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肛痈

肛痈

肛痈

肛痈是指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感染而形成的脓肿。相当于西医学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痈的发生绝大部分与肛隐窝炎有关,其临床特点是发病急骤、肛周剧痛,伴全身高热,酿脓破溃后易形成楼管。由于肛痈发生的部位不同,可有不同的名称,如生于肛门旁皮下者,名肛门旁皮下脓肿;生于坐骨直肠窝者,名坐骨直肠窝脓肿;生于骨盆直肠窝者,名骨盆直肠窝脓肿;生干直肠后间隙者,名直肠后间隙脓肿。

[病因病机]

过食辛辣肥甘、醇酒炙博之品,损伤脾胃,湿热内生,下注肛门,蕴久化热,热胜肉腐,发为痈疽;或肺肾阴虚,湿热痰浊凝聚肛门,郁久热胜肉腐,发为本病。

[诊断]

一、肛门旁皮下脓肿发于肛门周围的皮下组织内,局部红肿热痛明显,成脓后按之应指,全身症状较轻。溃脓后易形成皮下肛瘘或低位瘘。

二、坐骨直肠窝脓肿位于坐骨直肠窝内,初起觉肛门部坠胀微痛,逐渐全身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肛门胀痛加剧或跳痛,坐卧不安,患侧肛周皮肤微红肿,肛门指检患侧直肠壁饱满,压痛明显,可有波动感。

三、骨盆直肠间隙脓肿位于提肛肌以上,腹膜反折以下,位置较深,局部症状不典型,仅觉肛门胀痛,全身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肛周皮肤多无明显红肿,肛们指检患侧直肠壁饱满、压痛及波动感,溃脓后多形成高位肛瘘。

四、直肠后间隙脓肿部位较深,表现为直肠内坠胀痛,逐渐加重,全身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肛周皮肤无明显改变,肛门指检直肠后壁饱满,压痛或波动感。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在10X109几以上,中性粒细胞大于70%。

[鉴别诊断]

肛周毛囊炎、疖肿病变在肛周皮肤或皮下,多由局部皮肤破损染毒所致,与肛窦炎无直接联系,局部红肿热痛,肛门指检无异常发现,溃后不形成肛瘘。

[辨证论治]

一、内治法

(一)湿热蕴结肛门周围突然肿痛,逐渐加剧,肛周压痛或见红肿,伴恶寒发热,口干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数。

辨证分析:湿热之邪蕴于肛门,气血不畅,郁而化热,则见肛周疼痛;正邪相搏,则见恶寒、发热;热邪为患,则出现口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数为湿热蕴结之象。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革藓渗湿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二)热毒炽盛肛门肿痛剧烈,持续数日,痛如鸡啄,难以人寐,肛周红肿热痛,按之有应指感,或穿刺时有脓液;恶寒,发热,口干,便秘,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滑。

辨证分析:邪热内蕴,日久不解,热胜肉腐,肉腐即成脓,故见肿痛剧烈,痛如鸡啄,按之应指,或穿刺有脓;邪正相争,则见恶寒、发热;邪热炽盛,津液耗伤,故见口干、便秘;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滑皆为邪热内盛之象。

治法:清热解毒透脓。

方药:透脓散加减。

(三)阴虚毒恋肛门肿痛,日久不消,皮色暗红,成脓时间长,溃脓稀薄,疮口难敛;伴午后潮热,心烦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辨证分析:肺肾阴虚,正气不足,湿热内侵,蕴结不散,阻碍气机而气血瘀滞,故肛门肿痛,日久不消;正气不足则难以成脓,正虚不能托毒外出,故疮口日久不愈,脓液稀薄;阴虚内热,则午后潮热,心烦口干,夜寐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养阴清热解毒。

方药:青蒿鳖甲汤合三妙丸加减。

二、外治法

(一)初起实证,用如意金黄膏(散)外敷,位置较深者可用如意金黄散调糊灌肠。

虚证,用冲和膏或阳和解凝膏外敷。

(二)成脓宜切开排脓,根据脓肿位置的深浅和病情缓急选择手术方法。

(三)溃后先用红油膏,后用生肌玉红膏或生肌白玉膏纱条引流。日久成瘘者,按肛瘘处理。

[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施行手术疗法。

(一)手术方法

1.一次性切开疗法适用于浅部脓肿,切口呈放射状,从脓肿最高处切向肛内感染的肛隐窝”内口,并切除感染的肛隐窝或内口,搔刮脓腔,置凡士林或红油膏纱条引流。

2.口开加挂线疗法适用于高位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具体操作方法是经局部消毒后在腰俞穴麻醉下,先穿刺了解脓肿部位。再于脓肿部位作放射状切口,切皮肤、皮下组织至齿线处,再用组织钳分离至脓腔,引流脓液,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清洗:腔,修剪脓腔边缘呈梭形,再用探针从脓腔向肛内探查,探通内口,用橡皮筋从内口穿出(另一端从脓腔拉出),将两端收拢结扎,脓腔内填以红油膏纱条,外盖敷料。

3.单纯切开引流适用于体质虚弱或不愿住院治疗的深部脓肿,在压痛最明显或波动感明显部位,向肛门缘作一放射状切口,引流脓液,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清洗脓腔。红油膏纱条三鹿,待形成肛瘘后,再按肛痿处理。

注意事项

l.定位要准确,脓肿部位较深,表面按压波动感不明显时宜先穿刺抽脓定位。

2.脓肿切开时,要用手指探查脓腔,分开脓腔间隙,切开后换药要保持引流通畅,使新肉向外生长。

3.术中应尽量切开或切除原发或可疑原发肛隐窝,防止肛瘘形成。

土术后常规配合使用抗生素,坚持每天换药,内服清热解毒中药,防止毒邪旁窜。

[预防与调摄]

一、保持肛门清洁及大便通畅。

二、少食辛辣、肥甘、炙博之晶。

三、积极治疗相关病变,如肛窦炎、直肠炎等。

四、患病后尽早治疗,防止病变范围扩大。

[结语]

肛痈是指肛门直肠周围间隙的急慢性感染而形成的脓肿。本病的发生绝大多数由肛门腺感染化脓向周围蔓延所致。因其病变部位不同,分别有不同的名称。其临床特点为突发肛周疼痛,逐渐加重,恶寒发热,溃后流脓,易形成肛瘘,本病应与肛周毛囊炎、疖肿相鉴别。

湿热蕴结证,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方用萆藓渗湿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热毒炽盛证,治宜清热解毒透脓,方用透脓散加减;阴虚毒恋证,治宜养阴清热解毒,方选青蒿鳖甲汤合三妙丸加减。肛痈手术治疗有3种方法,各有不同的适应证。

猜你喜欢

  • 光吃不拉,你的大便都去哪了?

    我们在临床上呢,常见的问题归结一点就是两个字代谢。往往患者会说我现在消化不好,光吃不拉,或者说吃得多拉得少,大便就有点费劲了。这个费劲呢,并不是干燥,只是大便呢,便条变细啊。上厕所待的时间比较长,患者的心理上就感觉这事特别不正常,是否问题特

  • 饭后胃胀,吃一点就饱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小患者啊,年轻不到30岁,然后他就是有胃胀,身上没劲儿,平时呢吃点饭就饱,有打嗝儿,也没精气神儿,有时候呢还有胸闷的症状,嗯,甚至有咽部的异物感,他大便呢,也变得有时候就会稀一些,吃点凉的呢,就容易拉肚子。这个患者呢,从脉相

  • 眼干眼涩,其实是这三个地方虚了

    最近呢,在临床上经常看到一些患者,包括一些年轻患者有这个眼干眼涩啊,视力模糊这些症状,可能有些患者呢,因为工作原因啊,总是坐着,有一些患者可能是运动量也比较少,还有些患者就是平常由于工作关系吧,这个喝酒抽烟也比较重,还有一些老年患者呢,他就

  • 患者怕冷又怕热,夜尿多,到底哪出了问题?

    今天跟大家讲一个临床也比较常见的一个案例吧,也是我们在消化科比较常见的一个症状,这个病人呢,来看病的时候,这是一个63岁的一个男性,他来找我看病的时候,他说他主要症状就是夜尿多,之所以到我们消化科来呢,就是他除了夜尿多之外,这个腹胀症状还要

  • 患者胃有烧灼感,平时还怕冷

    这个患者是男性, 50多岁,他来以后啊,就说医生,我这个胃啊非常难受,从他表情上也看得出是比较痛苦的,首先是他面色红,那么问诊他呢?也就是说胃疼,胃胀,就感觉胃里像有火一样,火烧火燎的,甚至胸部后啊也有这个烧灼感,看他的舌象啊,也能看出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