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春天注重呵护肾脏

春天注重呵护肾脏

冬去春来,在大自然萌发生机之际,是外感疾病好发之时,也是旧病复发之季,其中肾脏疾患尤为突出。这个季节,冷暖交替,上呼吸道感染极易流行。医学统计,引发急性肾炎的病因中,上呼吸道感染约占60%-70%;临床证明:肾炎、肾病过程中,感冒是使血尿、蛋白尿反复出现与加重的重要诱因;感冒对于肾衰患者是一个极为沉重的打击,它可使肾衰的程度加重乃至尿毒症,并诱发心力衰竭而病危。同时肾病患者由于抵抗力不足,也极易感冒,如此恶性循环,致使肾脏疾患迁延难愈甚至逐渐加重,进而危亡。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排泄器官,它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等的重吸收及分泌作用将人体代谢的有毒废物以尿液的方式排出,以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肾脏有内分泌机能,生成一些激素;还参与人体的免疫功能、造血机制,可见肾脏是人体极其重要的生命器官。肾脏一旦受损则病症复杂多变,缠绵难愈;肾功能不全则严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所以保护肾脏是人生保健、防治的一大主题。冬春季节预防感冒等外感疾病的发生,对保护肾脏及其他脏器和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中医学最讲究人体的养生保健。提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而“病安从来”的医学思想和具体方法。指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致使“欲竭其精,耗散其真”的不良后果,明确了保护人体真精元气为务的重要性,否则百病丛生。肾脏疾病更应遵循。总之,在冬末春初之季,注意调摄,加强防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首先是增强体质,增加抵抗力,是预防一切疾患的根本原则。每日进行适当的活动锻炼,呼吸新鲜空气;保持环境和个人卫生;随气温的冷暖增减衣服,免受风寒、潮湿,也不可过暖多汗;按时起床、按时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大小便要及时排泄,永保腑净肠清,不留废毒物质;感冒流行时,免去公共场所,防止交叉感染,必要时室内进行消毒。

2、保持良好的心态,清心寡欲,免除过度的精神刺激能起到“素甘淡泊心常泰,曾虚忧危体愈坚”的效果,消除烦恼,自得宽慰,对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是不可估量的,这一点越来越引起科学界的重视,应该汲取。

3、饮食调养对身体健康有着直接作用。要以淡素富含营养为要。定时饮食,不可过饱,也莫吸烟,节制房事等。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慢性肾衰患者在饮食上更应注意:要少吃油腻肥肉,多吃新鲜蔬菜;有水肿、高血压症状者,轻者食盐要控制在每日2克左右,重者每日限于2克以下,甚则无盐饮食;严格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视尿中蛋白的多少酌情而定,但也要满足机体的最低需求量,一般以每日20-30克为宜,特殊情况者遵医生指导,并选择优质蛋白如牛奶、鸡蛋、瘦肉等;多食富含维生素b族、c族及富含铁等食物,如动物肝、蛋黄、西红柿、胡萝卜、红薯、橘子等。

4、如出现感冒类症状如怕冷、发热、咽痛、咳嗽、出疹等及时就医;如尿中有血或泡沫、浮肿等应尽早做尿化验,争取早期治疗。原有肾病的患者更要坚持定期复查。

猜你喜欢

  • 清寒之燥案——王和伯治疗秋燥胜气病医案(1)

    编者按:王和伯(1891-1970年),海盐石泉人。17岁从师于晚清名医金子久先生,是金氏二百多弟子中的佼佼者,1912年在石泉悬壶开业,1918年即名噪乡里,声誉鹊起。1934年,迁硖石行医。1963年3月被浙江省卫生厅评定为海宁最早的“

  • 久病重病当辨奇经

    秦淑芳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奇经八脉学说自古迄今,一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内经》以来,历代医家论著虽代有疏发,但多散在而不详,一些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往往把奇经理论归属为十二经或脏腑理论的从属部分而存在,把它在理、法、方

  • 四磨汤治胃脘痛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四磨汤出自宋代严用和之《剂生方》,方精药专,由人参、槟榔、沉香、乌药四药组成,具有破滞降逆,补气扶正之功,主治正气不虚,肝气横逆,上犯肺胃所致之气逆喘息,胸膈不适,烦闷不食之证。观当今之世人,多精神压力大,或见情绪失调

  • 扶阳复阴治虚痞

    潘树和 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伤寒论》曰:“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痞即闭塞不通,心下(胃脘部)有堵塞不适之感。《景岳全书·痞满》:“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所以痞满一证,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

  • 贮存好 防霉变——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7)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要长期服用,膏方的包装储存直接影响膏方的疗效。如果膏方贮存不当,服膏时就会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为了使膏方在服用期间保质而充分发挥药力以达到调补的目的,膏方的存放方法至关重要。在膏方制作后,首先让其充分冷却,才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