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我国微生物保藏亟待“输血”

我国微生物保藏亟待“输血”

数量规模小,资源利用差,机构功能少

我国微生物保藏亟待“输血”

2004年03月12日

从刚刚结束的“21世纪微生物资源中心的使命国际研讨会”上传来消息,相对于发达国家91万多株的微生物菌种资源保藏量和庞大的经费支持来说,10万株左右的保藏量和有限的资金投入正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及开发捉襟见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东秀珠认为,我国在生物资源的保藏数量和信息量、资源利用及保藏机构功能等方面均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从数量和规模来讲,据2003年5月的统计数据,我国大陆区域保存的各类微生物只有10万株左右,各菌种保藏中心只有每个物种包括一群菌株的表观特征信息,根本无法实现对菌株间差异的进一步鉴别。而发达国家保藏中心均具有全面记载物种特性的数据库,对每一个保藏物都有一个详细的档案,信息涵盖量很大。从保藏业的发展来看,发达国家的培养物保藏中心每年都在大量增加保藏物的数量,并开发相关产品,在国家少量投资的基础上已经实现自我良性发展。而我国的菌种和培养物保藏中心多年来主要是保存已有的菌株,对新增菌株及保藏菌株的研究与利用很少,更缺乏对保藏菌株的功能评价和生物特性及生物活性物质的初筛。同时,我国保藏机构在功能上也存在不足。发达国家的菌种保藏中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相当强的研究力量及研发部门,除了稳定的资金支持外,还有一支基础较好的研究队伍。而我国保藏中心只是一个纯粹的保藏机构,既没有形成自己的研究队伍,又与研究部门脱节,造成了保藏和服务功能的低下。

对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菌种库中心主任周宇光认为,造成目前我国菌种保藏现状的原因与我国长期以来资金投入、技术落后,设施、方法等没有紧跟国际发展趋势有关系,而我们的组织结构、体制及应用标准的制定等方面也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据了解,周宇光所在的中科院微生物菌种库是中国科学院所属10个保藏中心最大的一个。目前中国科学院10个库获得国家投入的经费非常有限,各个库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的状况,而从自然界分离并保存一个微生物物种需要5000美元。部分库仅能勉强维持,无法实现进一步发展。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典型培养保藏委员会植物离体种质库主任石雷博士认为,国家对生物资源库的投入应像对植物园和标本馆一样重视。因为这些活的、可繁殖的物种资源能够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资源、技术支撑,为解决所面临的健康问题、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迁问题提供途径和手段。

针对我国生物资源保藏现状,中科院生命科学院与生物技术局段子渊博士认为,建立生物资源的共享机制迫在眉睫,中国科学院应首先在全国建立一个生物资源保藏和利用的平台,并不断提高保藏能力和研究水平,为科研、生产领域的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创新的需要。

相关链接

微生物是地球上生物量最大的生物类群,其生活的范围最广,生物多样性也最为丰富,在生物圈和地球物质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微生物资源也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生物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科学界和相关的生物技术产业对微生物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均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目前,这些有价值的资源迫切需要一个高标准的保藏库——微生物资源中心进行妥善保存,以便随时获取。随着对微生物在科研和生物技术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微生物资源的研究和功能评价已逐渐成为国际上资源收集和保藏的新目标。

猜你喜欢

  • 胃癌病人饮食

    一般来说胃癌病因饮食的原则是,首先在饮食中要保护胃黏膜,避免辛辣、油煎、生冷等,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其次饮食中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增加优质的蛋白质和摄入量。胃癌患者在饮食中应该注意少食多餐,如每日分五餐进行。患者可多喝一些酸牛奶,酸牛乳中

  • 针对胃癌晚期有哪些治疗的方法?

    胃癌已经成为危害社会和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之一,它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为了减少胃癌的发病率,我们应该掌握有关于胃癌晚期的治疗。由胃癌晚期手术治疗根治性差,预后也较差,对于体质弱,有转移的晚期患者来说,手术治疗多不做考虑。虽然消化道外

  • 大剂量叶酸可预防胃癌

    一项研究获得重大发现:每天服用大剂量的叶酸可降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关于这项研究的论文在最新出版的世界著名的权威性胃肠病学杂志《Gut》上发表。叶酸是一种存在于柑桔类和绿叶植物中的维生素B,公认缺乏叶酸可增加肿瘤发生的危险性,但人们尚不清楚大

  • 胃癌的护理要点与预后转归

    【护理要点】首先患者应有一个清新、温馨的生活环境,忌喧哗、躁扰;家属应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情感思想交流,不应歧视、冷漠患者,及时发现和排除患者各种烦忧。帮助患者戒除烟酒及其他不良生活习惯。患者的饮食应有规律,宜清香可口,富于均衡营养又易于消化。

  • 胃癌患者心理护理

    专家指出,肿瘤病人有4种常见心理问题,而如何解决这些心理问题,对于增强病人的安全感与康复的信心意义重大。角色紊乱一个人得了病,就迫使他由一个常态社会角色转换成病人的角色。他需要停止平时担任的工作,不能照顾家庭,反而需要亲人照顾自己。专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