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经方治呕案

经方治呕案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

闫敏,女,35岁,2011年8月6日初诊。恶心呕吐8月余,饭后即吐,饮水也即吐,夜间从鼻中流水,量多。经中西医治疗无效。刻诊:饭后饮水即恶心呕吐,打嗝即吐,夜间鼻中流清水,消瘦,纳差,大便头干,日4~5次,尿频,夜间3次,舌淡红,苔白,脉弦弱。方用五苓散合吴茱萸汤加味。处方:桂枝15克,茯苓20克,猪苓12克,泽泻20克,苍术12克,吴茱萸10克,党参12克,生姜20克,大枣10克,陈皮15克,干姜10克,制半夏12克,炙甘草6克。3剂,水煎服。

二诊:恶心呕吐已,仍夜间鼻中流清水,但量减少,饮食稍增加,大便日3~4次,舌淡红,苔白,脉弦弱。予上方加火麻仁20克,继服5剂。

三诊:无恶心呕吐,夜间鼻流清水已,纳增,大便正常,疲劳无力,予六君子汤加味益气健脾。调理半月余而愈。

按:呕吐属临床常见病,他医多治以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但无效。根据《伤寒论》74条“……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及243条“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此病人系胃虚有寒饮,水饮上逆,则恶心呕吐,夜间鼻流清水,纳差,故用桂枝、茯苓以降冲逆;茯苓、猪苓、泽泻、苍术利水渗湿,使水饮从小便而去;吴茱萸、干姜温胃化饮;制半夏、生姜降逆止呕;党参、大枣、炙甘草健脾益气。由于方证相对,取效甚捷。

猜你喜欢

  • 肠息肉有哪些症状 怎么调理

    那么这种肠道的息肉尤其引起我们重视,之前跟大家科普过一句绕口令,说肠息肉一般呢,他不会转化为肠道的恶性肿瘤儿,但是肠道的恶性肿瘤儿多半是由肠息肉发展过来的,所以说我们在生活当中遇到这类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这是一位老年男性患者,他患有肠息肉

  • 湿热久除不去怎么办

    湿热久出不去,五个方法可以帮你把胃,肝,膀胱,大肠,关节的湿热赶去。这个脸上出油爱长痘,早晨起来口苦,一吃饭就肚子胀,胳膊腿上长湿疹,舌质发红,舌苔黄腻,这就是身体里边有了湿热。我们今天给大家分享五个方法,不管是湿热藏在哪里,都能把它赶出去

  • 肾阴不足有哪些症状

    中医有一句话叫阴虚则痛,阴液在体内起到滋养润滑的作用,那阴液不足,压不住阳气,就会产生虚火,虚火灼烧,我们身体就会隐隐疼痛。还有渗出水和体内的阴液息息相关,所以就会出现以下六个部位的疼痛。第一个就是腰痛,腰为肾之府,肾阴不足,不能温煦腰部的

  • 入睡难疏肝,容易醒调脾,睡不沉补肾!

    我们中医常讲辨证治疗,其实每一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导致失眠的问题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啊。有人入睡困难,翻来覆去整晚睡不着,有人睡着了之后他容易醒过来,一晚上醒来七八次,烦的不得了,甚至还有的人睡着之后人没有睡,差不多旁边有人喝水,他都知道似睡非睡

  • 龙胆泻肝丸能治疗这9种病

    第一个啊尿频尿急,夜尿频繁,小便灼热发黄,情绪激动,这个时候湿热下前潜尿液黄就是主要的标志,可以参考龙胆泻肝丸。第二个,便秘我们说到肠道津液不足,肝火烧灼,那这个时候会口干,口苦,口臭,舌苔黄腻。也可以参考龙胆泻肝丸。第三个,腹泻拉肚子,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