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质疑中药性能理论

质疑中药性能理论

张养生 陕西中医学院

中药性能理论是中药学理论的核心内容部分,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补泻、升降浮沉和毒性等方面。从《内经》以前的感性认识到现代中药学理论的形成过程,均遵从这些理论的正确性。然而,笔者通过对《中药学》教材有关内容的统计分析却发现:中药性能的一些方面,存在有不同程度的不系统性、不正确性,甚或是错误现象。

五味对位归经“对”不上

五味配五脏并归五脏的具体内容是: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而统计结果却不全然:62味苦味药物,归心经者仅为25.81%,归肝经者却为56.45%;62味辛味药物,归肺经者45.16%,归脾经者48.38%;70味甘味药物,归脾经者仅为21.43%,归肺经者为40.00%;22味咸味药物,归肾经者仅为9.09%,而归肝经者却为68.18%。说明归经理论有其正确性的一面,但“五味对位归经”的认识基本不能成立,或者是关于味的认识本身存在着一定错误性。

咸味的作用特征须重新研究

五味作用特征的认识,已经较为稳定、成熟,并被作为中药学理论广泛应用,但实际作用趋势却不完全相同:62味辛味药物具有“行”、“散”功能作用者为45味,比例为72.58%;62味苦味药物具有“通泄”、“燥湿”作用者为47味,比例为75.81%;70味甘味药物具有“补益”、“缓急调和”作用者为34味,比例为48.57%;22味咸味药物具有“软坚泻下”作用者为6味,比例为27.27%。说明五味作用特征的认识基本正确,但“咸味”的作用特征必须重新研究。

中药中的多味性药物也比较多,它们在味度上的差异性及其与植物的天然属性和存活属性的关系,味的厚薄与炮制和存贮的关系、与温度和水质的关系等,目前尚无系统性研究成果,更没有引入中药学理论之中。

中药毒性理论研究滞后

中药毒性理论同四气五味一样,已经成为指导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我们应该在前人经验认识的基础上进行验证、确定和测定,进一步认识中药致毒现象、致毒原理和致毒方式以及致毒以后的解毒方式。但是中药学教材中17味小毒、28味常毒和8味大毒药物,仅仅在“性味归经”一项中介绍“有毒”而已,有名的“十八反”、“十九畏”经验也没有最新研究成果。如此初级的理论现象与研究态度,很难适应21世纪人们对知识掌握与运用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中药学的科学性及其水平状况。

“四气”之名不确切

四气即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能够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而在各论的中药性能内容中,却出现了大热、热性、温性、微温、平性、凉性、微寒、寒性、大寒等9个方面,它们分别占到422味正药(不含附药)的比例为0.24%、3.32%、26.07%、6.14%、21.33%、3.79%、13.03%、25.36%、0.17%,此种现象显然与“四气”的概念不相符合。因为温与热、寒与凉是性质相同仅程度有所差异的两个气,且热性和凉性的比例均很低,但都作为一气而被定位,而平性药已经达到21.33的比例,与温性的26.07和寒性的25.36非常接近。所以,至少应该把“平性”列为一气,即“五气”。

笔者认为,中药学作为一门学科,应该具有严谨性和系统性。加强对中药“性能”理论的研究迫在眉睫。

猜你喜欢

  • 新生儿硬化病中医诊疗技术

    新生儿硬化病系新生儿指以皮肤皮下脂肪组织硬化、水肿为特点,同时伴有体温不升,反应低下,拒乳,以及全身各系统功能低下或受到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是新生儿期特有的一种严重疾病。病因主要与寒冷、感染、窒息,早产等多种病理因素有关。本病多发生于寒冷的冬

  • 鹿茸益胃散治疗消化性溃疡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炙黄芪20克,茯苓20克,木香15克,槟榔15克,干姜9克,焦白术20克,当归25克,砂仁18克,石斛20克,黄连9克,炙甘草9克,党参20克,炒杜仲15克,苏梗15克,青蒿15克,鹿茸9克,山药25克,

  • 急性脊髓炎中医适宜技术

    急性脊髓炎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导致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多发生在感染之后,炎症常累及几个脊髓节段的灰白质及其周围的脊膜,并以胸髓最易受侵。本病有三大临床特点:病损水平以下的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

  • 温中降逆治干呕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刘某,女,32岁。2009年7月9日初诊。半月来,经常恶心,吐涎沫,经医院诊断为神经性呕吐,服中西药未果。观其精神萎顿,面黄,就诊中干呕连连。舌淡,苔白,六脉沉细。治以温中和胃,降逆止呕。立方半夏干姜散:半夏10克

  • 详医嘱 服法当——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6)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制备,“开路药”已服,脾胃功能得调,即可服用膏方。服膏调养当要遵医服用,如果医嘱不详、服法不当,膏方的疗效也会大打折扣。服用膏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服膏季节 一般来说,服用膏方多在冬至即“一九”开始,至“九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