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经络与疾病

经络与疾病

经 络 与 疾 病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王 寅

针灸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针灸经络学说的核心是十二经脉的存在。其发现有两种论点:1、众多的针刺穴位对同一种疾病有共同的主治作用,由这一类穴位的“点”逐步连成线,最后归纳成十二经脉。2、由于针灸体表的某些“点”产生一种古人称之为“得气”而今人称之为“感觉”的传导现象,并且呈有规律的线性途径出现,此为发现经络线的基础。

1973年冬至1974年春,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发掘的汉文帝初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墓葬中,发现了三部针灸经络的文献,据考证,其抄写年代不会晚于秦汉之际。根据其内容来看,可以肯定是内经以前的著作。故,可看成是战国时代已佚的医著。它反映出:在《内经》以前,我国针灸经络的形成已具雏形。

针灸经络学说形成的基础

针灸经络学说的形成,与针灸疗法的发明创造不可分割。它是在针灸体表的一定部位(即经脉上的某一点)引起了“得气”感觉,同时对这一疾病产生了疗效而被逐步认识、发展起来的。

我们祖先发现体表偶然被火灼伤或被碎石砸伤、荆棘刺伤后,能使体内某些疼痛和疾患减轻或消失。多次反复实践积累了经验,逐步学会使用“砭石”为针,刺激体表的一定部位(或压痛处)来解除体内疾病的痛苦;又懂得用火点灼灸某部位的皮肤,以达镇痛疗效。此为针刺和灸术的萌芽时期。

随着冶金术的发明和广泛使用,针刺用具也逐步得到改进。“伏羲制九针”。据殷墟出土文物考证,我国商代已是青铜器的全盛时期,针刺用金属针也在商殷至西周这段时期出现。“九针”的应用,是针灸医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为“经穴”和“经络”现象的发现创造了十分重要的条件。从此开始了古代真正的针刺术。

砭石或粗大的骨针,其“砭刺”的范围是一个较大的“面”,且不可能深刺,疗效受影响。使用金属针,针可刺在比较准确固定的“点”上,深刺时便会产生明显的针感传导现象。从“砭灸处”到“针灸点”,从浅刺到深刺,针治疗效大大提高。人们逐渐发现每个“针灸点”治病的特殊作用,通过定位、定名便于记忆及传授。

人体四肢部位是针刺治病的重要部位,常有一种异常感觉向一定方向传导,这种传导与针治疗效关系密切,在《内经》中称之为“得气”,比喻为“针游于巷”。这种联系不仅反映在体表,且同体内脏器有着沟通表里的关系,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经过长期对针刺“得气”现象的观察,归纳和总结出手足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等循行分布与其属络脏腑的关系,以及症候群的规律性,创立了经络学说。大量针灸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在一部分人体上针刺穴位时出现的经络感传现象与古代经络走行的分布基本一致。证明针刺出现的针感与传导放散的规律性是古代创立经络学说的重要基础之一。

最直接反映经络体系客观存在的另一重要依据,应属循经症候群。《内经》中的经脉篇、经筋篇、骨空论、皮部论等都有大量描述说明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络脉、经筋等各有所属的病症,是各经络所反映的症候 群,也和该经络循行的路线往往一致。因而也为针灸经络学说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循经皮肤病

循经皮肤病是可见经络现象的重要表现,其主要特点是皮疹的分布与古典经络路线基本一致,宽度为0.3-1.2厘米,其中多数为0.7-1.0厘米.

经络系统的生理作用

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

《难经.二十二难》:“气主煦之,血主濡之”。

《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与肢节”。

经络系统的病理作用

一、抵御病邪,反映疾病—经络辨证的依据。(经络循行处疼痛、寒热虚实表现)

二、经络系统在病邪入侵后的传变作用

(皮毛—孙脉—络脉—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

针灸经络的治疗作用

在各种经络现象中,具有重要治疗作用的现象为针灸时发生的“气行”现象。又称“气至”、“得气”、“针感”,指用针刺或温灸经络上某一点或穴位时,出现的一种沿着经脉循行路线的感觉传导现象。

一般表现为一种麻、胀、热的流动感。

“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自然界是生命之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经络系统是维持内外环境平衡,正常生命活动赖以实现的协调与控制系统。《灵枢.经脉篇》:“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中国经络的科学探索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张维波研究员从事中医经络科学研究近20年,在经络实质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1952年,日本藤田六郎提出经络可能是血管外组织液流动的路径。高野千石指出在这一路径上组织渗透性应该较好,即流阻应该较低。

张维波教授研制出可以连续测量生物组织流阻的流阻测定仪,并对小型猪皮下的流阻进行了系统的测量,发现小型猪身上具有经脉样纵行分布的循经低流阻通道,在经脉实质的研究上取得了重大进展。

对该通道的诸多性质研究后发现通道内含有较丰富的组织液,可以运输葡萄糖和水分子,针刺可使通道的阻力进一步降低,具有疏通经络的作用,从通道注射药物具有较强、较迅速的效果。利用凝胶模型的方法,在低流阻通道模型上重复了以往在经脉线上测量到的低电阻和高导声等经络生物物理特性。

猜你喜欢

  • 艾灸去黑眼圈好吗?

    我们眼睛之所以会长出黑眼圈,主要是因为平时经常熬夜,或者是平时情绪不稳定,亦或者是眼睛过于疲劳,另外,岁数大了之后,眼部周围皮肤逐渐衰老,静脉血管里面的血液流速放缓,最后也会使得眼睛出现黑眼圈。当眼睛有黑眼圈之后,往往预示着身体循环代谢放缓

  • 中医治疗静脉炎的外用方法有什么

    静脉炎的疾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这样的疾病对患者的危害是特别明显的,而且还严重影响到得病患者在平时的工作还有生活,特别是对心理的影响最严重,得了这样的疾病主要是在平时的时候进行调理,其实静脉炎的中医疗法效果一般也是比较明显的,下面主要和大家介

  • 什么中草药泡脚好呢?

    相信我们都有睡觉之前泡脚的习惯,对于睡前泡脚其实有很多的好处,能帮助我们缓解一天的疲劳,对于很多患有疾病的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我们都知道中药材其实有很多的功效,所以现在的人们常常利用中药材泡脚,对于不同的中草药其实效果是不同的。那么

  • 中药治疗蛇毒怎么做?

    有人把蛇当宠物养,有人对蛇避之不及,有人把蛇作为滋补美味的食物。蛇的毒性很强,如果被毒蛇咬伤,小则有中毒的症状,大则有生命危险。那么,我们可以利用中药治疗蛇毒,我国在中药的研究上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总结出不少中药治疗蛇毒的经验。下面就是我们

  • 太子参是能治尿频的吗?

    尿急,尿频,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每天多次数的拍年不但会严重影响个人的生活和工作,而且还会导致出现一些疾病,许多人都想通过中药的方式进行调理,那么太子参能治尿频吗?对许多人都比较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太子参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