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妇人经期外感辨治

妇人经期外感辨治

有一女士,月经刚至,适逢感冒,出现头痛,寒热往来,少腹胀痛,胃纳不振,口不渴,或渴不多饮。在某医院被诊为“感冒”,给予西药输液治疗数天,症状不减,改服中药治疗效亦不佳,而寻余治疗。观前医处方为银翘散加减。患者现状:头痛,头晕,寒热往来,汗出热退,口渴不多饮,少腹胀痛,心烦易躁,夜寐不安,梦乱纷纭,胸胁胀满,心悸,月经量少,淋漓不尽,小便短赤,舌质红,脉弦。辨为经期外感,余邪未尽,热入血室,热瘀互结。治宜和解少阳,清热安神,活血化瘀,凉血调经。方药:柴胡10克,黄芩10克,丹皮10克,栀子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蒲公英15克,益母草15克,泽兰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生龙齿30克(先煎)。服3剂后,诸症减轻,寒热已退,月经排出较多血块,月经已干净,续服3剂,诸症皆愈。

此病为经期感受外邪,属中医“热入血室”范畴。关于“热入血室”一证,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书中均有相同的描述,属外感病范围。所谓血室,历代注家看法不同。有的说是冲脉,有的说是肝脏,有的说是子宫。综合各家之说和临床实践,血室对于妇女来说,实际上是指以胞宫为主体,包括与其相连属的冲任二脉以及脏腑等围绕妇女月经的综合性功能的概念。因为冲为血海,任主胞宫,系妇人生养之本,而且肝经络阴器,为藏血之脏。所以,对于血室的概念,必须全面地加以概括才能符合临床实际,而决不能把血室单纯地看作是某一实质性器官。

“热入血室”之病因病机,乃由于患者平素多有情志不遂,抑郁不欢,肝木不达,经水适来,或新产之后,气血耗伤之际,血海空虚,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而入,邪热与经血相搏,正邪交争,不得外解,瘀阻胞宫而致。临床表现可见发热,头痛,口不渴,或渴不多饮,予饮食亦不却,默默不语,神识不清,或澹语如见鬼状,大便多秘结。辨证施治方法如下:

1.热邪初陷:症见寒热往来如疟状,可予小柴胡汤治之,并针刺期门穴。

2.温热病热邪内陷,可予陶氏小柴胡汤或桂枝红花汤加减。①如果月经初来,风寒外受,寒邪化热,热入血室,始见寒热往来,继则寒热如疟状,经血被截而中断,对于轻证或正虚之体,一柴胡饮主之。②若兼血块,或小腹胀痛,为瘀血内阻,可加益母草、当归、泽兰、红花等以活血调经、疏导化瘀。③由于外感风热,或邪热较重,兼见冲任失调,肝不藏血,热迫血行,经血淋漓不止或崩中下血延期不断者,治当清热凉血,小柴胡汤加生地、丹皮、青蒿、地骨皮、蒲公英、银花等凉血养阴清热之品。④若因冲任不固,出血较多,可加升麻、地榆、莲房炭以固冲任,三七以止血。⑤若邪热较重,血被热截,阻于胞宫,邪热与瘀血相搏结,随冲任上逆,上传阳明,症见口干苦、口渴、头痛、面赤、烦躁,轻者加黄连、栀子清热;若大便不通,加大黄或大柴胡汤加减治之。⑥若月经将尽,或产后血海空虚感受外邪,致邪热内结、瘀阻胞宫之虚证,宜柴胡四物汤、逍遥散或丹栀逍遥散加减。

3.病虽渐愈,然元气素弱而有热未退、血未止者,治疗宜补气益阴煎之类。

4.若脾气素弱,宜归脾汤。

5.若气血俱虚者,宜十全大补汤。

6.若血热多滞者,宜小柴胡汤加丹皮、红花、当归等。

综上所述,所谓“热入血室”,在临床上绝不可能像书上所记载的那样证证俱备,非常典型,因此要从临床实际出发,抓住“热入血室”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灵活遣方用药,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猜你喜欢

  • 如何判断阴虚?阴虚有什么症状表现?

    咱们这个人体,就好像大树一样,阴是什么?阴指的是阴液,就是我们体内的水液,气属阳,水属阴,那阴虚就是说我们的体内的水少了,就像大树一样,如果雨水少了,首先会表现出什么呀?就会表现出枝叶干枯,叶黄了,枝干变脆了,树叶上的水分变少了,表现到人体

  • 嗓子总有痰怎么办

    大家好,中医讲的痰,通常痰湿并称,首先是有湿,湿聚成痰,那么湿和痰是如何形成的呢?它主要是跟肺,脾,肾三脏有关,我们常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根。痰湿的形成跟这三个脏腑的功能异常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最常见的,就是肺部生痰,肺部

  • 秋凉伤人,三个部位需要保护好

    大家好,到了秋天了,秋天当令的邪气,是以凉,燥为主,那么从阴阳五行的角度来说,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那肺属金通秋凉,秋燥,所以这个秋的凉气和这个燥性,特别容易侵袭肺部,那最近我也发现周围的一些亲朋好友啊,还有这个病人,这一波儿感冒的病人比

  • 瘦人吃不胖,胖人瘦不下是什么原因?

    中医常讲呢,肥人多痰,瘦人多火,就是胖的人呢多痰湿,瘦的人呢多阴虚火旺,瘦的人怎么吃也吃不胖,是什么原因呢?大部分是因为脾胃虚弱,吸收营养条件不行,吃完了之后吸收不了。所谓的瘦人多火呢,是指阴虚火旺,胃阴虚虚火旺盛导致什么呀?消谷善饥,就是

  • 身体没病,就是浑身没劲是什么原因

    大家好,有些朋友啊,总觉得自己困,乏,没有力气,身体有一种沉重感,做什么事儿都没有精神,去医院体检,也没有发现什么指标异常,这是怎么回事儿呢?从中医角度,主要有三大原因。主要就是虚实,咱们所说的虚呢?就是气血不足或者是肝肾不足,那每个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