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要及早防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要及早防治

来自东北的李女士是一位糖尿病患者。前一段时间,不论玩电脑,看电视,还是看书,只要光线稍微有点暗,就感到眼睛特别疲劳。曾去当地医院的眼科检查眼底,医生告诉她视力挺好,眼底没有出血,也没有发生明显病变。听说眼睛一切正常,李女士也没有当回事,依旧玩电脑,看电视,看书。但不久,单位组织的体检发现,她的视力明显下降,并患上了一种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眼病。于是,她急忙来到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糖尿病眼病防治中心就诊。该中心主任接传红博士经检查认为,病人已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有致盲的危险。因此,接传红提醒糖尿病患者,只要感觉眼睛有上述症状,立即到正规的眼科医院进行检查治疗。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避免失明非常重要。

接传红介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常见且严重的眼部并发症,在世界四大致盲眼病中占第一位或第二位,一旦致盲则不可逆转。糖尿病人群中30%~50%合并视网膜病变,其中1/4有明显视力障碍,生存质量与健康水平严重下降,其致盲率为8%~12%。其发生发展与糖尿病的类型、病程、发病年龄及血糖控制情况等密切相关,高血压、高血脂、肾病、肥胖、吸烟等可加重病情。在中国,糖尿病病程在5年以下者眼底改变者为38%~39%;病程5~10年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50%~56.7%;10年以上者发生率增高至69%~90%。该病多双眼发病,早期没有任何症状,不易被察觉。但随着病变的发展,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眼底出现特征性改变。

中医认为,精血亏损、目睛失养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其主要病机为气阴两虚、痰浊血瘀、阻滞目络,故治疗以滋养肝肾、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主,并提出了全身整体辨证与眼局部辨证相结合的辨证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中医提倡“治未病”,注重糖尿病眼病的早期预防,尤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多环节作用,调节机体内在功能,可提高视网膜功能,延缓病程进展。如果到了晚期,则预后不良。

接传红认为,严格而合理控制血糖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基础;定期作眼科检查是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造成失明的重要措施;早期采取针对性治疗是保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功能的必要手段。在临床中,应尽力避免可促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因素,如降低血糖水平的速度过快,持续的高血糖状态、高血压或高血脂等。

多年临床观察发现,大部分年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发病有共同特点:早期病变多从视网膜周边开始,没有侵犯到黄斑,因此视力不受影响,仅仅出现视力疲劳,光线暗处视物不持久等症状,眼底检查几乎没有明显病变,从而忽视和放弃了进一步检查和早期防治。

她说,如果患者出现上述情况或在发现糖尿病时,要进一步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FFA是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判断治疗效果及预后的主要检查手段,可以发现用肉眼检查眼底所不能发现的病变,早期诊断还包括一些其他相关检查。中医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和前期防治方面具有优势,可以延缓病情发展。尤其是年轻患者,一旦有病变,发展迅速,可出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和玻璃体大量出血,对视力和眼球损害严重,治疗棘手,因此要抓住时机,保住视力,防止失明。她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半年或一年坚持检查一次眼底,有眼底有病变者每3个月检查一次,早期进行中医药治疗。平时若有变化,应及时检查处理。在日常生活中要慎起居、调情志,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及较剧烈的体育运动,视功能有严重障碍者不宜单独行动,注意安全。(中国中医药报记者:周 颖 )

猜你喜欢

  • 脾胃治疗不可忽视“脾阴”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脾胃病者,医者多倡导东垣之论,一部《脾胃论》集脾胃学术之大成,其论述详于温补而少于清滋,往往忽略脾阴治疗,后世医家也多遵其说。然脾与其他脏腑一样,也有阴阳之分。纵观古今立说,论脾阴者颇多。《灵枢·五邪》篇云

  • 《本经》桔梗功效释义

    宋永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桔梗为《本经》下品。原文:味辛微温。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本经》云其味辛微温,与现在的认识不同。就其味而言,现认为以苦味为主,兼有辛味。就其药性而言,也与之相左,现

  •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肩周炎

    马建国 张向峰 山东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刘某,女,53岁,2010年11月15日初诊。右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3个月余,其间某院诊为肩关节周围炎,予伸筋丹、小活络丸、独一味、芬必得、布洛芬等中西药物交替内服,及针灸、按摩、热敷、理疗、膏药贴敷,收

  • 突破禁忌当谨慎

    王树文 河北省赞皇县东街卫生所笔者近治一慢性腹泻患者,方中使用了被列为“十八反”禁忌的反药,患者服药后出现了较强的药物反应,后经辗转加减变通,继续使用反药控制了病情。恰好近日又读了贵报2011年7月29日载“使用十八反,犯禁还是突破”一文,

  • 小议秋伤于湿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秋伤于湿”语出《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对此说历代医家众说纷纭。当今医者,多遵喻嘉言“秋伤于燥”之说,笔者认为,一年有四季之分,有旱季和雨季之别,各季节之间的转换规律前后联系,互相制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