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儿童药已不再良药苦口

儿童药已不再良药苦口

爱喝牛奶、果汁,更不爱吃饭菜,两岁的小贝贝成天念叨着要“吃药药”;4岁的小雨更厉害,趁着家人不注意,竟将一盒10小袋的补钙药一口气冲了喝下……曾几何时,吃药令家长烦恼、孩子害怕。如今,竟不再是苦差而成为乐事。

讨孩子喜欢的儿童药

“让孩子吃药更容易,应该是医药科技的一大进步”。省妇幼保健院药剂科主任钱廷元介绍说,近两三年,市场上的儿童用药变化颇多,首先就体现在外包装上。几乎所有儿童用药的包装都色彩鲜艳,还有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图像。一种小儿消化用药,包装盒就设计成魔方玩具;某补钙冲剂的包装盒,则是个精致的小手提袋。这些花花绿绿的药,令小朋友爱不释手,再也不会对药感到恐惧了。

在外形讨好的同时,剂型也是儿童用药的另一“卖点”。武大人民医院主任药师周延安介绍,以往的药物主要针对成人,9成以上没有儿童专用剂型,有的甚至要先把成人药研碎,再酌量给孩子服用。喂一次药,往往是孩子哭、大人累。现在,绝大多数小儿用药都是冲剂、干糖浆、口服液等,非常便于婴幼儿服用;好多药物还配备了精确到0.1毫升的喂药器、量筒等,这样家长很容易掌握服用剂量。

而儿童药品最大的变化,当数各种矫味剂的广泛使用。为了去除药物本身的异味(如铁剂有股特殊的腥味,治疗腹泄的蒙脱石则有股涩味),在药品里加上环糊精等矫味剂,不仅可有效掩盖异味,还能减少药物对肠胃的刺激。而多数厂家使用矫味剂,只为改善口味。加入蔗糖、蜂蜜等,会使药变得香甜;加入各种香精,能让药具有草莓、香蕉等水果味。这些工艺上的改进,已经普遍应用于儿童药品制造。

改进带来新问题

对这些改进,一些专家有自己的看法。中南医院药学部方世平副教授介绍,一些药膏、散剂在改制成口服液时,因部分有效成分不溶于水,在提取炼造的过程中,这些成分就会丢失。如某种常用的婴儿消化药,传统散剂有一种苦味,现在,有的药厂在其中添加蜂蜜后,制成口服液,味道非常好,但疗效大打折扣,“不管怎么说,疗效才应是药物的第一要求。”

该院儿科付学东副教授说,口味过于香甜,会让孩子养成嗜甜味重的不良习惯,也可能带来健康隐患。如有糖尿病家庭遗传的宝宝,应特别注意糖分的摄入;再如腹泄的宝宝,糖则可能加重症状。一些药品生产企业已做了改进,如将蔗糖改为木糖醇等,以期减少“副作用”。

专家们提醒说:“是药三分毒”。儿童的排毒解毒功能尚不健全,更应严格控制服药剂量,否则可能会对肝肾功能、造血系统及胃肠道等造成损害。

猜你喜欢

  • 沙姜和生姜的区别?

    说到调味品,我们就不得不提起姜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似乎很多菜都是要用到姜的,特别是在一些荤菜上,因为我们都知道姜能去腥嘛;有时候我们也会用姜来做一些蘸酱,味道可是棒极了的;姜的种类可不少,有沙姜,南姜,良姜和生姜等,而我们比较常用的就是沙

  • 想知道吃肉桂伤肾吗?

    肉桂,不经常进厨房的人可能并不熟悉,这是一种家里很常用的调味品,尤其是一到炖鱼或者是熬制鸡汤的时候,更是必不可少,没有了肉桂,相信很多的食物都会逊色不少;如果是经常去中药房的同学也许会发现,药房里的大柜子上也一定会有一个位置是属于肉桂的,因

  • 巴戟的作用有哪些?

    巴戟是生长在我国广西等地区的一种植物,在有的地方它又被叫做鸡肠凤,它在夏天的时候可以开出很美丽的白色花朵,散发出的清香让人感觉到非常的放松,不仅如此,巴戟的根部还可以入药,具体来讲,巴戟的作用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吧

  • 脸上长痘痘喝什么中药比较好?

    人一旦进入了青春期脸上就容易长痘痘,痘痘不仅影响我们的美观,而且还影响我们的心情。有的人被痘痘的影响都无心学习了。可见痘痘给我们的生活造成多么大的影响啊。很多家长都采取了很多治疗痘痘的办法,但是最终的结果都无济于事。那么如何利用中药来缓解脸

  • 艾灸排寒反应好吗?

    通过艾灸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并且对身体有很多好处,比如进行艾灸能够行气通络,还能够扶阳固脱以及拔毒泄热等。不仅如此,艾灸还有很不错的防病保健效果。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提出过可以通过艾灸来预防狂犬病的理论。如果艾灸的穴位选择得当,可以起到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