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自拟方治湿疹

自拟方治湿疹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

湿疹是一种变态性疾病,临床比较多见。中医学文献中虽无湿疹之名,但对有些疾病的记载与湿疹相符合,如“奶癣”、“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等。其发生多与体质因素有关。或饮食失节,脾失健运,湿热内蕴;或素患他病,如肾炎、肝炎、溃疡病、习惯性便秘,日久耗伤阴血,或在此基础上过食荤腥发物;或因接触剌激物(动物、植物、化学原料等过敏物质);或外感风寒而诱发。

本病根据年龄分为成人湿疹与婴儿湿疹,根椐病程则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疹。一般急性者根椐湿与热的偏盛分治,或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或健脾利湿佐以清热。亚急性者治以清热凉血,健脾利湿。慢性湿疹者治以健脾利湿,养血润肤。但治疗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笔者自拟香薷天竺黄饮治疗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疹偏热型收效甚捷。

方剂组成 香茹12克,天竺黄10克,蝉蜕10克,杭白菊10克,防风8克,黄芪15克,银花15克,丹皮12克,玄参12克,水牛角15克,石决明10克,陈皮6克。

功能 宣发透郁,凉血解毒,熄风止痒。

加减 发于上部者,加桑叶、野菊花、银花;发于中部者加龙胆草、黄芩;发于下部者加车前草、泽泻;伴有青筋暴露者加泽兰、赤芍、川牛膝;瘙痒甚者加白鲜皮、地肤子;红热甚者,重用生地、赤芍、丹皮。

病案举例

储成宗,男,45岁。2005年6月2日初诊。患湿疹4年,逢冬季消退,至春季辄发。每发不能外出劳动,痛苦非常。内服药物或用药外洗患处效果均不佳。诊见面部及两手前臂、大腿部满布鲜红色红斑、丘疹,但无水泡,水肿明显,瘙痒甚剧,灼热感明显,兼有口渴,便干,舌质淡,苔薄白,脉缓。证属脾失健运,湿热内蕴,外感风湿热。治以清透湿热,凉血解毒,熄风止痒,益气御风。处方:香薷12克,天竺黄、蝉蜕、杭白菊、丹皮各10克,防风8克,生地20克,黄芪、银花、玄参各15克,水牛角丝20克,石决明10克,陈皮7克。7剂,水煎服。服药3剂,疹消痒平。服7剂基本痊愈。后以上方稍有出入续服5剂,顽症治愈。

按:风寒或风热闭郁玄府,汗液闭蒙,故聚郁为毒,发疹发痒。香薷为透汗祛郁之第一要药。张山雷云:“香薷气味清冽,质又轻扬,上之能开泄腠理,宣肺气,达皮毛,以解在表之寒;下之能通达三焦,疏膀胱,利小便,以导在里之水。”(《本草正义》)天竺黄凉痰开窍,得香薷之达,无络不通,涤痰而疏络,蝉蜕、杭菊、熄风止痒,兼透风热;生地、玄参、丹皮、水牛角凉血解毒;石决明平肝潜阳熄风;防风屏风御风;陈皮和胃制生地、玄参之腻。值得一提的是香薷、天竺黄二味,香薷透汗祛郁毒,外开汗孔而逐寇;天竺黄涤痰而疏络,内疏万络而揖盗,为治疮的对之剂。

猜你喜欢

  • 胃癌辅助治疗的食谱

    胃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据相关资料统计,在全球范围内胃癌的发病率列居第四,而我国更是全球胃癌的高发区,胃癌致死率在全球排列第一。胃癌目前仍是因肿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迄今为止,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胃癌的最重要手段,但多数病人确诊时已处于

  • 老年人容易发生癌症的原因有哪些

    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患癌症,只是随着人年龄增长愈易患癌。一般40岁以上最容易患癌。专家指出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其一,发生癌症之前存在一个时间较大的潜伏期。致癌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并不是马上就会发病,往往要经过15-30年的致癌潜伏期。一般为2

  • 胃癌术后饮食注意事项

    大部份胃癌病人手术切除后仍可继续享受正常生活,一般来说,饮食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胃癌切除术后,使部分病人不能保持原有体重,由于创伤或不能正常进食,使体内蛋白质,脂肪等消耗,致使体重下降,还可发生一些维生素缺乏病及胃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在胃癌

  • 中医辨证治疗胃癌

    中医辨证治疗胃癌的方法是什么,我国是胃癌大国,所以每年都会有数万人因为不同的因素而患上胃癌,又有数万人因治疗方法不当或者是治疗不及时走向死亡。专家说:因为患者年龄、病情、症状等各方面都有不同,所以患者患者不要盲目的用药治疗,一定要辩证施治。

  • 胃癌预防常识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死因,每年约80万人新发胃癌、75万人死于胃癌。亚洲地区的中国、日本、韩国发病人数最多,约占全球胃癌人数的3/4。胃癌是我国恶性肿瘤致死的首要原因,北方地区的发病率要高于南方。那么,胃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