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正确看待“天人相应”

正确看待“天人相应”

杨光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天人相应”是近几年的“热”词,其具体含义和内容因语境不同而不同。比如在社会学和哲学语境中,它主要是哲学概念。在中医文化的语境中,对“天人相应”也有不同理解。近年报刊所见,就有天人相应“是中医的基本特征”、“是中医理论的基础”、“是中医养生理论基石”等不同说法。笔者认为,天人相应从根上说,是一种方法,是古代医家认识疾病、研究疾病、对抗疾病的方法。当然,有什么样的方法,即会形成什么样的理论,即会显示相应的特色。

试想在古代医学尚未形成时期,没有理论、没有著作、更没有什么仪器,最多只有口头相传的“经验”,人们对自身的不解之谜,很自然地要从周围环境中寻找答案。天圆地方,所以人“头圆脚方”;大地河流纵横,对应人有经络血脉;天有春秋四季,人就有生老病死。天气风调雨顺,作物丰收,人也舒服;天气反常,疾病多发,就有千般灾难。经过多少代人的“历史记忆”,粗浅直观的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著述记载于《内经》等著作中,即是我们所称的“天人相应”理论,如:“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而人亦应之”。应注意的是,“天”的概念不止包含天象、天气、气候等,也包含了“地”和我们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既包含直接的“象”,也包含“象”后面所蕴含的“道”——变化的规律,用古人的话讲,既有“形而下”的,也有“形而上”的。

中医的“天人相应”,就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和治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在对疾病的认识上,首先从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寻找病因并分析疾病性质:久居湿地、天气炎热,脚烂脚痒,想到“湿热生虫”;沐风栉雨、雪露寒霜,关节疼痛变形,想到“风寒湿”邪侵入骨节。诊脉,要考虑四季的不同,如“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在治疗上,火可化冰,人有寒冷感觉的疾病就借助火热,使用可使人产生温热感的治法和药物,如灸或热饮,反之亦然。在药物取材上,植物生长在冬季或冰雪中,通常认为可以祛寒,如雪莲;人参、首乌长成了人形,认为其大有益于人体;血液色红,就认为红色的东西可以入血,如丹参、鸡血藤。自然界阳气有盛衰变化,人体气血与相应,所以针刺要讲究时辰,就有了子午流注……在养生上,更要顺应自然,春夏阳气升发旺盛、秋冬阳气内敛闭藏,所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气候反常,要特别注意预防疾病,“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讲究起居要依据季节变化,或“无厌于日”,或“必待日光”。

今天我们对人体的奥秘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比古人更正确更深刻的认识,但“天人相应”仍具有其生命力和现实意义,顺应自然、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领域的认可和运用。但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运用“天人相应”也应该注意实事求是。一是要验证于临床,以有无实效为标准。《温病条辨》曰:“凡夏日所生之物皆可去暑,尤以扁豆花为最”,夏日之荷叶、藿香等确可祛暑,但大部分植物药都生于夏日,并非“皆可祛暑”,如麻黄、细辛、淫羊藿等。二是不可迷信,如:肉苁蓉外形如阳物,功能确可补肾助阳,但不能说所有外形如此的东西都能补阳,如过去有不孕者去拜棒槌山,就是迷信了。不久前,网上有人说“日食导致股市大跌”,其所依据的理论即是“天人相应”,真是谬论。但愿我们中医界不要如此“天人相应”。

猜你喜欢

  • 冬病夏治主要针对哪类疾病

    有些疾病适合在夏天治疗,因为夏天阳气比较旺盛,人体也与四时相应,人体的阳气也被激发出来,在这个时节适合有一些冬天易发的疾病,在这个时候治疗。第一个就是咳喘类疾病,很多病人一到入冬或者入秋的时候,就出现肺气的一些症状,比如说咳嗽,喘促,甚至哮

  • 血糖高中医怎么调理

    糖尿病在我们中医把它叫做消渴,本质上来讲这是以阴虚为主的一系列并发症,那么有肺阴虚,胃阴虚,肾阴虚等等,那么总的来说是以气阴两虚为主的这么一系列的症状表现。那有些病人服用了很多降糖药,或者已经开始扎胰岛素了,但是这个血糖始终呢降得不是很理想

  • 知柏地黄丸适合什么样的人吃

    知百地黄丸呢,出自于清代的《医宗金鉴》是在六味地黄汤的基础之上加了知母和黄柏,经常呢用于治疗肾病,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男性的遗精,早泄,不育症等,这些疾病会表现为潮热,颧红,口干,烦躁以及失眠盗汗等阴虚火旺的人群。

  • 黄芪提高免疫力吗

    黄芪能够增强免疫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有很多这样的研究,所以很多人用它来泡水代茶,去预防治疗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反复的感冒,哮喘以及慢性胃炎等等。但是大家在使用的时候呢,把握好它的适应症很关键,凡是由于脾肺气虚而出现气短,乏力,自汗

  • 补中益气丸适合人群

    为什么说补中益气丸是办公室人群的常备药?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压力,过度的用脑和经常熬夜,很多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食欲下降,懒言啊,甚至于肛门下坠啊这些症状,这是中气耗伤的表现。而补中益气丸当中的白术、柴胡、人参、黄芪等这些药呢,可以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