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秋冻”也要“三因制宜”

“秋冻”也要“三因制宜”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自古流传的养生保健谚语。“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渐凉时适当加强防寒锻炼,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可以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但“秋冻”也应注意“三因制宜”。

因时制宜初秋,暑热未消,还时不时地有几场“秋老虎”光临,虽然气温开始下降,却并不寒冷,这时是开始“秋冻”的最佳时期,最适合耐寒锻炼。而在昼夜温差变化较大的晚秋,则切勿盲目受冻。晚秋常有强冷空气侵袭,以致气温骤降,此时若一味强求“秋冻”,不但对健康无益还有害,容易引发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此时应随时增减衣服,以防感冒。

因人制宜青壮年包括体质较好的老年人和小孩最好不要早添厚衣,这样有利于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抵抗能力较弱的老人和孩子自身调节能力差,遇冷抵抗力下降,身体会很快发生不良反应,容易诱发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这部分人应注意根据气温变化而添加衣服。

因病制宜患有某些疾病的患者也是不适宜“秋冻”的:

心血管疾病患者天气寒冷可能导致血管痉挛,使心脏缺血缺氧,易发生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等。

脑血管疾病患者当气温变化剧烈时,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交感神经发生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心、脑负荷加重,脑部缺血缺氧,加上空气干燥,人体消耗水分多,体内容易缺水,致使血液黏稠,血流减慢,易引起脑血栓等脑血管疾患,尤其是老年人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差,很容易发生中风。

骨关节病患者此病症状可以因气候异常、气温骤然升降而加重,气温降低可引起人体多部位血管收缩,局部血流减慢,滑膜反应增加,因此,寒冷、潮湿等会使骨关节病症加重。

消化性溃疡患者多数溃疡病具有周期性发作的特点,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更为突出。秋季至次年早春,都是溃疡病的高发季节。

此外,要领悟“秋冻”的内涵,不应只局限于秋凉少穿点衣服,也包含诸如运动锻炼等,不同年龄可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无论何种活动,都应注意切勿大汗淋漓,当周身微热、尚未出汗时即可停止,以保证阴精的内敛,不使阳气外耗。

猜你喜欢

  • 晨起口臭伴有反酸烧心,中医帮你祛除病根

    这个患者是一个严女士, 43岁,主诉啊就是这个口臭伴胃脘疼痛有三个月,这个患者三个月前,就自己感觉这个口臭是不可接受的,常常这个贪食辛辣食物,所以说口臭又会加重。伴有这个胃脘的有一个隐痛,还有胀闷不适,平时脾气比较大,容易急躁易怒,还有感觉

  • 嗓子有异物感还在当咽炎治?千万别再陷入误区!

    在临床上经常见到这一类患者,就是感觉嗓子里有东西,咳嗽咳不出来,一般呢都当咽炎治了好多年。比方说临床见到一些患者是老师用嗓子讲话比较多,呃,讲得多的时候会感觉声音嘶哑,然后嗓子也比较累啊,气力也不足。到耳鼻喉科去看,那么这个咽部啊,有这个充

  • 伤害胃黏膜的5大因素,及时预防及时治疗!

    我简单跟大家说一下,就是我们胃的内壁上面的一层皮,那么这层皮呢,它有一定的厚度,这个皮呢,它不是完全平整的,那么今天我就跟大家来仔细说一说,建议大家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用的人。那么刚才我说的胃黏膜,它是一层皮,并不是光滑的,虽然表面看

  • 脾虚湿盛,远离这五点,中医帮你赶走湿气一身轻松!

    在临床上现在这个湿气重的病人啊,还是非常多见的,那么湿气呢,也有很多种情况,比如说湿气蕴结在肝胆的,那么有的呢,就是湿气蕴结在皮肤的啊,像湿疹等,还有一些呢,就是在经络里,比方说关节炎呐,风湿这一类的,那么在脾胃呢,会有哪些表现呢?我今天啊

  • 胃息肉与肠息肉常见于哪些人群?中医教你如何预防

    那么现在这种息肉的病人特别多啊,比方说常见的胃息肉,肠息肉,还有胆囊息肉。其实息肉呢就是身体上多长出了一块肉,多出来这块肉啊,有一些是有癌变风险的,所以呢,对于一些腺瘤型的,尤其要引起大家的注意。那么今天跟大家说一下呢,尤其是哪一类人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