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抑阴祛寒 补充阳气 防病从防寒开始(下)

抑阴祛寒 补充阳气 防病从防寒开始(下)

孙伟 刘琼 江苏省中医院

寒为冬季主气,寒邪致病多在冬季。中医有“冬病夏治”之说。其意说在冬天易发生的疾病,我们需要提前注意预防。冬季发生的疾病为什么要在夏季治疗及预防呢?

其实,在夏季,虽然人体本身阳气旺盛,但是若不注意保暖,寒邪同样会侵袭人体致病。遭受寒邪侵犯的人往往机体阳气不足,寒邪积久不散更伤阳气,导致内寒。所以说冬病多以寒邪侵入为外因,以患者体质的阳气不足为内因。

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经脉气血运行充盈,精力旺盛,寒邪则内伏不发,此时采取抑阴祛寒、补充阳气的预防治疗措施,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如选取穴位敷贴,此时有利药物吸收,治疗哮喘、支气管炎等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地驱散体内寒气,调整阴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使其在寒冷季节容易抵御外寒而不发病或少发病。

寒邪致病为何难治

常见的寒邪所致疾病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哮喘、过敏性鼻炎、阻塞性肺气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老寒腿、胃寒病、头风病、痛经、宫冷不孕、寒湿带下等。

这些疾病的致病因素多产生于夏季,因天气炎热,没有立即发作而潜伏于体内,到了冬季则发作或加重。寒邪属于中医所说的阴邪,在阴气上升达顶点的冬季,患者体质处于低潮,接受外界治疗能力也处于不佳时期,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就偏于虚寒,再加上冬天环境也是寒冰一片,两寒夹击,便无缓解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症,就像是雨天里晾衣服,是很困难的。因此,冬病夏防十分重要。

夏季如何防寒

在炎热夏季也要注意“保暖”。《养老寿亲书》里指出:“夏日天暑地热,若檐下过道,穿隙破窗,皆不可乘凉,以防贼风中人。”《摄生消息论》亦指出:“不得于星月下露卧,兼使睡着,使人扇风取凉。”

起居:夏季夜间不要在室外露宿,以免风寒湿气蓄积于体内。应忌用冷水洗头、冲冷水澡,以免伤其阳气。使用空调时温度宜调在26℃以上,室内外的温差不宜太大。老年人、病人不要长时间呆在冷气环境里,防止受寒过度。

饮食:应少食冷饮、生冷瓜果。因为夏季人体皮肤毛孔疏松,散热较多,会消耗体内阳气。如果贪食冷饮,会致腹痛腹泻、咳嗽气喘等病。脾胃虚弱者或小儿尤其应节制冷食。《本草纲目》中说:“以葱、蒜、韭、蒿、芥等辛辣之菜杂和而食。”《寿世保元》中亦说:“夏日伏阴在内,暖食尤宜”。故平时喝些姜汤或做菜时多加点姜,既可有助于祛暑,又能温胃健脾、散寒止泻。

妇女:女性朋友平常要注意经期调摄,防止寒冷伤身,并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经期身体卫外能力差,应注意保暖防寒,避免淋雨涉水和久居阴湿之地,忌寒凉生冷刺激,注意休息,减少疲劳,以防血为寒湿所凝而发生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等疾病。

中医外治防病祛病

艾灸疗法:用点燃的艾条在患者需要的穴位上加以熏烤。如果感觉肚子凉,夏天也爱吃热的,又怕风怕冷的人,可灸中脘、关元、足三里等穴位,很有效。

隔姜灸:将生姜切成片,放到有关穴位,上置艾绒点燃,可起到温经散寒祛邪的功效,适用于各种寒证、痛证、虚证。

刮痧排毒:涂上活血化瘀、润滑作用的油剂,在经络、穴位上刮痧,直至让所刮部位出现紫暗色。这一方法有利于祛除体内病邪,提高抗病能力。如果感觉后背凉,怕风,那就先在后背刮刮痧,刮痧的同时,若能同时用热水泡脚,再喝一碗发汗的生姜红枣汤,或者是胡椒白萝卜汤,可使寒气易排出。

拔罐疗法:夏季受寒出现的疼痛,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等用拔罐是最直接有效的。拔火罐可治范围:支气管炎、哮喘、咳嗽、高血压、胃痛、神经痛及一切跌打损伤等。

三伏敷贴:中医中药扶正培本、健脾益气补肾之法有其独到之处。运用冬病夏治的方法治疗一些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中药贴敷法就是采用清代张璐所著《张氏医通》中的四味中药按一定比例用姜汁调和成膏,并以麝香芳香走窜之力携药透肤入里,贴在选定的穴位上使药物持续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达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效果。

现代研究指出穴位贴敷疗法具有药物经皮吸收及经络穴位效应的双重治疗特点。尤其是不打针不吃药就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深受患者欢迎。中药穴位贴敷对于咳嗽、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过敏性鼻炎等呼吸道疾病具有肯定的疗效,尤其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方面疗效较为显著。

穴位贴敷方法简便,无毒副作用,无痛苦,易被小儿接受。坚持贴敷,即可收到益肺健脾的功效。在夏季三伏天一般在相关穴位贴敷4~6小时,如贴后局部烧灼感明显,可在贴后2小时取下,连贴3年效果最好。

猜你喜欢

  • 高血压-按摩3个穴位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临床上多采用西药治疗。虽然降压效果快,但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对于高血压患者,试着按摩穴位来帮助降压。以下是三个降压效果好的穴位。百会穴百会穴具有平肝潜阳、镇肝熄风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按摩百会穴可以调节微血管的收

  • 清湿热、清血热、清肝火、降心火

    一.野菊花是深黄色的管状花,质轻,气香,性苦寒。入心去心火,防血压高,增加心脏负担,伤心,消除心烦。心在舌头上开悟,心火一下降,也能去除口干舌燥。所有的痛痒都属于心脏,故野菊花还可以去除疖痈、喉咙痛、止痒等。入肝去肝火,防肝阳上亢引起头晕、

  • 石斛夜光丸补肝肾之阴,对眼睛特别好

    有没有这样的方子能让眼睛清澈明亮?声音一落,我就看到一位鹤发银须的老人步履蹒跚地向我们走来。老人叫倪维德,出生于元末明初。这一次,经过600多年的历史,他给我们带来了最骄傲的石斛夜光丸。众所周知,古代没有电灯。古人通常用油灯照明。油灯有一个

  • 测试测试sc

    测试测试sc测试测试sc测试测试sc

  • 艾草茶治疗口臭

    偶尔的口臭可以通过刷牙、漱口和调整饮食来去除。但如果口臭经常发生,很可能是疾病或身体不适。诱发口臭最常见的因素是胃肠道疾病。胃肠道疾病,往往会产生大量腐败的气体,如肠胃阻塞,如便秘、胃胀、腹胀、腐烂的气体会通过食道、口腔排气,从而形成所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