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夏秋交替时节宜少思寡欲

夏秋交替时节宜少思寡欲

新华网太原8月20日专电(记者刘翔霄、邹伟)夏秋交替时节是各种疾病的多发期。专家提示,中医养生主张人们在这一时节尤应少思寡欲、胸怀宽广、精神乐观,通过调摄人体自身的精气与情志,达到颐养天年的目的。

据中医专家文渊介绍,《黄帝内经》对这一养生观点早有表述。《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黄帝内经》又指出,疾病的发生与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密切相关,而病与不病的关键在于人体虚与不虚。因此,预防疾病不仅要避免外来的致病因素,更应学会保养正气,所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中医养生认为,疲劳过度会影响健康,而不劳动同样会影响健康。华佗云:“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气谷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因此,夏秋交替时节可适当劳动,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延伸阅读——

夏秋之交替话饮食 有方来养生

进入秋天后,天气干燥,饮食方面需要有更多的注意:不能暴饮暴食,不能吃太多刺激食品,不可生冷不忌,更不能毫无节制地乱补……

换季时节,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人的胃口也好,这时需保持饮食清淡,不吃重油腻味的食物,减轻肠胃负担,防止肥胖。另外还要多吃富含维生素和高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豆类和薯类,促使体内疲劳时所存积的代谢物的排除多吃含钾食物,如干果、豆类、海产品等,维持细胞水分,增强其活性另外,含咖啡因的食物,如茶、咖啡、巧克力等也能增强呼吸深度。

秋季,人们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肤等部位的干燥感,应吃些有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同时,中医认为,肺与秋气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要多吃有润肺生津作用的食物。如百合、银耳、山药、秋梨、藕等。

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

秋天是适合进补的季节,但是不可乱补,应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具体包括如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鸭蛋、菠菜、梨等,这些食物与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来源:华商晨报

(新华网 )

猜你喜欢

  • 如何判断阴虚?阴虚有什么症状表现?

    咱们这个人体,就好像大树一样,阴是什么?阴指的是阴液,就是我们体内的水液,气属阳,水属阴,那阴虚就是说我们的体内的水少了,就像大树一样,如果雨水少了,首先会表现出什么呀?就会表现出枝叶干枯,叶黄了,枝干变脆了,树叶上的水分变少了,表现到人体

  • 嗓子总有痰怎么办

    大家好,中医讲的痰,通常痰湿并称,首先是有湿,湿聚成痰,那么湿和痰是如何形成的呢?它主要是跟肺,脾,肾三脏有关,我们常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根。痰湿的形成跟这三个脏腑的功能异常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最常见的,就是肺部生痰,肺部

  • 秋凉伤人,三个部位需要保护好

    大家好,到了秋天了,秋天当令的邪气,是以凉,燥为主,那么从阴阳五行的角度来说,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那肺属金通秋凉,秋燥,所以这个秋的凉气和这个燥性,特别容易侵袭肺部,那最近我也发现周围的一些亲朋好友啊,还有这个病人,这一波儿感冒的病人比

  • 瘦人吃不胖,胖人瘦不下是什么原因?

    中医常讲呢,肥人多痰,瘦人多火,就是胖的人呢多痰湿,瘦的人呢多阴虚火旺,瘦的人怎么吃也吃不胖,是什么原因呢?大部分是因为脾胃虚弱,吸收营养条件不行,吃完了之后吸收不了。所谓的瘦人多火呢,是指阴虚火旺,胃阴虚虚火旺盛导致什么呀?消谷善饥,就是

  • 身体没病,就是浑身没劲是什么原因

    大家好,有些朋友啊,总觉得自己困,乏,没有力气,身体有一种沉重感,做什么事儿都没有精神,去医院体检,也没有发现什么指标异常,这是怎么回事儿呢?从中医角度,主要有三大原因。主要就是虚实,咱们所说的虚呢?就是气血不足或者是肝肾不足,那每个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