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神奇的古代针灸技术

神奇的古代针灸技术

传说中的神医扁鹊能用针灸治病,千百年来人们对此广有探究。中国神秘的针灸医术起源于何时呢?这儿有一个传说:远古时一位打猎的人鼻子上中了一箭,这一刺却治好了猎人长久未愈的头痛病。这个传说看似神奇,但并非毫无道理,这种医术的起源似乎可追溯到石器时代,因为在不同地方的石器时代遗址中,均出土了大量用来戳皮肤的石制尖锐工具。

针灸学在秦汉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1993年春,在四川省绵阳市永兴镇双包山发掘的二号西汉木椁大墓后室中,出土了一件涂有黑色重漆的小型木质人形,上面有一些针灸的经脉直行路径,但没有文字和经穴位置的标记,只用红色的漆线来表示这些路径,在木色烘托下格外清晰分明。这是迄今为止在世界上所发现最早的标有经脉流注的木质人体模型。后来在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了帛书《经脉》。书中论述了人体内十一经脉的循行、主病和灸法的古灸经。这也是有关医学理论基础的经脉学的古文献。另外,中国古代医学还有一部宝典是《黄帝内经》,它是春秋战国及西汉时期,不少古代医学家的宝贵经验总结,积累了各时代的医学成就。其中介绍九种不同的针,按用途来分,九针可分为大针、长针、毫针、圆针、锋针等类型。各针有3厘米到24厘米长短不等。书中编有医治各种病痛和疾病方式的365个穴道,并为之一一命名。书中指出金针虽然价格昂贵,但因其有刺激身体的功能,所以医治某些疾病格外有效。而银针则有显著的镇静作用。河北汉代中山王刘胜墓出土有4根金针、5根银针,能识别的有金质毫针、锋针和银质圆针,而有的却残破,不能识别针型。

虽然由皇帝创意实行了各种《黄帝内经》中的医疗方法。但中国历代还有许多帝王,对生理学,特别是对神经系统有浓厚的兴趣。例如,据称公元1世纪,王莽在医生和御屠协助下曾切开一名敌对者的尸体,用竹签来研究人体神经系统。无独有偶,1000年后,宋徽宗雇了一个画家,画出经支解的一名罪犯的人体器官。在徽宗之前,宋仁宗叫工匠打造了一个铜人,铜人身上显示出人体的整个神经系统。这个铜人还用来作医官院学针灸的学生学习和考试的指导实物。据记载,凡针灸科学生考试,须先在铜人体外涂蜡,把水灌到体内,要求被考查者按指定的穴位进针,下针准确,则蜡破水出,否则就没水出来,这成为检验学生的好手段。宋仁宗有一次因病昏迷,御医束手无策,最后只好找到一位民间医生来进行针灸。这个医生用针刺进了仁宗脑后一个不知名的穴位,刚一出针,宋仁宗就苏醒过来,睁开双眼,连声称赞:“好惺惺!”夸赞医术高明,“惺惺”在当时就是高明的意思,“惺惺穴”这个名字便由此而来。在古书中,类似这种创新的例子很多。治疗全身麻痹、妇人难产、小儿脐风、腹痛、心口痛、头痛、风湿、五官科等病甚至是起死回生,针灸均能做到。

针灸医术的发明,是我国古代人民对世界医学的贡献,但它究竟为何有这么多功效还须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 金不换孕妇可以吃吗?

    金不换又称田七属于同种多年生草本。金不换和田七只是叫法不同而以,它原属于同种只是不同的称谓,高达30~60厘米。根茎短,具有老茎残留痕迹;根粗壮肉质,倒圆锥形或短圆柱形,长约2~5厘米,直径约1~3厘米,有数条支根,外皮黄绿色至棕黄色。金不

  • 金不换的功效与作用

    金不换是中药三七的别名,形容三七的重要性。是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那么,金不换的功

  • 夏枯草降血压的效果好吗?

    相信针对很多老年朋友来说,最让他们感到开心的就是自己身体能保持在健康的状态,这样才能更好的安享晚年。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大多数老年朋友都会有血压过高的症状,这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因此夏枯草降血压的效果好吗?带着大家所提出的这

  • 中药不能随便吃,细说吃中药的禁忌

    中医的发展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而且中医在治疗疾病上面是属于标本皆治的。像西医只是治标而不治本的。所以对于有些疾病通过中医的治疗是起到彻底治疗的效果。但是在中医治疗的时候,必须要注意的就是吃中药的禁忌问题。因为我们注意到了吃中药的禁忌,就能

  • 藁本的功效及用法

    藁本,中药名,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Ligusticum sinense ),有中空而直立的茎,羽状复叶,小叶卵形,花白色,根状茎呈不规则块状。根和根状茎入中药,有散风寒、止痛等作用主治:风寒头痛、巅顶疼痛、风湿痹痛、疥癣、寒湿泄泻、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