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亚健康与中医的“未病”

亚健康与中医的“未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调查结果显示,全世界真正健康者仅为5%,患病者20%,而75%则属于以慢性疲劳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亚健康者。亚健康是一个新病种,中医通过辨证论治方法可取得明显的疗效,表现出极大的优势。

1.亚健康的临床症状涉及范围

目前,医学界对亚健康状态的确认尚未达成共识。但有专家提出,在排除疾病之后,在以下30项临床症状中,有6项者即可初步认定处于亚健康状态:

(1)精神紧张,焦虑不安;(2)孤独自卑,忧郁苦闷;(3)注意力分散,思考肤浅;(4)容易激动,无事自烦;(5)记忆减退,熟人忘名;(6)兴趣变淡,欲望骤减;(7)懒于交往,情绪低落;(8)易感乏力,眼易疲倦;(9)精力下降,动作迟缓;(10)头昏脑胀,不易复原;(11)久站头昏,眼花目眩;(12)肢体酥软,力不从心;(13)体重减轻,体虚力弱;(14)不易入眠,多梦易醒;(15)晨不愿起,昼常打盹;(16)局部麻木,手脚易冷;(17)掌腋多汗,舌燥口干;(18)自感低烧,夜有盗汗;(19)腰酸背痛,此起彼伏;(20)舌生白苔,口臭自生;(21)口舌溃疡,反复发生;(22)味觉不灵,食欲不振;(23)发酸嗳气,消化不良;(24)便稀便秘,腹部饱胀;(25)易患感冒,唇起疱疹;(26)鼻塞流涕,咽喉疼痛;(27)憋气、气急,呼吸紧迫;(28)胸痛胸闷,压榨感;(29)心悸心慌,心律不整;(30)耳鸣耳背,易晕车船。

2.中医“未病”状态中异常体质状态临床症状涉及范围

中医的“未病”状态中涉及的异常体质状态有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阳亢型体质、气虚质、血虚证、热性、寒性、实性等13种,临床症状涵盖亚健康的30项。

⑴阳虚质 畏寒肢冷,倦怠乏力,面白自汗,少气懒言。伴精神不振,口淡不渴,毛发易落,小便清长,大便溏薄。体形多见肥胖,面色少华,肤色柔白,性格多沉静内向,易从寒化伤阳。舌质淡,苔白。脉虚迟。

⑵阴虚质 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午后颧红。伴形体消瘦,健忘多梦,口燥咽干,尿水色黄,大便干结,四肢怕热,肤色苍赤。性格急躁,易化热伤阴,动火生风。舌红少津、少苔,脉细弦数无力。

⑶痰湿质 胸闷身重,肢体不爽,痰多声浊。伴精神困顿、食纳不振、便溏腹胀、恶心痞闷、咳喘气短,头目不清或易恶心。舌体胖,苔滑腻,脉濡滑。

⑷湿热质 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常口干、口苦、口臭,便干、尿赤。急躁易怒,易患疮疖、易患感冒、唇起疱疹、黄疸、热淋、衄血、带下等病证。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数无力。

⑸瘀血质 部位固定的局部疼痛,面色黧黑,或口唇青紫、或肌肤甲错,或皮肤瘀斑,毛发易脱落。伴皮肤丝状红缕,蟹状纹络,口干欲饮而不欲咽,眼眶暗黑,白珠见青紫,丝赤斑斑,妇人行经腹痛,或夹有血块,或闭经。舌质青紫或暗,脉弦、或沉。

⑹气郁质 胸胁胀痛、心烦易怒、精神抑郁,应激能力弱。伴胸闷、喜太息、咽中异物感,脘腹胀满、嗳气吞酸、易惊悸,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妇人多疑欲哭、月经不调、经期乳房、腰腹胀痛等症,神态多抑郁不爽,性格多孤僻,内向,气量狭小,多愁善感。舌质红偏暗滞,苔多,脉偏弦。

⑺特禀质 对季节气候适应能力差,易患花粉症,易引发宿疾,易药物过敏。伴易致外邪内侵,形成风团、瘾疹、咳喘等。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数。

⑻阳亢型体质 头晕目眩,头痛且胀,烦躁易怒,颜面潮红。伴失眠多梦,耳鸣目赤,头重脚轻,咽干口燥,腰膝酸软,肤色偏红,鼻略红,易出鼻血,性情急躁,大便易干易结,小便多黄赤,气息精热,神志易露。舌质偏红、多披黄苔、脉弦有力,或洪数、或弦细数。

⑼气虚质 食欲不振,倦怠乏力,面色苍白无血色或灰暗,少气懒言。伴精神不振,怕冷,怕风,抵抗力低下,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健忘,唇甲苍白,大便溏薄。舌质淡嫩、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⑽血虚质 面色萎黄,唇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不眠,倦怠乏力。伴精神不振,面白自汗、少气懒言,小便清长,大便溏薄,手脚易发麻,失眠,健忘。易从寒化伤阳。舌质淡嫩、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⑾热性体质 口干舌燥,身体发热、怕热,心情急躁。伴常面红耳赤便秘,尿少且色黄,易患感冒,唇起疱疹。舌偏红,苔厚,脉细弦数无力。

⑿寒性体质 怕冷、怕风、手脚冰凉,精神虚弱易疲劳。伴常有腹泻,小便色淡且次数多,脸色苍白、唇色淡,女性常月经错后,多血块。舌质淡红,舌苔薄,脉细数。

⒀实性体质 易暴易怒,口干口臭,常有闷热的感觉。伴小便色黄而少,有便秘现象,呼吸气粗,容易腹胀,烦躁不安、失眠。舌质淡红,舌苔薄,脉细数。

3.亚健康=排除疾病状态的中医异常体质状态=“未病”状态

亚健康的临床症状涉及范围在中医异常体质状态的临床症状涉及范围之中,将临床亚健康所涉及的症状以个体发病规律进行总结,按中医舌脉之象、症状属性、阴阳变化、脏腑特征等进行整合,则常见的亚健康状态可以说就是排除疾病状态的中医异常体质状态,即中医“治未病”理论中的“未病”状态。但“治未病”范畴与亚健康一样只有症候指标,无客观的数据化的诊断指标,所以应在寻找客观诊断指标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北京亚健康防治协会 于雅婷 陈飞松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周冉)

猜你喜欢

  • 胃癌高危人群的并发症是什么

    胃癌高危人群主要是感染过幽门螺杆菌男性,尤其是超过正常体重20~25公斤的男性年龄在50岁~80岁之间常吃加盐腌制蔬菜或烟熏肉和鱼等食物吸烟、酗酒接受过胃部手术、胃息肉家族肿瘤疾病、家族胃癌史恶性贫血A型血长期工作在含有大量烟尘、石棉和镍的

  • 胃癌辅助治疗的食谱

    胃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据相关资料统计,在全球范围内胃癌的发病率列居第四,而我国更是全球胃癌的高发区,胃癌致死率在全球排列第一。胃癌目前仍是因肿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迄今为止,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胃癌的最重要手段,但多数病人确诊时已处于

  • 老年人容易发生癌症的原因有哪些

    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患癌症,只是随着人年龄增长愈易患癌。一般40岁以上最容易患癌。专家指出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其一,发生癌症之前存在一个时间较大的潜伏期。致癌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并不是马上就会发病,往往要经过15-30年的致癌潜伏期。一般为2

  • 胃癌术后饮食注意事项

    大部份胃癌病人手术切除后仍可继续享受正常生活,一般来说,饮食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胃癌切除术后,使部分病人不能保持原有体重,由于创伤或不能正常进食,使体内蛋白质,脂肪等消耗,致使体重下降,还可发生一些维生素缺乏病及胃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在胃癌

  • 中医辨证治疗胃癌

    中医辨证治疗胃癌的方法是什么,我国是胃癌大国,所以每年都会有数万人因为不同的因素而患上胃癌,又有数万人因治疗方法不当或者是治疗不及时走向死亡。专家说:因为患者年龄、病情、症状等各方面都有不同,所以患者患者不要盲目的用药治疗,一定要辩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