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医肿瘤辩证论治规律的总结到单药

中医肿瘤辩证论治规律的总结到单药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无数医药学家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历史长河中逐步总结出来的一门实践医学,有它自身的、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诊治方法。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中医药学的全面振兴,中医肿瘤学亦得到了较快发展。从肿瘤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的探讨与整理到民间流传的单方、验方、经方的收集与临床验证,从中医肿瘤辩证论治规律的总结到单药、复方的休内外试验,从中医单一治疗到中西医有机统一的复合治疗,等等,各个研究领域无不涉及。自20世纪50年代从植物药长春花中发现了具有抗癌活性的长春碱以来,近40余年国内外对从植物中寻找新的抗癌成分的兴趣日益浓厚。据统计,目前世界各国筛选抗肿瘤植物约3000种,盖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于1955年成立国立癌症化疗服务中心,投以巨资,每年从5~15个国家接受3500~4000种植物样品进行筛选,已发1283属2591种植物中有1583种具有抗癌活性的物质。从化疗药物研究发展历史来看,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是烷化剂发展的鼎盛时期,而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是植物药、抗代谢药、抗生素类及铂类药物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其中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植物药多达近百种。其中最常用的亦近20余种。其中紫杉醇、喜树碱衍生物及维生素甲类化合物抗肿瘤的作用的证实被誉为20世纪90年代抗癌药物的三大发现。部分抗肿瘤植物的发现受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及经方、验方之启迪。因此,努力发掘传统医学治疗肿瘤的宝库将会有力推动植物、矿物、虫类中有效抗肿瘤成份的发现。

迄今为止,恶性肿瘤的发展原因并未完全阐明。现代医学认为,它涉及物理、化学、生物、遗传、激素、营养、免疫等多种因素,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正常细胞核基因的异常改变。中医学认为,外感六淫、饮食不节及七情失常、脏腑功能失调、正气亏损是形成肿瘤的主要因素;气机不利、瘀血阻滞、湿痰凝聚、毒邪内聚、正气亏虚是肿瘤发生的主要机制;气滞血瘀型、痰温凝聚型、热泪盈眶毒内结型、气血虚弱型或多种证型的复合则是临床上常见的肿瘤证型;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扶正固本是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四大基本法则。一般而言,与肿瘤相关的中医治疗大法主要有解毒驱邪、软坚散结、活血消瘀、化痰除湿、消食导滞、疏通经络、理气消胀、通腑泻热、利水消肿等治实之法,以及补益气血、养阴清热、温阳散寒、健脾益肺、和胃水中、补益肝肾等治虚之法。众多治法的合理选择必须建立在中医审证求因之基因上,只有在审因论治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准确地遗方用药。

猜你喜欢

  • 熬中药前先泡药材

    需要煎熬的中药都建议尽可能在熬之前先泡10到20分钟,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中药材因骤然受热,使其表面所含的蛋白质凝固,细胞壁变硬,从而不利于水分渗入和有效成分析出,造成药效降低。

  • 劳怯症是什么

    很多学中医的可能知道中医有个病名叫虚劳,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专门有个血痹虚劳病,喜欢中医的朋友可以回去翻一翻,虚劳就是身体很虚,常年的虚亏,五脏都虚,叫虚劳。这个劳不是指的劳动,不是指的累,而是指的身体很弱的情况下,中医叫虚劳病。那这个“怯”呢

  • 脾胃不好怎样调理效果最好

    第一怕,怕你不运动,缺乏运动几乎是现代社会打工人的一种常态问题,那么脾虚为什么要运动呢?因为我们脾在中医上来说,主四肢和肌肉,如果你的四肢和肌肉平时很少活动,那么我们的脾胃又怎么可能强壮呢?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多的运动。第二怕,怕你太压

  • 既怕冷又怕热是什么原因?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问题,阴虚简单的说就是火旺,虚火旺盛,有了虚火会有什么表现呢?最常见的就是口干口渴,平时总是爱喝水,然后就会出现潮热,盗汗,有的病人严重的时候啊,一觉醒来,汗水把整个的头发全部都打湿了。还有就是五心烦热,这里的五心指的是

  • 舌下青筋又粗又黑怎么回事

    今天来和大家说一说,中医上讲望而知之谓之神,望面色,望形体,望舌苔,望舌质,舌下络脉可以帮助中医对患者进行辨证,我们说舌为心之苗窍,这就说明通过舌相可以看出心脏的一些病态反应,特别是舌下的青筋,可以反映心血管淤堵的这样一个苗头。通常来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