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防暑措施莫过度

防暑措施莫过度

人们在夏天对付酷暑高温,各有高招。可有些措施却是人们过激的做法,它可能使人在享受暂时惬意之后损害健康。对付酷暑高温一定要措施恰当,请注意以下六个“莫过”:

空调莫过凉

许多人家在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值设定太低,并使居室保持恒温或准恒温状态。医疗气象学家通过试验发现,不断调节居室温度,可以使人的生理体温调节机制处于“紧张状态”,从而逐渐适应温度的较大变化,提高人的自我保护能力,不至于经常感冒或患其它疾病。使用空调正确的做法是:整个居室的温度应在25℃~29℃之间不断变换,才对身体健康有利。

衣服莫过少

暴晒之下,总能看见一些打赤膊的人,他们认为衣服穿得越少越凉快。保健专家指出,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赤膊只能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才能通过增加皮肤的辐射、传导散热起到降温的作用。而盛夏酷暑之日,最高气温一般都接近或超过37℃,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而夏季赤膊会感觉更热。越是暑热难熬之时,越不应赤膊。

墨镜莫过黑

夏季烈日炎炎,太阳镜成了许多人不可或缺的出门行头。许多人认为太阳镜颜色越深越能保护眼睛,其实,镜片颜色过深严重影响能见度,眼睛会因看东西吃力而受到损伤。太阳镜片以能穿过30%的可见光线、灰色和绿色为最佳,这样,不但可抵御紫外线照射,而且视物清晰度最佳,透视外界物体颜色变化也最小。

啤酒莫过量

大汗淋漓时,喝一扎冰镇啤酒,会感到沁心入脾的凉爽,有的人认为这样可解暑。实际上,夏天人体出汗较多,能量消耗也大,易疲乏。如果再不断地喝啤酒,由酒精造成的“热乎乎”的感觉会不断持续,口渴出汗现象将更加厉害。这不仅达不到解暑的目的,反而会降低人的思维能力和工作效率。所以,饮啤酒也要适量,不能把啤酒当饮料喝。

降温莫过快

大汗淋漓时,到风扇前掀开衣服猛吹。或拧开水龙头,让冷水直冲而下,实现“快速降温”。多数人都认为这样爽心,殊不知,这种快速冷却的方式,常常会“快活一时,难受几天”。因为夏季人们外出活动时吸收了大量的热量,人体肌肤的毛孔都处于张开的状态,而快速降温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使得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体内,从而易引起各种疾病。

喝水莫过量

喝水少了不行,但过量饮水也会引起中毒。尤其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大量出汗之后,体内的钠盐等电解质也随之丢失,如果此时大量饮用白开水而未补足盐分,就会发生水中毒。血液中水分过多,氯化钠浓度下降,出现稀释性低血钠,病人会出现全身肌肉疼痛和痉挛。其中尤以脑细胞反应最快,一旦脑细胞水肿,颅内的压力就会增高,导致头昏脑涨、头痛、呕吐、乏力、视力模糊、嗜睡、呼吸减慢、心律减速,严重时则产生昏迷、抽搐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喝水时最好放点盐。

猜你喜欢

  • 扶阳复阴治虚痞

    潘树和 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伤寒论》曰:“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痞即闭塞不通,心下(胃脘部)有堵塞不适之感。《景岳全书·痞满》:“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所以痞满一证,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

  • 贮存好 防霉变——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7)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要长期服用,膏方的包装储存直接影响膏方的疗效。如果膏方贮存不当,服膏时就会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为了使膏方在服用期间保质而充分发挥药力以达到调补的目的,膏方的存放方法至关重要。在膏方制作后,首先让其充分冷却,才可加

  • “邪不可干”亦须避之有时

    刘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1年10月21日《中国中医药报》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文,笔者认为,从养生学角度,强调扶正气的重要性是可以的,但是从《内经》原意来看,“正气存内”仅是“邪不可干”的基础之一。我们应当以《内经》天人合一的思想为

  • 面瘫十二针治面瘫

    孙亚威 江苏省新沂市中医院满某,女,22岁,送货员。9月12日初诊。主诉:左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不适,说话时自觉下唇变厚5天。患者曾于7岁时得过面瘫治愈。5天前送货下乡,夜归着凉,晨起刷牙漱口发觉口角漏水,遂来我科要求针灸治疗。查:左额纹消失

  • 新生儿硬化病中医诊疗技术

    新生儿硬化病系新生儿指以皮肤皮下脂肪组织硬化、水肿为特点,同时伴有体温不升,反应低下,拒乳,以及全身各系统功能低下或受到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是新生儿期特有的一种严重疾病。病因主要与寒冷、感染、窒息,早产等多种病理因素有关。本病多发生于寒冷的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