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入厨养成好习惯

入厨养成好习惯

厨房卫生是保障家庭成员身体健康的关键。厨房内温度高,湿度大,为细菌等微生物的衍生提供了条件,因此加强“厨房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入厨习惯,可以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

第一,防霉菌污染

室温25℃~35℃、相对湿度在70%左右是霉菌生长繁殖的最佳条件。霉菌会产生对人体危害很大的毒素。例如,食用了黄曲霉素污染的食品会诱发肝癌,有的霉菌还会引起霉菌性肺炎、哮喘等疾病。厨房里的温度和湿度都有利于霉菌产生。人们常常发现,在厨房贮存的食物、蔬菜及用具等,由于放置时间长或受潮,长出绿色、黄色、黑色的霉斑,并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这就是霉菌污染。为防止霉菌污染,应注意时刻保持厨房通风、干燥,同时注意缩短食物贮存时间,切忌为怕“浪费”食用过期变质食物。

第二,应采购新鲜洁净的食品原料

购买在保质期内的定型包装食品,产品标签应有生产单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及产品配料等内容;不采购来历不明、不能提供相应产品标签的散装食品。在购买时将肉与海鲜分别装入塑料袋,到家后包好再冷冻,这样汁液才不至于到处乱滴或沾到其他食物上。熟食最好在一两天内吃完。动物、植物性食品原料应分池清洗,因为它们的污染源不同、加工所需过程不同,避免混洗造成二次污染。洗净的食品原料也应分类存放。加工、储存食品时做到生熟分开。在烹调时,冷冻肉类或冻结的熟肉半成品,在烹调前应完全解冻,彻底煮熟后再食用。

第三,食物要即做即吃,尽量不隔餐食用

细菌存在于任何食物中,一定的菌群也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可是,如果细菌超过一定数量,食品质量就会出问题。煮熟的食品在2小时后开始大量繁殖细菌,所以,食物以即做即吃为好,尽量不隔餐食用,煮熟的食品存放时间最多不超过24小时。要及时将剩余的易腐烂或已煮熟的食物放入冰箱,如果任其暴露在空气中2小时以上,有害菌就会不断滋长。剩余食品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同时应在食前检查一下是否变质。

第四,注意餐、炊具清洁

厨房里的餐具、炊具,很容易受到蟑螂、苍蝇等害虫的侵袭。如果使用这些被污染的器皿,极易使人染上各种疾病。因此厨房里的餐具、炊具,应使用密封完好的碗橱存放,每次用前要再次清洗,如有条件,最好使用消毒柜。此外,应经常清洗或更换洗碗布。有研究显示:20%的洗碗布内隐藏有足以导致疾病的细菌,用洗涤剂冲洗或用消毒柜消毒可杀菌。同时,应经常用稀释后的漂白剂或消毒剂清洁容易滋长细菌的地方——灶台、水槽、切板、冰箱门把手及底格。另外,塑料耐热性能差,易老化,最好不要使用塑料器皿装食油、酱油、醋、酒等,以免酸败变质。

第五,食用蔬菜时要小心农药中毒

农药可在水中溶解,安全的蔬菜烹调程序应是:一洗二浸三烫四炒。其中浸泡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对诸如菠菜、生菜、小白菜等叶类蔬菜,一般先用水冲洗掉表面污物,然后用清水浸泡,浸泡时间不少于10分钟。必要时可加入果蔬清洗剂,增加农药的溶出。如此清洗浸泡2~3次,可清除掉绝大部分残留的农药成分。

另外,垃圾特别是生腥垃圾,如果在垃圾桶存放时间过久,最易腐败发臭,极不卫生。因此,在做饭过程中,双手尽量不要与垃圾桶接触,以免沾染病菌。

猜你喜欢

  • 药材蚤休是重楼吗?

    如果说到女性疾病,相信很多女性朋友都会想到月经不调,的确月经不调是大部分的女性都会出现的疾病,出现了这种疾病之后,女性的月经就会紊乱,有的时候是一个月来好几次,有的则是延迟好一段时间,这对于女性来说是非常有影响的,需要进行治疗,蚤休就有治疗

  • 牡丹皮的功效与作用简介是什么呢?

    吐血这种情况我们可能在生活中没有见过,但是电视上的狗血情节里面,却经常会出现主角绝症吐血的镜头,其实除了有的绝症会吐血以外,还有很多情况会导致吐血的出现,吐血也是可以治疗的,比如牡丹皮就有治疗吐血的效果,那么到底牡丹皮的功效与作用简介是什么

  • 秦皮能治牛皮癣吗?

    现在皮肤疾病的种类是有很多的,比如牛皮癣就是其中的一种,当然这种疾病也是非常的难治疗的,有的人得了这种疾病之后,没有得到好的治疗,就会越来越严重,最后全身的皮肤都出现了牛皮癣,这是非常危险的情况,所以人们就想到了使用药材来治疗它,那么秦皮能

  • 龙胆草泡水喝有什么功效呢?

    现在上班族们的吃饭时间是非常不稳定的,有的时候为了节省时间,甚至会选择不吃饭,这种情况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非常有影响,尤其是我们胃部的健康,比如会导致我们出现各种类型的胃病,而胃病是需要长期的进行调理的,龙胆草就有调理胃肠的效果,那么到底龙胆

  • 委陵菜和翻白草的区别有哪些呢?

    拉肚子这种情况我们都有过,出现这种情况和很多原因有关系,不过最常见的就是因为饮食不当导致的这种情况出现,其实大家不要小看了拉肚子,拉肚子可能导致我们出现脱水的情况,所以及时的调理有必要,而中药材翻白草就有治疗拉肚子的效果,那么委陵菜和翻白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