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妊娠剧吐诊疗技术

妊娠剧吐诊疗技术

少数孕妇早孕反应严重,频繁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导致体液、电解质代谢紊乱,甚至威胁孕妇生命,称妊娠剧吐。中医称本病为“恶阻”,亦称为“子病”、“病儿”、“阻病”。

一、病因病机

本病的主要机制为“冲气上逆,胃失和降”。孕后血聚养胎,胞宫内实,冲脉之气偏盛,冲气上逆,循经犯胃则引起恶心呕吐。

1.脾胃虚弱:孕后阴血下聚以养胎,冲气偏盛,冲脉隶于阳阴,若胃气素虚,胃失和降,冲气挟胃气上逆,而致恶心呕吐。

2.肝胃不和:平素性抑郁,或孕后情志不遂,恚怒伤肝,肝郁化热,孕后血聚养胎,肝血更虚,肝火愈旺,且冲气偏盛,冲气夹肝火上逆犯胃,致胃失和降,发为恶阻。

3.气阴两亏:反复剧吐,甚则饮食难进,导致阴液亏损,精气耗散,正气受损。

二、辨证论治

1.脾胃虚弱

[证候]妊娠早期,恶心呕吐清水、清涎或饮食物,甚或食入即吐;头晕体倦,脘腹胀闷;舌淡,苔白,脉缓滑无力。

[治法]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

若脾虚夹痰湿,症见胸闷泛恶、呕吐痰涎、舌淡苔白腻、脉濡滑,原方加全瓜蒌、苏叶,橘红易陈皮;若呕吐伤阴,症见口渴咽干、便秘,去木香、砂仁、茯苓,加玉竹、石斛、麦冬、胡麻仁。

2.肝胃不和

[证候]妊娠早期,恶心,呕吐酸水或苦水;烦渴,口干口苦,头胀而晕,胸胁胀满,嗳气叹息;舌红,苔微黄,脉弦滑。

[治法]清肝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橘皮竹茹汤。

若乳房胀痛者,加郁金;便秘者,加胡麻仁。

3.气阴两亏

[证候]妊娠早期,呕吐剧烈,甚至呕吐咖啡色或血性分泌物;精神萎靡,形体消瘦,肌肤不润,目眶下陷,或发热口渴,唇舌干燥,尿少便秘;舌红无津,苔薄黄而干或花剥,脉细滑数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和胃止呕。

[方药]生脉散合增液汤。

若呕吐血样物者,加藕节、乌贼骨、白及养阴清热,凉血止血;若呕吐严重伤胎,出现腰酸腹痛,加桑寄生、川断、杜仲固肾安胎;少量阴道出血者,加苎麻根、阿胶以止血安胎。

三、中成药

香砂六君子丸:每次3~9克,每日2~3次,口服。用于脾胃虚弱证。

二陈丸:每次6~9克,每日两次,口服。用于脾虚痰湿阻滞证。

生脉饮口服液:每次10毫升,每日2~3次,口服。用于气阴两亏证。

左金丸:每次1.5克,每日3~4次,口服。适用于肝胃不和证。

四、经验方

1.调肝生津止呕汤

[药物组成]紫苏梗10克,炒条芩5克,玄参10克,麦冬10克,乌梅10克,川连3克,淡竹茹6克。

[适应证]肝热所致恶阻。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剂药分5~6次服,每日一剂。

2.培土止呕方

[药物组成]党参12克,白术9克,清半夏9克,陈皮10克,藿香9克,茯苓6克,苏梗9克,枇杷叶6克,竹茹6克,黄芩4.5克,甘草6克,砂仁(后下)4.5克。

[适应证]脾胃虚弱所致恶阻。

[用法用量]生姜汁20滴,加入已煎就之药液中。每剂药两煎相混,不拘时少量频服,12小时尽剂。如药后恶心欲吐,可含嚼生姜少许。

3.枇杷叶茶

[药物组成]生枇杷叶(去净毛)15克,伏龙肝30克。

[适应证]肝热所致恶阻。

[用法用量]每日一剂。水煎后代茶频呷。

五、适宜技术

1.敷脐法

(1)丁香15克,半夏20克,共研细末,以生姜30克煎浓汁,入药末调成糊状,取适量敷脐。

(2)生姜6克烘干,以水调成糊状敷脐,外用胶布固定。

2.蒸气疗法

取香菜一把,苏叶、藿香各3克,陈皮、砂仁各6克,煮沸后倒入大壶内,以茶壶口对准病人鼻孔,令闻吸其气。一般用药后病人顿觉舒适,不再呕逆,之后即可试吃少量易于消化的食物。

3.针灸疗法

(1)轻刺激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等。脾胃虚弱加三阴交、阴陵泉;肝胃不和加太冲、内庭。每日一次,每次留针15~20分钟,5~10次为一个疗程。

(2)耳针:选脾、胃、肝、神门、屏间穴,埋针。

(3)艾灸:用艾条灸间使穴,每次15分钟,用于妊娠食入即吐者。

4.点刺放血法

大椎、中脘、期门、三焦俞、胃俞,每次取3~4个穴位,用三棱针在穴位处点刺放血如珠,其中,中脘穴针后拔罐10分钟,三焦俞用毫针刺,平补平泻。每3日一次,5次为一疗程。

5.火罐治疗法

服药前或进餐前中脘穴拔火罐,每次20分钟。

6.推拿疗法

按揉中脘、内关、脾俞、胃俞,用以止呕。

7.刮痧治疗

取背部脾俞、胃俞、肝俞、胆俞,务使被刮处呈红色反应,每日一次。

8.饮食疗法

(1)生姜砂仁蒸鲫鱼:取鲜鲫鱼一条,去鳞清脏洗净,用适量油盐及生姜丝20克、砂仁末3克拌匀纳入腹中,蒸熟后服用。每日一次,3~4次显效。

(2)生姜调服:生姜为止吐圣药,可取生姜鲜汁10~20滴,和药兑服;也可进食前或后口含生姜一片,可有效减轻呕吐。D2

猜你喜欢

  • 归脾丸功效和作用

    今天就来和大家说一说归脾丸的其他的作用。归脾丸是中药著名的一个方剂,它的主要成分是党参、白术、黄芪、甘草、当归、茯苓、远志、酸枣仁、龙眼肉、木香、大枣等等的组成,它的作用是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所以它主要治疗的是心脾两虚,和脾不血,主治心慌、

  • 脾虚湿寒有齿痕舌怎么调理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古方,用来解决脾虚脾湿、脾寒、脾积以及肝郁克脾等等的问题。这个古方其实就是实皮散,它是由槟榔、茯苓、白术等等组成的,可以健脾利水,解决脾虚脾湿的问题。其中呢,槟榔破积,降气行滞,作用于胃和大肠经,并且有降气行水的作用。茯

  • 痰湿体质应该怎样调理身体

    那么痰湿体质的人身体有什么特征呢?第一:腹部松软,赘肉比较明显。第二:舌苔厚,容易口干口苦。第三:皮肤出油比较多,容易出汗。第四:倦怠多思,少言懒动。大家发现有上述这些典型的特征以后,或许暗示你也存在着水湿之气比较重的问题,建议要及时调理。

  • 通气散的功效与作用

    肝气郁结在临床上常见有四类症状。第一,平常的唉声叹气,情绪波动比较大。第二,胸闷,胸胁胀痛,女性同志呢是乳房胀痛。第三,入睡比较困难,并且容易醒,梦多,头胀头疼。第四,嗓子里面总感觉到有异物,四肢沉重,乏力等等。出现了以上四种症状该怎么办呢

  • 木香顺气丸的功效与作用

    这个木香顺气丸,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行气化湿,还有健脾和胃这样一个作用。我们都知道脾胃属于三焦当中的中焦,起到一个让浊物下行让清气畅行的作用。但是当湿邪阻滞脾胃以后,中焦交通的功能就被破坏,从而导致浊气不能下行,而有时候反而往上走,就会产生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