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新生儿药代动力学特点

新生儿药代动力学特点

新生儿的身体和器官功能在生理、生化和酶的活性等方面,与成年人有明显的差异。新生儿用药后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动力学方面也有一定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胃内pH值影响吸收效果

新生儿胃内pH值较成年人相比略呈碱性,且胃肠排空速度较慢。一些在酸性环境下不稳定的药物如青霉素G、红霉素等,新生儿口服有较好的吸收效果。而在酸性环境下易被吸收或本来具有活性的药物,如胃蛋白酶、乳酶生、铁剂等,新生儿口服药物疗效会下降,需同时服用酸性制剂。

药物的体内分布

药物在新生儿体内受到机体脂肪量和水分、血浆白蛋白及血脑屏障的影响而分布不同。

新生儿机体的脂肪量较少,随月龄增长而增加。新生儿机体内水分含量最高,约为77%,细胞外液为45%。新生儿体内水分和脂肪量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水溶性大的药物的分布。无机盐类、青霉素类、头孢类和维生素C等水溶性大的药物,在新生儿体液中分布量相对较多,在器官组织中的分布相对较少。一些脂溶性高的药物如蛋白、脂肪、脂溶性维生素等,因为脂肪量少,其生物半衰期缩短。新生儿细胞外液中水分含量较大,可导致菊淀粉、蔗糖、硫代硫酸盐和溴化物等药物向细胞外液内流动。但当新生儿脱水时,药物分布会过多转向细胞内液。

新生儿血浆中的白蛋白相对低下,血中结合型的药物相对减少,而游离型的药物相对增多。一些药物,如青霉素类、磺胺类、水杨酸类、维生素C等,由于机体提供可结合的白蛋白较少,可相对地增加游离型药物的浓度,容易引起过量药物的反应。

新生儿的血脑屏障还不完善,药物容易通过。成年人的血脑屏障只允许未解离型脂溶性大的药物通过,而新生儿可让一些水溶性大的药物如青霉素类,先锋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巴比妥类、水杨酸类等也比较容易通过。

肝脏影响药物代谢

药物代谢功能的强弱由肝脏大小和肝微粒体酶系代谢能力所决定。新生儿的肝脏占体重的比值最大,但新生儿肝内微粒体酶系尚不成熟,药物代谢能力相对较弱。到幼儿期,由于肝内微粒体酶系的迅速成熟,且肝脏占体重的比值仍然较大,药物代谢的功能则较强。

肾脏排泄力弱

新生儿的肾脏处于发育阶段,药物排泄能力较弱,同时由于新生儿药物代谢能力较弱,使大部分药物以原型排出(大多可再吸收),容易造成蓄积。如不能调整剂量和给药次数,就容易产生毒性反应。有人研究头孢呋辛的药物动力学,给新生儿静脉滴注头孢呋辛,其药物半衰期由成人的1.16~1.50小时延长至(3.70±0.37)小时,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延长了3倍。如果将给药次数由每天的3~4次,改为每天2次,减少给药次数,则既保证了药效不减,也减少了毒副作用的发生。

新生儿是一组特殊的群体,对药物的反应与年长儿和成年人差异很大,且新生儿之间亦有很大个体差异。对新生儿用药应加强用药监测,有条件的可进行治疗血药浓度和中毒血药浓度的监测。

猜你喜欢

  • 肝癌癌前病变的预防和治疗

    癌症的发生一般经过启动、促进和演进三个阶段。而癌前病变是指一类具有癌变倾向,但不一定演变成癌的病变。目前肝癌的癌前病变有肝细胞不典型增生、腺瘤样增生和肝硬化。肝癌存在典型的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肝硬化癌变的预防首先应限制自己的酒量,不

  • 预防肝癌,了解肝脏病变的三种情况

    我们都知道,肝癌一直素有“癌症之王”的称号。其实,肝癌仅仅是肝病大家族当中的一种,其他还有脂肪肝、酒精肝、药物肝、甲肝、乙肝、肝硬化、肝腹水等等,看着这一串跟肝有关的疾病,你会不会感到心惊肉跳、毛骨悚然呢,我们在惊恐之后的当务之急还是想想如

  • 肝癌术后康复要多吃哪些食物

    肝癌术后康复食物1、菌类食物:如木耳,香菇,冬虫夏草,猴头菇,灰树花,巴西蘑菇,平菇,灵芝,银耳等食物应该对肿瘤患者特别有益。灵芝香菇木耳等药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现代科学分析,食用菌含有多糖,可增加酶腺细胞功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增强免疫

  • 肝癌晚期不能吃哪些东西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很大的伤害,同时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及时预防肝癌这种疾病,一旦患病及时治疗,在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合理饮食。下面就由专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这种疾病。肝癌晚

  • 原发性肝癌的食疗养生

    1、斑番烧鸡蛋组成:斑蝥2只,鸡蛋1只。用法:鸡蛋打一小孔,纳人斑蝥(去头、足)棉纸封之,文火烧熟,去斑蝥,吃鸡蛋。2、田七末藕汁炖鸡蛋组成:田七2~3克,藕汁30ml,新鲜鸡蛋1只。用法:将鸡蛋去壳,打人碗中搅拌,加人藕汁(用新鲜藕洗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