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什么是流行性喘憋性肺炎

什么是流行性喘憋性肺炎

流行性喘憋性肺炎又称流行性毛细支气管炎,是主要发生在我国农村的一种独特的流行性肺炎,流行期不定。70年代三次大流行,发病总人数在10万人以上。最近的一次流行是91年11月至99年1月,发生在河北农村和天津郊县的广泛暴发流行。几次流行的病原学检测结果都证明呼吸道合胞病毒是这一疾病的主要病原。一般发病地区以偏远农村为主,是否由于这里的孩子对于新病原的感染缺乏免疫力还有待研究。统计资料证实,2岁以内的患儿占50%~60%,与一般毛细支气管炎不同;40%以上大于2岁。我国北方的流行季节为冬春季11月~3月,南方均在夏秋季,以6月~9月为主。各地流行持续时间多数为1~3个月。在流行地区,患儿是主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可能是飞沫,接触传染,在人群密集的地方造成互相传染流行。

临床表现:潜伏期为1~4天,多急骤起病,24小时进入喘憋期。患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喘憋并有发作性喘憋加重为本病的特点。严重时甚至出现梗阻呼吸音消失。喘憋多数在发病后24小时或48小时缓解。根据症状轻重可分为普通型、重型及极重型。

临床特点突出表现为:

1、在农村出现明显的暴发流行。

2、具有喘憋和发作性喘憋加重的特征。

3、X线胸部检查 具有毛细支气管炎和间质性肺炎的肺部表现。

4、主要侵犯婴幼儿。

只要对流行性喘憋性肺炎这一特殊类型肺炎有所认识,诊断并不困难,重点在于作好防治工作,特别要发挥农村医师的作用,早发现、早报告、早防治、并作到就地隔离,危重病人及时转送上级医院。

治疗:与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原则大致一样。主要是对症治疗及抗病毒治疗。注意保持患儿安静,供给足够的热量及电解质,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治疗各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本病的住院病死率为0.5%~4%。死亡原因为喘憋时间长及严重的并发症。根据流行发生后4年的追随观察,患儿中有1/3发展成哮喘。

猜你喜欢

  • 决明子治石淋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决明子味微苦微甘,性平,微凉。归肝、肾、大肠经。功能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神农本草经》将决明子列为上品,谓其“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通、泪。服益精光,轻身”。《日华子本草》言其“助肝气,益精;用水为

  • 倒换法治顽固性鼻衄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倒换法,以金元刘河间(《宣明论方》卷十五)的倒换散为代表方。此方治癃闭不通,小腹急痛,无问久新。亦属关格之病。《诸病源候论·关格大小便不通候》指出:“关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

  • 失瘖辨治

    郭俊田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失瘖有虚实之分。《景岳全书》曰:“喑哑之病当知虚实;实者其症在标,因窍闭而瘖也,虚者其症在本,因精气内夺而瘖也。”《张氏医通》曰:“失音大都不越于肺,然须以暴病得之,为邪郁气逆,久病得之为津枯血槁……”实证 实证

  • 辨证分型不容否定

    皋永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关于“辨证分型”,中医界又有争论,反对意见认为,“辨证分型”会固化辨证论治的灵活性,有违辨证论治的根本精神,不利于中医临床思维的发展。笔者以为这是对“辨证分型”的误识。“辨证分型”对中医贡献巨大,不容否定。是对疾病基本

  • 三甲散治肝硬化腹水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15年来,体会到要学好中医,须多读经典,兼阅中医各家学说,博众家之长,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学古人之法之方很有必要,但师古而不可泥古,古法古方亦可新用。笔者将名医吴又可的“三甲散”用来治疗肝硬化腹水多例,均取得较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