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藏医药发展需加深文化认同

藏医药发展需加深文化认同

在中国新近公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藏医药作为民族医药的一个重要门类入选。对这种已经在雪域高原流传了1300多年的藏民族文化瑰宝而言,无疑是莫大的鼓舞。但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环境中,藏医药如何在竞争中壮大发展,正引起藏族智者的思考。"海峡两岸记者青藏行"联合采访团抵达林芝采访时,记者采访了林芝奇正藏药厂厂长才让扎西。

藏医药是世界医药瑰宝

扎西已经在藏医药领域工作多年,他带领记者参观了他们藏药厂的展览室。展览室内悬挂的80幅唐卡讲述了藏医药的精要。

"这三幅唐卡是藏医关于病理、诊断和治疗的树形图",扎西指着墙上的唐卡说,藏医先辈们用树形图表示医药理论,既精确又简单,比现代西医要早很多年。

扎西说这还不是最神奇的。他展示的另外一幅唐卡上,绘有人体受精卵的发育过程。"这个过程被分为七个阶段,包括受精卵形成到胚胎发育,都非常详细准确。"扎西说,这幅"人体胚胎发育图"大约绘制于1000年前,是藏医创始人宇托?元旦贡布在1300年前文字记载了藏医关于人体胚胎发育知识后,其后继者根据文字绘制的。而在1000年前,全世界还没有显微镜。而后来西医用显微镜观察的结果,与藏医在1000多年前的分析基本相同。

"做现代藏医药"

尽管如此,扎西对于藏医药的发展还是有很多忧虑。

"藏医药要发展,就要走市场化的道路,这要求藏医药本身要改革",扎西解释说,藏医药在治疗心脑血管病、脑溢血后遗症、偏瘫等疾病时,有独特作用,但藏医药大丸剂的成药不符合其他民族的服药习惯,不符合市场化的要求,制约了藏医药发展。

"要做现代藏医药,首先藏医药自身要改变,最直接的是要改变剂型。"扎西表示,藏医药的市场是全世界,世界上大多数民族习惯服用胶囊、颗粒等剂型,藏医药大丸剂的传统需要改变。

"文化差异有时造成对藏医药的误解"

实际上,藏医药的发展还不仅仅是剂型改变。"藏医药产生于西藏,不同的文化造成对藏医药不同的认知。"扎西告诉记者:"这种文化差异有时带来某些误解。比如有人说藏医药用矿物入药。"

扎西说,金银铜铁都是矿物,直接入药是要出人命的。藏医用祖传的蒸、煮等特殊的炮制方法,可以把矿物中的有害物质去掉,留存有效成分,这样才能保证安全使用,而不是说直接用矿物入药。

实际上,这种因文化差异而造成对藏医药的误解还有很多。扎西表示,文化认知的差异是藏医药发展另外一个瓶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比单纯改变藏医药剂型更多一点的时间。

好在青藏铁路通车了。藏文化和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会越来越密切,国际认同的科学概念及表述,会使彼此认知也越来越深入,扎西相信,未来藏医药,只要努力,便会有发展。

猜你喜欢

  • 中药太苦可以加糖吗

    中药太苦加点糖?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很多儿童还是忍不住那个苦味,喝几口就吐掉。因此很多妈妈在给孩子煎煮中药时,怕味太苦会在汤里放很多白糖。其实主要是不能甜蜜蜜的,因为使用蔗糖有一定的禁忌范围,对于正在服用化湿理气的中药时,加糖反而会对

  • 药引子起什么作用

    因为我们中医治病讲究六经辩证,对某些经络有问题的疾病,我们可以使一些引经药物,使得这个药物达到我们针对的经络效果更好一点。一般的老中医开化药药引,大枣啊,生姜,还有葱白。这个生姜呢,主要是一个可以佐治我们的方子中的寒凉的药物啊。大枣呢,其实

  • 手脚冰凉吃什么食物调理

    姜是我们生活中的常用调味剂,殊不知姜对于手脚冰凉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如果你手脚容易凉,不妨在做菜煲汤的时候多放点生姜,也可以用生姜煮水,如果没有糖尿病的话,还可以放些红糖与生姜一起煮,经常饮用可以起到缓解手脚冰凉的作用。还可以采用生姜1两+

  • 有湿气的几种症状

    一、脚气频发,体内湿气太重的时候,湿气容易聚集在身体的下部,湿气重的时候,体内的湿邪就常沿着经络下至足底的部位,从而引起脚气病。二、便溏如水,湿气重的人大便的形态一般都不正常,夹带一些没有消化的食物,有的烂软如泥,气味腥臭,排便不爽,容易粘

  • 空腹吃水果有什么危害

    空腹吃水果伤胃?很多家长不让孩子空腹吃水果,感觉空腹吃水果会伤胃。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水果容易消化,而且含有的果糖基本都偏中性,空腹吃也不会伤胃。但是要注意,空腹吃水果不要吃太多,也不要吃太凉的,这样可能会伤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