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猪苓栽培技术

猪苓栽培技术

猪苓为多孔菌科真菌,其地下菌核是稀有中药材,有利尿渗湿、通淋退肿等功效。猪苓多以野生品供应市场,野生猪苓分布于海拔1000~2000米的山区。近几年,随着猪苓产区过度采挖,野生资源锐减,猪苓供求矛盾日趋突出。本文介绍一种林下半野生栽培猪苓的技术。

选地:猪苓依靠蜜环菌提供营养,而蜜环菌是活性微生物,必须寄生或腐生在树木上。猪苓优质高产的关键是猪苓与蜜环菌和谐共生,因此,选地时必须考虑到猪苓赖以生存的植被条件。次生的小灌木薪炭林最适宜栽种猪苓,疏松肥沃的腐殖土、温度6℃~30℃、土壤湿度30%~50%、空气相对湿度65%~85%的环境最适宜生长猪苓。

栽植期:蜜环菌侵入猪苓菌核后,菌核表现为白、灰、黑3种颜色,俗称白苓、灰苓和黑苓,大体代表了猪苓生长当年、翌年、第3年的生育阶段。采挖野生猪苓作种苓,除冬季结冻期不能栽种外,其他时间都可以栽种。翻栽人工栽培的猪苓,以3~5月最适宜,此期头年新生长的白苓都变成灰苓,正适合做种。

下种量:猪苓菌核有大有小,栽植前可将大块菌核由离层或菌核的细腰处分开,分成100~150克的小块,每穴下种1~2块。

栽种方法:在灌木树丛旁边挖深10厘米左右、长30厘米的小坑,能见到有较粗的树根及交错生长的毛细树根。在坑底先铺一层半腐烂的潮湿树叶和树枝,平放入一根菌材,猪苓菌核夹在树根与菌材之间,然后再盖一层树叶,覆土填平穴,穴顶再盖一层较厚树叶。

林间管理:林区半野生栽培猪苓,不需要特殊管理。但夏季猪苓生长旺季如遇干旱,可引水浇灌。半野生栽培猪苓的管理关键,是每年春季在栽培穴顶加盖一层树叶,可大大降低土壤水分蒸发,防旱保水。同时腐烂后的树叶又可补充和增加土壤中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和猪苓产量。(廖伟坤 邱诗平 曾其华)

猜你喜欢

  • 颈椎病怎么才能治好

    小针刀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治疗绝大部分类型的颈椎病。那么也可以配合中药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效果会更好,同时注意姿势。比如说我们常见神经根型颈椎病,还有一类很常见这个交感神经刺激。这一类的颈椎病,它这个症状从头到脚都会有,这一类效果是

  • 拉肚子减肥有用吗

    拉肚子是可以减肥的,但是它属于一种不健康的减肥方法,它减掉的不是脂肪,而是身体里的水分,对身体的危害较大。长期腹泻是吃进去的食物营养和水分没有得到充分的吸收就排出体外,容易导致脱水、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等疾病。导致腹泻的原因很多,如果腹泻

  • 四种食物越吃湿气越重

    一、含糖多的食物。中医讲,甘入脾虽能补脾益气,但同时也会助湿,甘甜的食物,含糖量高,含淀粉类多的食物,对于有湿气的人来说,不适合多吃。二、生冷的食物。中医讲,寒凉伤脾,伤脾后,脾的运化功能减弱,也容易促进湿气生成。三、油腻的食物。煎炸烧烤食

  • 熬中药前先泡药材

    需要煎熬的中药都建议尽可能在熬之前先泡10到20分钟,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中药材因骤然受热,使其表面所含的蛋白质凝固,细胞壁变硬,从而不利于水分渗入和有效成分析出,造成药效降低。

  • 劳怯症是什么

    很多学中医的可能知道中医有个病名叫虚劳,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专门有个血痹虚劳病,喜欢中医的朋友可以回去翻一翻,虚劳就是身体很虚,常年的虚亏,五脏都虚,叫虚劳。这个劳不是指的劳动,不是指的累,而是指的身体很弱的情况下,中医叫虚劳病。那这个“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