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结肠的溃疡性炎症为特性的慢性疾病,简称“溃疡性结肠炎”。起病多缓慢,病情轻重不一,腹泻是主要的症状,排出脓血便、粘液血便或血便,常伴里急后重,有腹痛→便意→排便→缓解的特点。腹痛一般多为隐痛或绞痛,常位于左下腹或小腹。其他胃肠表现有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及肝大等;左下腹可有压痛,有时能触及痉挛的结肠。常见的全身症状有消瘦、乏力、发热、贫血等。有少部分病人在慢性的病程中,病情突然恶化或初次发病就呈暴发性,表现严重腹泻,每日10-30次,排出含血、脓,粘液的粪便,并有高热、呕吐、心动过速、衰竭、失水、电解质紊乱、神志昏迷甚至结肠穿孔,不及时治疗可以造成死亡。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不明,但可能与肠道细菌或病毒感染、精神刺激和神经过敏、食物过敏,自体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

本病诊断主要依据慢性腹泻反复发作,排粘液、脓、血样大便,但反复检查未发现特异性病原体,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肠粘膜充血、水肿,接触时易出血,有的有明显的炎症及渗血,并可见多个边缘不规则、大小深浅不同的溃疡,表面有带黄白色或带血的渗出物,晚期可见肠腔狭窄、假息肉等。活体组织检查为非特异性炎症变化或纤维瘤痕。X线钡剂灌肠检查可见结肠粘膜变形,结肠袋形消失,结肠缩短,甚至管腔狭窄,直肠或降结肠下部可见假息肉形成的充盈缺损。

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用抗菌药物、免疫抑制药物和对症治疗等方法,有时可使病情缓解,但对病史较长、反复发作的溃疡性结肠炎效果不佳,对内科治疗无效或病变广泛的病例,则考虑施行回肠造痿术及结肠切除术。

本病在中医临床中多属于“泄泻”、“痢疾”的范畴。祖国医学认为,脾失健运,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或感受外邪,损伤脾胃,酿生湿热,均可导致湿热蕴结大肠,肠道气血凝滞,壅而生脓,腑气传导逆乱,故见腹痛,腹泻,便下粘液、脓血等症。如因情志不畅,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脾,导致肝脾不和,也可腹痛腹泻。若病情迁延日久,导致脾胃虚弱,或脾病及肾,脾肾阳虚,则经常腹痛溏泄或五更泄泻。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79例,痊愈(症状全部消失,大便成形,次数正常,大便化验检查无黏液及潜血,随访1年以上未复发)66例,占83%;基本治愈(症状基本消失,大便化验正常,肠镜检查有轻度充血,无糜烂及溃疡)10例,占13%;好转(腹痛、黏液消失,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大便呈糊状,无黏液及潜血)3例,占4%。平均用药29.5剂。

猜你喜欢

  • 中药火麻仁功效又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中药很多都是草木的根茎等,也有很多是化学合成的物质,但还有一种,就是植物的种子,比如说火麻仁,火麻仁,中药名,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本品呈卵圆形,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有微细的白色或棕色网纹,两边有

  • 了解火麻仁种子是什么

    火麻仁这个可能大多数人都不是特别清楚它,那么应该熟悉它的兄弟叫做人人喊打,容易上瘾的大麻,是不是说的有点可怕,它其实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别名又叫大麻仁、火麻、线麻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后为火麻仁,火麻仁味甘,性平,

  • 乌柏根的皮到底是什么呢?

    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作用,就像某样东西上的不同部位,它们的作用可能不同,像乌柏根的皮,乌柏苦、微温、有小毒,有杀虫、解毒、利尿、通便的功用,而乌柏根的皮用于水肿胀满,有泻下逐水的功效,对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用之有消除腹水功效,所以也有用乌柏根

  • 京大戟和红大戟的区别?

    家里老人几乎都有风湿病,每年都会帮他们买不少可以减少风湿疼痛的药,吃的药丸,贴的膏药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药,每次去中药店选配药材时,中医们往往会加入一种叫红大戟或者京大戟的药草,这2种药材的主治功能相近,只是其配药量上面会有一定的差异,京大戟有

  • 红大戟的别名又叫什么?

    看中医药书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个词,红大戟;本是无异,却逐渐被这图文并茂的野草野花吸引,其中,有一种植物,红色茎,绿色的叶片,深绿的老叶上拖着浅绿的新芽,颜色过渡的倒是别致,它是红大戟,不仅外表红色,折断的茎里也是红褐色,又因为根部长得像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