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妙言解析男性生育中的烦心事

妙言解析男性生育中的烦心事

——皇甫予苏《男性不育妙手医》评介

温长路 中华中医药学会

“甜蜜美好的爱情结晶离不开新的生命,健全稳定的家庭幸福不能没有儿女。为了摆脱男性不育所带来的身心痛苦,你和我手握手一起打造美妙灿烂的新生命。”这是写在《男性不育妙手医》一书封面上的激情告白,道出了这本书的主题和作者的创作用心。生儿育女,是关系生命延续、民族繁衍的大事,几乎是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不孕不育是阻挡这桩“大事”顺利进行的克星,可能给无数个青春男女及家庭带来痛苦和不安,甚至成为社会稳定的不协调音符。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说,不孕不育将成为21世纪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位疾病。

阅读《男性不育妙手医》一书,有三个特点是非常亮眼的。一是该书对不育症认识的全面性。针对不少人对不育症认知的模糊,对不孕、不育症概念的混淆,对不育症防治知识的缺如,该书从定义说到分类,从病因说到表现,从预防说到治疗,从中医的系统学说说到西医的破解手段,20来万字的表述,基本把人们所关心的问题都交代清楚了。它首先“从生活点滴开始”,“点击中西医常识”,接着“直面精子精液多少”的诸多缘由,“揭开性功能障碍的面纱”,最后还专门介绍了“清除感染病菌”的学问和多种检查手段的奥秘。谈情说爱,清风徐来;论理道法,细雨滋润。可谓纲举目张、条分缕析,使人读之入趣,思之入意,品之入味,用之入手,不能不击掌称快。

二是该书介绍的不育症防治知识的实用性。对不育症的防治,中、西医学都有大量说法,要把这些非常专业的知识转化为被大众接受和掌握的“武器”还真得下点功夫。这既是科学普及的要害和难点,也是科学普及的要领和精髓,更是科普作品需要追求的境界和达到的目的。《男性不育妙手医》能把高深的生殖理论与普通患者的需求有机地链接在一起,与作者有过的研究生学历和多年临床的经历、与作者的精深学识和丰富临证经验是分不开的。以中医知识为例,书中介绍的食疗处方达80余首,正规药物处方和单方130余首,给药途径除内服、外用的常法外,还涉及针灸、按摩、气功、熏洗、浸泡、熨贴、脐疗、直肠给药等多种。这些方法,有的来自于历代医家们的验方验案,有的是作者本人的改良和创造,大都是经过作者亲手应用或实验过的。书中总结出的“节性欲、宁心神、勤运动、和七情、适劳逸、除嗜好、慎药石、洁外阴、疗疾病、药养精”的“男子保精十法”,不是闭门臆造出的花架子,而是让普通人能掌握、应用的保健口诀,在书中可以找到详尽的答案。

三是该书语言和表述方式上的创新性。这本书以通俗化为着眼点和受力点,以形象的比喻、诙谐的语词和数字对比的巧妙应用,努力把深奥、枯燥的学术语言转化为鲜活、易懂的大众口语,最终使作品产生出吸引力、震撼力和与读者产生共鸣的效果。说到食疗,作者说:“‘吃出’健康完美的精子,‘做出’有益精子的美味,‘防止’损害精子的食物。”一组排比引出正题,清新悦目;把人体功能相关的五脏,比为亲如手足的“五兄弟”等,多处比喻,形象幽默。用语言表述上的小窍门,解开生育知识中的大难题,开启读者认知的直通车,隐约可见作者辛勤的努力和过硬的文字功。

在了解男性不育症相关知识的主题之外,该书还给人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即如何从更深层次关注和关心男性健康。生活的现实是,在医院就诊的患者中,男性普遍低于女性,而许多疾病的好发人群、高死亡人群恰恰是男子;在养生保健上舍得花本钱、下工夫,能采取多种珍爱生命措施的,男性也远远不及女性,而男性的平均寿命却明显低于女性。太多严峻的事实警示人们,对于健康问题,每一个男性都不能满不在乎,每一个家庭都不能掉以轻心,社会的每一个相关环节都应当给男性适当加点砝码。

猜你喜欢

  • 中医治疗痔疮

    痔疮是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肛肠疾病,又名痔疮、痔核、痔病、痔疾等。任何年纪都可发病,但随着年纪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我们国家,痔是最比较常见的肛肠疾病,素有“十男九痔”、“

  • 滋阴益肾,利湿清热,益气化瘀

    组成:生地15克,山茱萸10克,旱莲12克,粉丹皮9克,泽泻10克,茯苓12克,猪苓15克,怀牛膝12克,桑寄生15克,白茅根30克,生益母草30克,黄芪30克,小叶石韦12克。功效:滋阴益肾,利湿清热,益气化瘀。主治:肾阴虚、水热互结、瘀

  • 支气管哮喘患者最应注意的问题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中国成人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0%,儿童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2%。近年来,它仍在逐渐增加。目前,许多患者对这种疾病了解不多。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二设立为世界哮喘日,

  • 痛经药膳方

    有些女孩从月经开始就有痛经问题,轻度下腹痛,经过后,逐渐缓解;严重腹痛难以忍受,面色苍白,身体瘦,声音低,甚至伴有昏厥等症状。这种情况属于原发性痛经,在未婚妇女中更为常见,大多数在月经初潮或初潮后不久开始发病,腹痛主要位于下腹中部,喜欢热,

  • 胆道蛔虫症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相鉴别

    胆道蛔虫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以30岁以下的青少年较多。胆道蛔虫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进行鉴别,如胃痉挛、急性胃炎、胰腺炎、胆石症、胆道蛔虫和胆石症并存,有时很难识别。因此,当诊断不明确时,西医镇痛解痉,掩盖症状,延误诊断;中药因煎药费时,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