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评论:应停止对中医的西医化改造

评论:应停止对中医的西医化改造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针对网上有人征集取消中医的签名活动表示,卫生部坚决反对这样的言论和做法。他认为,这是对历史的无知,也是对现实生活中中医药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无知和抹煞。(新闻来源:10月10日中国新闻网)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健康祛病之本,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发展、繁衍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医可谓居功至伟;时至今日,中医仍然以其特有的对人体宏观机理以及人体与自然关系的把握,与注重微观与技术的西医互为表里,发挥着西医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笔者对卫生部发言人的此番表态,深以为然。

但在肯定这一点的同时,笔者也不得不遗憾地指出:中医之所以沦落到今天这样的境地,以至于公然有人要求将其取消,恰恰是由于我们在中医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不合理政策和措施的结果!概括地说就用管理西医的方式来管理中医,用培养西医的方式培养中医,将中医“西医化”。

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医和西医各自孕育于两个完全异质的文明系统,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和哲学背景,因此也有着完全不同的发展和变化规律,用任何一方改造另一方的结果,就必然会导致另一方的消亡。这其中的利害,可以用庄子在《应帝篇》中的一个故事来作比喻:“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用西医改造中医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庸医的大量增加和良医的急剧减少。因为中医需要靠师传,即需要在师傅指导下的长期实践来积累经验,才能够学会针对不同病人的不同情况,辨证施治。而现今的中医高等教育,由于学步西医的原因,只能教给学生一点脱离实践的书本知识,根本无法传承中医,学中医毕业的大学生不会用中医方法给人治病,甚至自己就不相信中医的大有人在。有学者统计,解放初年全国大约有良医5000名左右,到现在只剩下500名左右。而庸医误人,更降低了中医的声誉。

而更加令人费解的是,按照卫生部颁布的《执业医师法》,那些没有学历、不懂得外语、却长期行医、声望卓著的中医师,却得不到营业资格--这使中医的生存危机变得更加严重。如果这一趋势不能及时被扭转,即使无须别人签名呼吁,中医的毁灭也将仅仅是时间问题。

那么究竟怎样做才能让中医起死回生呢?关键并不在卫生部如何表态,而在于我们能不能下决心果断地停止对中医的西医化改造,给中医留下一个按照自己的特殊规律发展的空间。

可以考虑成立国家中医部,赋予中医独立的行政权、教育权及适合其自身发展的政策和环境,使中医药学能够摆脱西医的控制和干扰。如果能够做到这些,再假以时日,则中医的起死回生、重现生机也是完全可能,而这也将成为中国对人类健康事业的一个巨大贡献。

猜你喜欢

  • 更年期脾气为什么暴躁

    我们正常的是肝肾气血充盈呢,到更年期时候,气血亏虚,肝肾亏虚的话,就肝脉不足,会导致这个肝经有淤堵的情况,就脾气比较大,就这个肝主疏泄的功能得到了破坏。

  • 人睡三觉命比纸薄是什么意思

    一、带气睡觉。中医认为,过度生气会导致体内气血紊乱,造成气机淤积,身体气血一旦失调,健康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在睡前心情要尽量保持平和。二、懒觉。中医认为久卧伤肝,尤其早上是阳气生发的时候,这个时候睡懒觉对健康是不利的。三、饭后立即睡觉容易加重

  • 红豆和赤小豆的区别和功效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人会把红豆和赤小豆弄混,其实这两种豆子还是有区别的,无论从外形还是功效上,两者都不太一样。红豆圆而大,常常用作食材,具有化湿补脾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比较实用。而赤小豆扁而小,常用于入药,具有利湿消肿,清热退黄的功效,

  • 罗汉果的功效与作用

    罗汉果大家应该都熟悉,它具有清肺利咽,化痰止咳,润肠通便的功效,所以有些人咳嗽,咽痛或者便秘死都习惯用它来泡水喝。但我们要注意,罗汉果味甘性凉,对于脾胃虚寒者并不适合使用,大家一定要记住。

  • 虚胖是指哪里虚

    中医认为,肥胖都是由脾虚所导致的,脾胃虚弱会导致身体水湿运化和排泄能力下降,湿气重便由此而来。而湿气重的人大多偏好重口味,肥腻食物吃多了又反过来造成身体痰湿过重,从而发胖。不仅如此,湿气重还会加重身体运化不畅,体内废物损失无法排出,就容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