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阴阳两虚应该怎么补?中医来告诉你!

阴阳两虚应该怎么补?中医来告诉你!

所谓的阴阳两虚就是你既有阴虚的症状,同时又有阳虚的症状。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患者来看诊,他说自己在冬天的时候感觉特别的怕冷,穿的比别人就是特别厚,总是感觉自己后背凉,腰凉,腿凉,脚凉,甚至是屁股都是凉的,就是穿得再多都感觉不到热乎,有一种就是像从骨头里出来的那种寒冷。但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呢,他的手脚心确实感觉特别热,甚至热得发烫都得放到被子外面,不放在被子外面呢,都睡不好觉。这个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从中医的角度来讲,白天属阳,为什么还会怕冷呢?就是因为他的阳气不足了,所以白天阳气不能够温暖身体,才会怕冷。那晚上呢,属于阴,为什么你的手脚心还会发热呢?是因为白天阳气在外,晚上的时候阳气入阴了,因为他有阴虚,所以说晚上阳气入阴以后,他的阴更虚了,他就会身体产生燥热,甚至会出现盗汗的表现,这个时候患者就会出现这个手脚心热,感觉自己要把手脚印放到外面,但是放到外面呢,他还会觉得冷,就是这样一个反反复复,一会儿放到外面,一会儿放到被里边的一种情况。说到这个阴阳两虚了。

说治疗呢,就是一般来说补阴药,补阳药同时用,这是一种方法,但是我们在治疗的时候,往往还是决定先补阴还是先补阳。针对阴阳两虚的问题啊,大家一定要知道,一般都是要先补阴,因为补阳以后呢,阳会伤阴,补阴呢,要补缓一些,在补阴当中呢,会加以两味补阳的药物,这样就会有利于阴气的生成,同时呢,阳得阴助,还能够升阳,也就是说通过补阴,阴中求阳的方法,达到一个阴阳双补的目的。好了,今天呢,关于阴阳两虚呢,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

猜你喜欢

  • 黄芩、黄连、黄柏三药

    三黄,即黄芩、黄连、黄柏,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燥湿药。三者均有苦寒之味,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三者常相互配合,以提高清热解毒的力度,因此被称为三黄,因为它们都姓黄,但经过仔细研究,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黄芩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中医

  • 食用枸杞需注意事项

    枸杞应干燥、通风,避免高温,防蛀。不要吃太多的滋补品,枸杞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古枸杞比较合适;如果想到治疗效果,最好每天吃30克左右。过黄过度熏制可使枸杞明亮,外观鲜红,但对人体有害,购买时应注意不要简单地注意

  • 食用山药应注意

    山药多用于解渴(糖尿病)和虚劳咳嗽。炒后食用可治疗脾胃不足和肾气不足。但有湿热实邪者(如大便粘滞不爽、小便短赤不利、舌苔黄腻等)不宜多服;山药有收涩作用,大便干结者不宜食用;山药淀粉酶不耐高热,不宜长时间煎炸;不要一起吃山药和甘遂,也不要和

  • 高血压-按摩3个穴位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临床上多采用西药治疗。虽然降压效果快,但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对于高血压患者,试着按摩穴位来帮助降压。以下是三个降压效果好的穴位。百会穴百会穴具有平肝潜阳、镇肝熄风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按摩百会穴可以调节微血管的收

  • 清湿热、清血热、清肝火、降心火

    一.野菊花是深黄色的管状花,质轻,气香,性苦寒。入心去心火,防血压高,增加心脏负担,伤心,消除心烦。心在舌头上开悟,心火一下降,也能去除口干舌燥。所有的痛痒都属于心脏,故野菊花还可以去除疖痈、喉咙痛、止痒等。入肝去肝火,防肝阳上亢引起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