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金银花功效

金银花功效

金银花功效

诸葛亮在七擒孟获的过程中,大部分将士水土不服,中了山岚瘴气。后经一小村寨,见村民面黄饥瘦,诸葛亮顿起恻隐之心,发放军粮施救。村民们十分感谢,一土著白发老人得知许多蜀兵患了“热毒病”时,便叫来自己的一对孪生孙女儿:“金花、银花,你们去采几筐仙药来为蜀军解难。”然而三天后,姐妹仍未归来。人们多方寻找,在一处山崖,只见两只药筐中已采满了草药,筐边有野狼的足迹和被撕碎的衣服鞋子……

蜀军将士吃了草药得救了,而金花、银花却为此献出了生命,为了纪念她们,人们就把这种草药开的花叫作“金银花”。

金花间银蕊 草药抵万金

金银花,又名银花、金花、忍冬花、金藤花等。每当夏秋季来临,我国南北诸省的山区、丘陵,都有这种蔓藤爬攀植物,开黄白两色的鲜花,清香扑鼻,这就是“金银花”。花开时初为纯白,继而变黄,十分好看。采集该花颇有讲究,须在晴天清晨露水刚干时摘取,并及时晾晒或阴干,这样药效才佳。

据有关文献记载,金银花在我国已有2200多年栽植史。早在秦汉时期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载有忍冬,称其“凌冬不凋”;金代诗人段克诗曰:“有藤鹭鸶藤,天生非人有,金花间银蕊,苍翠自成簇。

功能主治

《本草纲目》载“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自古以来,金银花常用于清热解毒,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等症,亦用于风热感冒,支气管炎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调节免疫等作用。

常用药方

含有金银花的药方、药膳方特别常见,据调查,全国有1/3的中医方剂用到金银花。

热毒痈疖 可单用浓煎内服,也可与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配伍,以增强清热解毒消肿之功。代表方有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方:“金银花三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一钱二分,水二盅,煎八分,加无灰酒半盅,再滚二三沸时热服。如法再煎服,被盖出汗为度。”具有清热解毒,消散疔疮之功。主治各种疔毒,痈疮疖肿,局部红肿,热痛,或发热恶寒,舌红苔黄,脉数。

此方药虽仅有五种,但功专力宏,是历代中医治疗火毒结聚而引起痈疮疖肿的首选方剂。现代用量及煎服方法为:金银花20克,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15克,水煎后,加酒适量和服,药渣捣烂可敷患处。

疮疡肿毒初起,或已成脓而未溃者,可与穿山甲、皂角刺、大贝、白芷等合用,代表方有仙方活命饮,出自《校注妇人良方》:“穿山甲、甘草、防风、没药、赤芍药、归梢、乳香、贝母、天花粉、角刺各一钱,白芷六分,金银花、陈皮各三钱。用好酒三碗,煎至一碗半。若上身,食后服;若下身,食前服,再加饮酒三四杯,以助药势,不可更改。”仙方活命饮以清热解毒为主,活血行气,消肿溃坚为辅,称为“疮痈之圣药,外科之首方”,用于一切疮痒初起。金银花用量较重,善清热解毒,配白芷、防风意在疏风散邪,使热毒从外透解;花粉、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消痈。

现代用量:穿山甲3克、皂角刺3克、当归尾3克、甘草3克、金银花9克、赤芍3克、乳香3克、没药3克、天花粉3克、陈皮9克、防风3克、贝母3克、白芷3克。

金银花的抗菌功效

金银花是传统中草药,属于药用花卉,别称双花,因为它是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忍冬的花蕾,又叫忍冬花。初开时纯白,一两天后转黄色。金银花为清热解毒药,性味甘、寒,入肺、胃、心经,主要用于热毒疮痈,具有解毒散痈,清热凉血功效,还可以清肿明目、疏风散寒。如“银翘丸”就是以金银花为主药的制剂,是治疗感冒、因喉炎、口腔炎及某些皮肤病的良药。

现代药理学的分析研究,发现金银花含有环己六醇、木樨草黄素、肌醇、皂甙、鞣酸等生化成分,还含有大量还原基因。对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等分泌的毒素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故而金银花已被列入抗菌药物,属于抗生素系列。临床上还用于治疗阑尾炎、菌痢等,收到一定疗效。将金银花溶于水中浸渍、蒸馏制得“金银花露”,可以治疗暑瘟口渴、热毒疮肿、幼儿热疖、痱子等症。还可制成饮料,夏日代茶饮,有散暑清热,开胃复中、散风明目功效

猜你喜欢

  • 病毒性心肌炎病因病机浅探

    郭晓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毒性心肌炎通常以心悸,心前区痛,心胸憋闷,面色苍白,气短不足以息,乏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与中医多种疾病相关。在中医古代医籍中虽无专门记载,但有与本病相似症状的描述。如《黄帝内经》中即有“心惕惕如人将捕之”

  • 自拟方治血管性皮肤病

    笔者在临床中自拟活血化瘀方治疗某些血管性皮肤病,获效较好。基本方丹参30克,当归10~12克,赤芍10~15克,红花6~10克,牛膝10~15克,桃仁10~12克。亦可据不同病变随症加味,水煎服,每日一剂。案例过敏性紫癜:刘某,女,19岁。

  • 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技术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也属此范围。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临床应

  • 厚朴三物汤治腹胀痛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笔者最近因饮食不节,出现腹胀、腹痛,自认为胃肠功能良好,而未予重视。但胀痛之症状逐渐加重,夜间常痛醒。虽大便不干但很难解,小便正常,舌红苔白,脉稍弦数。因按压腹部则痛甚,辨为阳明腑实证,以厚朴三物汤加味治疗:厚

  • 从瘀论治流泪症

    孙国印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李某,女,55岁。2009年3月20日初诊。双眼反复流泪半年余。患者平素流泪,遇风更甚,伴视物不清,头晕乏力,气短,纳差,双手甲床色泽青紫,舌苔薄白,脉细涩,曾在当地医院检查诊为“功能性溢泪”,并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