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多种类型组成,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其病程冗长,病情顽固,预后较差。近年来我们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对慢性肾炎治疗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索,提出慢性肾炎的治疗应重视三个结合,即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结合,补虚与泻实治法的结合,中药与西药用药的结合;强调一个方面,即活血化瘀药在慢性肾炎的运用。现简介于下:

1、宏观与微观辨证的结合 宏观辨证是科学的、系统的、最具自身特色的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宏观辨证,缺乏对肾脏超微结构、生化改变以及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的深入探究,从而影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对预后的准确判断。如隐匿性肾炎常因临床无宏观症状可察、可辨而造成漏诊和治疗上的盲目无所依从。又如多数肾脏疾病宏观症状的改善或并不代表疾病真实意义的好转或痊愈,患者常有蛋白尿、血尿、血生化以及肾脏病理改变的持续存在或潜在发展。因此,临床上我们十分重视对中医辨证的微观指标的探析。通过宏、微观辨证的有机结合,来准确地把握疾病的证候类型、发展转归和预后。

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慢性肾炎患者尿蛋白的选择性、血尿的出现、尿渗透压和血尿渗比、血液流变、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肾功能的分期以及肾脏病理等诸多改变均与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如多数慢性肾炎气虚型的患者呈高度选择性蛋白尿,而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以及脾肾阳虚的患者则尿蛋白选择性差;又如血尿的发生多见于肝肾阴虚型,其次为气阴两虚型,而少见于气虚型、脾肾阳虚型。

以辨证的微观指标作为对中医宏观辨证的补充,大大地丰富了肾脏病的辨证内容,同时也增加了肾脏疾病中医辨证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2、补虚与泻实治法的结合 慢性肾炎的病程冗长,病情缠绵、反复发作,顽固难愈。在临床各个阶段,往往以虚实兼挟、交互错杂为其显著的病理特点。病程中或因虚致实,或因实致虚,以致虚实互为因果,形成病理上的恶性循环。临床上补其虚易助其实,泻其实易增其虚,治疗上相互挚肘,以致于用补还是用泻,常令人心生犹疑,裹足不前。对此,应给予补泻同施之法,根据虚、实之标本主次,或以补虚治本为主,泻实为辅;或以泻实治标为重,补虚为次,意在补虚不忘其实,泻实不留其虚。如慢性肾炎病程中每多出现阴虚兼挟湿热的证候,滋肾养阴又有碍于湿热的清化,清热利湿则不利于肾阴的恢复。于是我们常用滋肾养阴与清热利湿于一方,并根据阴虚与湿热证候之偏重,或以滋肾养阴为主,伍以清热利湿;或以清热利湿为重,参以滋肾养阴。于是湿热除而阴不伤,真阴复而湿不增。补泻同施,并行不悖,相反相成,各取其长。

3、中药与西药用药的结合 在慢性肾炎的治疗上,应注意发挥中西医两方面的优势,重视中西药物的联合运用。

1中药辨证与西药对症治疗:如在慢性肾炎治疗中常在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针对患者所出现的水肿、高血压、呼吸道或尿路的感染,及时给予利尿、降压、抗感染等对症疗法,确能明显地提高临床疗效。

2针对中医病机的中西医药联合运用:如慢性肾炎瘀血证的治疗,除了给予中药活血化瘀类药物,如丹参、川芎、赤芍、红花之外,并给予西药潘生丁、肝素、华法令、尿激酶等血小板解聚药、抗凝药和溶栓药,以加强活血化瘀的效应。

3针对西医病理的中西药联合运用:如对慢性肾炎高血压的治疗,按照西医病理生理机制以及临床药理学的理论指导用药。对容量依赖型高血压,常用西药利尿剂以增加水钠的排泄,并配合选用中药利水渗湿药,诸如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等加以治疗。对肾素依赖型高血压,除选用转化酶抑制剂和钙通道阻滞剂外,还常配合中药川芎、丹参等可起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等类似转化酶抑制剂和钙通道阻滞剂作用的药物。

4、重视活血化瘀药的运用 瘀血内阻是慢性肾炎贯穿病程始终的病机,在慢性肾炎的发生、发展与预后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瘀血形成的主要因素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因实致瘀,它与慢性肾炎时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停气滞、血脉不畅有关。二是因虚致瘀,因慢性肾炎病程冗长,久病必虚,常因气虚无力帅血,血虚脉细行涩,阴虚血浓而黏,阳虚血寒而凝,继而引起血行迟滞,瘀血内阻。临床上瘀血一经形成,又可作为新的致病因素而作用于人体,进一步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阻滞、经络壅塞、水湿停聚等一系列病理变化,使病情日趋复杂危重。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凝血是肾炎病变形成的重要因素。纤维蛋白沉积是血凝的后果,也是肾小球纤维化、萎缩的前奏。肾炎的发生与微循环障碍有关,提示肾炎是全身微循环障碍性疾病,故在慢性肾炎的治疗上十分重视活血化瘀药的运用。它不仅能够改善瘀血所产生的诸多临床的表现,还对截断虚、瘀、水交互作用形成的病理性恶性循环,促进疾病的逆转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现代医学的理论与实践来看,活血化瘀能够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改善肾微循环和高凝状态,减轻血小板聚积,增加纤溶活性,从而有助于免疫复合物的消除和增生性病变的转化与吸收,促进已损组织的修复。在活血化瘀药物的运用上,常选用桃仁、红花、丹参、赤芍、益母草、川芎等,并配合西药潘生丁、华法令、尿激酶和链激酶等血小板解聚药、抗凝药和溶栓药。通过中西药物的联合运用,以达到理想的活血化瘀效果。

猜你喜欢

  • 为什么有的人到夏季也会出现怕冷的症状?

    大大家都知道我如果我们冬天怕冷是正常的,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夏天也怕冷呢?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说一说,建议大家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那么今天呢,就看了一个患者,就是特别怕冷怕风,然后夏天也要穿上棉服,那么现在又要到夏天了,其实有些人呢

  • 患者胃痛症状日久有下坠感,伴有肠鸣腹泻,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是一个女性患者,44岁,胃疼这个毛病很多年了,有时候隐隐作痛,有点还有呕吐,有时候反酸,饮食也下不去,觉得胸脘部就是比较胀闷,腹中有时候肚子咕噜咕噜响,她自己感觉就像打雷那么响,大便有稀溏的,每天呢有三四次,然后身体还是比较消瘦,气短愿意

  • 一虚就吃六味地黄丸?分清是哪种虚很重要!

    关于中医药这个应用这块儿啊,我建议大家还是用中医辨证更精确一些,我不建议大家随便就去吃这个六味地黄丸。那么中医讲究这个辩证啊,虽然它是一种宏观医学,但是辨证施治这块儿,通过这个辩证呢,更精准一些,不光有利于用药的疗效,有利于就是辨清患者的体

  • 胃脘部灼热胀痛是什么原因

    今天讲这个患者是李女士,61岁,它的主要表现就是胃脘灼热胀痛有四年了,近一个礼拜是比较加重,她有这个胃脘部灼热胀痛,然后还有这个胸部一个痞满,觉得胸闷,类似于胸闷的感觉,还有点恶心有干呕,有反酸。那么胃镜检查呢,她就是一个慢性萎缩性胃炎,期

  • 排便困难,大便干结千万不能忽视

    大便排出费劲,这一类患者呢,常常是四五天不排便一次,有时候就感觉这个大便呢,在肛门口就是排不出来,甚至严重的患者呢,排便一次以后,肛门部都有坠胀感,最严重的患者就是脱肛了啊,由于这个过度用力吧,就是出现直肠脱垂,脱出肛门之外,那么今天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