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回春养生功

回春养生功

1、预备式

取站立姿势两腿并拢,当吸气时,两臂从身体侧前方(手心朝上)慢慢抬起至头前上方合掌,呼气时峡谷手从面前降落至胸前,拇指对准天突穴,这时默念思想静,头脑空,肌肉松,气血通,反复默念三次,得气后,两手转而手指尖朝下降至小腹,两手分开,恢复松静自然站立式。

2、动作

旋颈:松静站立后,两手重叠,扶下丹田,内外劳宫相对,男子左手在下,女子右手在下,以大椎为轴,先将头脸向右转,目视右肩,吸气时低头向左旋转至左肩,小腹隆起;呼气时,仰头将头向右旋转,至右肩,同时小腹内收提肛缩肾,一吸一呼旋转一卷为一次,可连续做八至六十四次,然后再按相反方向旋转八至六十四次。

旋肩:松静站立后,当吸气时两肩向前扣,小腹隆起,呼气时,两肩向后旋转,扩胸、身体下蹲,收腹提肛缩肾,再吸气时,两肩向前扣,身体立起,呼气时,两肩向后旋转,身体下蹲,至少做八次,多则做六十四次。

俯仰旋:取站立姿势,吸气时,两手从体前上举。手心朝下,一直举到头上方,手指尖朝上,呼气时,弯腰两手指朝地,如此连续做八至三十二次。

摆旋:取站立姿势,两手叉腰,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中指按在肾俞穴上,吸气时,男子将胯由左向右摆动(女子相反),呼气时,由右向左摆支,一吸一呼,为一次,可连续做八至三十二次。

扭旋:取站立姿势,两手上举至头两侧与肩同宽,拇指尖与眉同高,手心相对,吸气时,男子上体由左向右扭转(女子相反),头也随着向右后方扭动,呼气时,上体由左向右扭转,头也随即向左后方扭动,一吸一呼为一次,可连续做八至三十二次。

旋臂屈膝:吸气时,男子左肩臂向前向下再向上提起(女子相反),两膝弯屈,小腹隆起,左脚跟也随之提起,上体也随着提肩提足跟之动作立起,脚跟着地;呼气时男子右肩臂向前向下再向上提起,两膝弯屈,小腹内收,右脚跟提起,上体也随着提肩提足之动作立起,然后后脚跟着地,一吸一呼为一次,可连续做六十四次。

旋膝:两腿、脚并拢站立,两手叉腰,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中指按在肾俞穴上,吸气时,两膝先向右前方弯曲,再向左旋转半圈,呼气时,身体立起,少则八次,多则六十四次,然后再按相反方向旋转,次数反转正转相等。

旋足:松静站立后,两手下垂或叉腰,男子先左抬起二十公分左右(女子先抬右脚),吸气时,脚趾脚背向外向上翻,足跟蹬,使足三阴经之脉气随之而上升;呼气时,脚趾脚背向里向下叩,脚背稍用力绷紧,使足三阳经之脉气随之而下降,左脚做八次,右脚也做八次,多则可做六十四次。本式可坐着练,坐式两脚同时旋转。

振颤:站立后,二目轻闭,身体微微颤抖,随着身体的颤抖,上下牙齿也自然轻轻叩击。本式可练习五分钟。

3、收功

振颤慢慢停止后,吸气时两臂从身体侧前方(手心朝上)慢慢抬起至头前上方合掌,呼气时,两手从面前、胸、腹下落至下丹田,两手放下,恢复松静站立姿势,两手再扶丹田,反正各揉按九圈,恢复松静站立,眼睛慢慢睁开。

本功法能使全身筋骨肌肉、脏腑经络都得到活动,从而使经络疏通,气血和平,阴平阳秘,神经得以调节,有强身健体之用。对于咽喉炎、甲亢、糖尿病、颈椎病、关节炎、遗精、早泄、阳痿、女子白带、月经不调等有较好的作用,对于白血病、癌症等也有一定的疗效。治疗肾虚阳痿可与六字真言、抗衰功等配合练习,效果更佳。

猜你喜欢

  • 小儿惊厥中医诊疗技术

    小儿惊厥是脑功能暂时紊乱导致神经元导常放电所致,为儿科常见症。一般以1~5岁小儿为多见。临床表现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全身痉挛性或强直性、限局性抽搐,发作时间过久,可因缺氧引起脑组织不可逆性损害。中医学称之为“惊风”,由于发病有急有缓,证候表现

  • 决明子治石淋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决明子味微苦微甘,性平,微凉。归肝、肾、大肠经。功能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神农本草经》将决明子列为上品,谓其“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通、泪。服益精光,轻身”。《日华子本草》言其“助肝气,益精;用水为

  • 倒换法治顽固性鼻衄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倒换法,以金元刘河间(《宣明论方》卷十五)的倒换散为代表方。此方治癃闭不通,小腹急痛,无问久新。亦属关格之病。《诸病源候论·关格大小便不通候》指出:“关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

  • 失瘖辨治

    郭俊田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失瘖有虚实之分。《景岳全书》曰:“喑哑之病当知虚实;实者其症在标,因窍闭而瘖也,虚者其症在本,因精气内夺而瘖也。”《张氏医通》曰:“失音大都不越于肺,然须以暴病得之,为邪郁气逆,久病得之为津枯血槁……”实证 实证

  • 辨证分型不容否定

    皋永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关于“辨证分型”,中医界又有争论,反对意见认为,“辨证分型”会固化辨证论治的灵活性,有违辨证论治的根本精神,不利于中医临床思维的发展。笔者以为这是对“辨证分型”的误识。“辨证分型”对中医贡献巨大,不容否定。是对疾病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