敬受的崔月犁老会长因心脏病骤发,于1998年1月22日不幸逝世。1月24日,我收到他写的一封亲笔信。

这封信是1月20日写的。据老会长身边的人说,1月21日,他出席政协召开的一次会议回来后,又亲手在封好了的信封外面加了一句话。22日上午,信还放在写字台上,他却与世长辞了。没想到这封信竟成了他的绝笔,读之更令人心碎。

信的内容,主要讲如何正确对待中医发展中的不同见解的问题,他说:“在中医振兴中,有不同见解是正常现象。我不主张点名争论,我主张:丝毫不隐藏自己的观点,从正面来逐步深入的加以论证,把各自的观点摆出来,请上下左右各界参考评论,从实践中证明哪些提法、观点、预测是正确的,请在医、教、研和行政工作的同志们选择。”

老会长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瑰宝,振兴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呕心沥血近20年了。他一贯主张“中医应该走自身发展的道路,中医机构应该突出中医特色。”对于中西医结合,他常说:“我赞成中西医结合,但我不赞成中医西医化。”他十分关心中医现代化,同时指出,以西医方法对中医的解释、改造,不能称之为中医现代化。他还多次提醒大家,不要将“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消减中医的悲剧在中国重演。”从80年代起,随着新技术革命的不断发展,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从最新形成的系统科学方法论的角度,认识到了中医自身与西医不同的科学原理。因此在国际上普遍出现“中医热”的同时,近年来国内中医药界出现了一种反思的趋向。老会长审时度势,紧紧抓住这一苗头,于1997年5月决定主编《中医沉思录》一书。他提名诸国本同志和我为副主编,辅助他完成此书。他提议把近20年来在中医事业和学术发展过程中有一定深度的文章汇集起来,启发大家对中医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以科学、冷静地总结和思考,希望“在不同认识的比较中,使人们分辨出一条比较清晰的路子来。”

《中医沉思录》第一卷于1997年8月出版后,在全国中医药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老会长十分高兴。他曾多次将该卷书赠给中医药科技工作者以及上下左右各界关心、支持中医工作的领导与朋友。1月21日晚,他在写给我的信封上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就是:“《中医沉思录》再给我一些。”

从老会长的信可以看出,他是以赤诚坦荡、光明磊落的博大胸怀,以高屋建瓴、俯瞰全局的战略眼光来看待中医振兴中的不同见解的。他的主张,其实是促进中医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的最佳思路。这一思路包括五个环节:直言不讳的责任感,科学论证,多方参与评论,历史与实践检验,形成供决策时选择的软科学成果。这是老会长长期以来为振兴中医而奋斗的经验结晶,也是他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和重托。

老会长心里只有中医,唯独没有他自己。他如果1月18日听从医生的劝告便住进医院,也许不会有今天的遗憾。他生前很重视《中医沉思录》,是因为他希望中医从沉思中崛起;他为中医奔走呼号而骤然逝世,同样值得我们今天还活着的人深思。

我知道:中医学术振兴日,才是他最高兴时。我们一定牢记老会长的嘱托,为振兴中医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 湿热寒湿,中医四招教你自查

    中医认为这个湿邪是最难以祛除的,湿邪粘滞,这它的特点不容易祛除。我们在祛湿之前呢,一般都分辨是湿热还是寒湿,目前在临床上看是湿热居多,寒湿特别少,因为你寒湿的治疗虽然有湿,但是因为用温阳化湿的治疗还是比较单纯一点,湿热的治疗呢,既要清热又要

  • 嗓子总感觉有异物,吐不出咽不下,当心是它在作怪!

    前段时间在门诊接诊的一个患者,是一个60多岁的一个女性,体态稍微偏胖一点,她自己说,平时啊就有清嗓子的习惯啊,总是感觉咽部有痰啊,咳嗽几声能咳出少量的痰,嗓子阻塞这个异物感呢,这个症状是非常明显的。有时候吃完饭以后会更明显,更严重一些。做的

  • 经常失眠怎么办,从这四点入手,让你一觉睡到天亮!

    今年再来跟大家聊一聊失眠啊,有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情况,夜间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啊,有时候睡着了呢,还会容易醒,接着就会有心烦气躁,甚至影响到食欲啊。在我们消化科呢,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病人啊,还有许多呢,都归于了这个焦虑和抑郁,也有的人在吃这个抗焦

  • 反酸烧心反反复复总不好,中医一招搞定他。

    当时年轻也没当回事儿,嗯,现在他已经是中年了,症状变得越来越严重了,他平时呢,就是经常吃一些拉唑类药,我们叫做质子泵抑制剂,大家所说的叫什么什么拉唑,但是呢都没有什么效果,就是说他总是有烧心,反酸水儿倒是不多。但是每天都要吃药,有时候呢,消

  • 肝郁脾虚引起焦虑抑郁,做好这三点

    跟大家分享一个病例,是从外地来一个患者,今年不到40岁,也是一个两个孩子的爸爸,他自己认为啊,家里负担非常重,说他有焦虑症四年了,现在一直吃的是抗焦虑的药物。他说这个从小呢,受这个父亲影响也挺大,他父亲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导致他呢就是思虑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