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冬天补啥穿啥忌讳啥

冬天补啥穿啥忌讳啥

老天脸色一沉,把几天来的初冬暖阳收了回去。一乍寒,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皮肤病等又蠢蠢欲动,不少来不及防范的市民纷纷中招,杭城各大医院门诊一下就“热闹”起来。健康版赶制了一份《冬季保健手册》,为的就是让市民在严冬到来之前,打场有准备之战。

“进补”篇:冬令滋补膏

“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这谚语想必不少人都听过。其中,进补又以冬令滋补膏为代表。

浙江省中医院的省级名中医、主任医师、教授陈意介绍,冬令滋补膏是中医传统的养生保健疗法之一,亦称“膏滋药”。它的处方原则包括人体的体质,虚证的性质与程度,同时兼顾原有的旧疾,通过辨证进行综合分析,拟定最适合体的滋补膏方,以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膏滋方的主要功用是在冬令藏精之际,选用适当的滋补药物炼成膏剂,以达到扶正补虚的目的。

陈意专门为读者开出了几味冬令滋补膏:

1.扶正补益药:此类药物是膏滋药中的主要成分。临诊时可根据不同的体质属性与虚证的性质和程度,选用适当的补益药物以扶助正气,滋补虚损。常用的方剂:气虚以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为代表方。血虚以四物汤,当归补血汤为代表方。阴虚以六味地黄丸,左归丸为代表方。阳虚以金匮肾气丸,右归丸为代表方。以上方剂可在临诊中以之师法。

2.祛邪却病药:对于原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可选用适量的对症治疗药物和入膏滋药中,以冀缓收其效。如痹症加祛风通络药,咳嗽加止咳化痰药,胃病加和胃药,胸痹加活血药等等,根据症状随证加减。

3.健胃助运药:冬令膏滋药服用时间较长,而且多为补益之品,味厚滋腻,易碍胃气,故加入少量健胃助运药有利于脾胃的运化,而使补而不腻,疗效彰。如陈皮、半夏、佛手、砂仁、蔻仁、玫瑰花之属。

4.矫味及赋开药:前者为糖类,后者为胶类药。一般每料用冰糖500克(糖尿病病人可用木糖醇500克)偏阳虚者可用鹿角胶与阿胶,偏阴虚者可用龟板胶与鳖甲胶,阴阳俱虚者可选用龟板胶与鹿角胶,同时加入少量黄酒以助药性和去腥味。一般一斤原胶可收膏滋药4斤,则膏质软硬适中。

炼制与服法: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一昼夜,次日浓煎三汁,每汁煎壹小时左右,去渣滤清,然后用文火缓缓煎熬浓缩,待药汁浓缩至适量,将事先用黄酒半斤烊化的胶与糖和入收膏。每日早晚各服一匙,开水冲服。遇感冒、食滞、腹泻、胃痛时,暂时停服数日。服药期间忌食萝卜、芥菜等。

“出行”篇:锻炼与出行前做足准备

冬季天气寒冷,条件比较恶劣,如能坚持冬季锻炼,则可以提高身体素质,改善机体的应变能力。中老年人在冬季锻炼时应注意什么呢?浙江医院心血管专家严静主任医师建议:

1.正式锻炼前最好做一些准备活动,如徒手活动,尤其要注意多活动腰部、脚趾、踝关节及膝关节等部位。同时把手、脸、耳搓一搓,促进血液循环,另外还应抹上适量的防冻膏、抗寒霜、油脂等以防皮肤冻伤。

2.运动时着装要合适,衣服不可穿得太厚、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和关节的活动,妨碍运动;也不要穿得太少,特别是刚开始运动时;不宜穿皮鞋在户外锻炼,宜穿保暖性好且柔软的运动鞋;鞋袜要保持干燥,鞋带不要太紧,雪天锻炼时注意扎好袖口和裤腿,防止冻伤。

3.正确的呼吸有助于预防感冒。锻炼时用鼻呼吸或鼻口并用呼吸较单用口呼吸好,前者可减少冷空气对咽喉和气管黏膜的刺激,可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有的人在跑步时,不习惯用鼻呼吸,鼻口并用也掌握不好,这时可以口含一块干净手帕跑步,便可以自然地进行鼻呼吸。4.掌握适宜的运动量。冬季锻炼应根据天气情况和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来合理安排运动量。及时调整运动量,一般的健身性锻炼可酌情多进行一些,如慢跑、爬山、滑冰、球类、武术等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强度不宜过大。当身体不适时,要适当减少运动量;天气情况恶劣时,可在室内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项目,避免不良环境因素的伤害,锻炼中,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运动心率应控制在120次/分以下。对患有心肝肾等脏器疾患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锻炼。

冬季,一些中老年人外出旅行时也得格外小心。严主任建议:老年人出门旅游,临行前最好做一个全面的体检,征得医生同意,方可前往。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身体状况和病情,选定旅游点,安排旅行日程,能远则远,不能远则近,不要勉强。出发后要及时向随团保健医生介绍病情,独自或结伴旅行时,要有人陪同照顾。严主任告诫,患有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的人,不宜在冬季旅游,遇到大风、大雾、大雪等恶劣天气,体弱者更不应外出旅游,以免加重病情。

“穿着”篇:呵护你的第一层“衣服”

浙江省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钱奕红医师介绍,冬季空气干燥,皮肤容易缺水,新陈代谢较为迟缓,皮脂腺和汗腺分泌也都减少,皮肤容易变得干燥皱裂,甚至出现很明显的小皱纹。这几天,医院门诊里冬季皮炎的患者明显增多。因此冬天必须特别注意保养和饮食,要多食用蔬菜、水果,早晚应以含高水性滋润抗皱的保湿乳液来滋润干燥的皮肤。

冬季洗浴有四忌:忌太勤、忌水过烫、忌揉搓过重、忌肥皂碱性太强,否则,极易破坏皮肤表层原本不多的皮脂,让皮肤更为干燥,因而也更易发痒、皲裂。洗澡次数以每周2-3次为宜。洗浴后可擦些甘草油、止痒霜、润肤膏等,以保持皮肤湿润,防止皮肤表层干燥、脱落。

冬季气温低下,皮肤裸露部位极易冻伤,如手部、头部、颈部等。其他如脚部也易受冻,因而应注意这些部位的防寒保温,可围围巾,戴手套、耳套,穿棉鞋等保暖,还可随时摩擦双手和耳朵,适时进行、锻炼。忌穿潮湿的衣服、鞋袜,同时,手脸洗后要揩干后才可外出。

劣质护肤品因质地不纯或含铅重,对皮肤有毒害作用。还有的化妆品含有某些易致过敏的香料,有的人使用后会过敏,甚至使皮肤色素增加,对皮肤造成伤害。冬季,在皮脂少的情形下,伤害更甚。

冬寒穿衣较多,如不注意穿着,更易感觉皮肤瘙痒。这是由于身体与衣服、衣服与衣服间不断发生摩擦产生静电,静电刺激皮肤所致。因而,冬季应尽可能地选用纯棉、真丝之类不易产生静电的衣物做内衣、内裤、衬衫等。同时还要注意衣服搭配,穿了涤纶衬衫就不要再穿腈纶毛衣,里面穿了合成纤维的衣服,外面就不宜再穿绝缘性的涤纶外衣,以防止产生静电为宜。

加强皮肤的锻炼,增强皮肤的适应能力,以适应寒冷的环境。可进行冷水浴、空气浴、日光浴、按摩等,或者坚持洗冷水脸,冷水擦身。

“误区”篇:冬日保健有七忌

许多人一到冬天,就有许多这样那样的习惯,比如涂甘油,戴口罩等。其实,这些习惯还是有不少误区的,专家告诫:

忌常舔嘴唇 有人认为嘴唇干裂用舌头舔可以湿润一些,结果却适得其反。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的,里面含有淀粉酶等物质,比较黏稠,舔在嘴唇上以后,就好像抹上了一层糨糊。水分蒸发完了,嘴唇会更干燥。如果嘴唇干燥不舒服,涂上不含色素及香味的润唇膏即可。忌涂纯甘油

人们平时使用的是含有20%水分的甘油,若用纯甘油,其吸水能力太强,会吸收皮肤里的水分,反而会使皮肤更干燥。

忌穿衣过多 如穿衣过多过厚,则由于热量大,会使皮肤血管扩张,流向皮肤的血流增多,从而增加了散热。这样,反而降低了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

忌冻僵烤火 冬天常会冻僵手,如此时马上烤火或在热水里烫,皮肤会立即由白转红,最后发紫,这样很容易生冻疮。正确的方法是:在比较温暖的地方,将两手互相搓擦,使手的温度自然回升。

忌睡前洗头 冷天用热水洗头后,由于温热作用,会使头皮毛细血管扩张,机体内周围辐射的热量增多。同时,由于洗头后头发是湿的,大量水分蒸发要带走很多热量,易患感冒。

忌戴口罩 因为人的鼻黏膜里有许多海绵状血管网,血液循环十分旺盛,就如同装在屋子里的暖气一样,对吸进的冷空气可起到加温作用。冷空气经鼻腔吸入肺部时,一般已接近体温了。人体的这种生理功能,是可以通过耐寒锻炼不断增强的。如果冬天经常戴口罩,反而会使鼻黏膜变得越来越“娇气”,更容易得感冒。

忌不戴帽子 有些人只注重身上穿得十分厚实,但却容易忽视头部的防寒,这是不对的。因为人的头部与整个身体的热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冬天在室外戴一顶帽子,即使是一顶非常薄的帽子,其防寒效果也是明显的。

猜你喜欢

  • 艾叶泡脚的功效与作用

    在我国,艾叶是一种历史悠久,使用非常广泛的中草药材。在民间,人们用艾叶来治疗疾病,填饱肚子。还有的地方用艾叶皮驱邪辟毒。而在现代社会,艾叶仍然发挥着它的功效,用艾叶泡脚对身体非常有好处,用艾叶泡脚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艾叶的主要药理成分为挥

  • 菱角的功效与作用

    菱角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实,菱角皮脆肉美,蒸煮后剥壳食用,亦可熬粥食。菱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利尿通乳,止渴,解酒毒的功效。1、补脾益气菱角生食有清暑解热作用,熟食则有益气健脾功效。2、抗癌菱角还

  • 过敏性鼻炎是怎样形成的?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每年总人口的10%到30%的人患病,患者主要为20岁到40岁年龄组。打喷嚏、流涕、鼻堵、这是都是过敏性鼻炎的常见症状,过敏性鼻炎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不小的伤害,对患者的生活也造成很大的困扰。那么过敏性鼻炎是怎样形成

  • 打鼾太大声是什么原因?该如何调理?

    睡觉打鼾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尤其在男性患者中更多见。虽然很多人堆打鼾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确实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不仅会影响别人,还可能危害自身的健康。那么打鼾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又要怎样才能缓解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一、经常打鼾是什么原

  • 湿气重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湿气又被称为湿毒,体内湿气太重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对我们的生活、健康都会造成不良影响。湿气重的人常常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不肠、关节酸痛等症状。既然湿气对我们的身体危害这么大,那么它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一、湿气的产生分为外湿和内湿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