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眼与气血津液的关系

眼与气血津液的关系

眼与气血津液的关系

《灵枢,本脏》说:“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眼具有视觉功能,有赖脏腑所受藏与化生之气、血、津液的滋养和濡养。

一、眼与气的关系

气是维持眼的生理活动的基本物质。《太平圣惠方·眼内障论》说:“眼通五脏,气贯五轮”。如果眼的组织缺乏气的贯注,或气失和调,则会导致眼病发生。气对眼的主要作用,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温养作用眼受五脏六腑上输之精气温煦和濡养,才能维持眼内外各种组织的正常功能。其中瞳神“乃先天之气所生,后天之气所成”(《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所受精气尤其充足,故独能视物辨色。

(二)推动作用由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不息,才能推动精、血、津液等源源不断地运行上头,人目养窍。王肯堂谓之“目之经络中往来生用之气”为真气。真气冲和流畅,则目视精明;若有亏滞,则能引起眼病。不过,目中真气的运动又与肾气的盛衰、脾气的升降、心气的推动、肝气的疏泄、肺气的敷布密切相关,不可孤立地看待。

(三)固摄作用真气充足,固摄有力,则血行脉中,不得外溢;目内所含津液,亦不致干枯。此外,气的固摄作用还关系到瞳神的聚散。古人认为瞳神为水火之精华,由肾精胆汁升腾于中,元阳真气聚敛于外而成,故倪维德《原机启微》说:“神水(指瞳神)亦气聚也。”顾锡《银海指南》也说:“气不裹精”则“瞳神散大”。

总而言之,气之于眼,作用甚大,一有亏滞,则会影响其功能,甚至发生病变。如《灵枢·决气》谓:“气脱者,目不明”,即指气虚所致视力模糊。

二、眼与血的关系

血富营养,亦是眼部赖以维持生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刘河间《素问宣明论方。眼目门,眼科总论》说:“目得血而能视”。流注于眼中之血液,古代医家称之为“真血”。《审视瑶函》说:“真血者,即肝中升运于目,轻清之血,乃滋目经络之血也。”而且还说:“夫目之有血,为养目之源,充和则有发生长养之功,而目不病;少有亏滞,目病生矣。”指出了眼部供血不足或血行瘀滞均可致病。

三、眼与津液的关系

津液包括体内各种正常水液。它布散于全身,主要起到滋润、濡养作用,并对维持人体水火、阴阳平衡具有重要意义。眼之所以能够明视万物,也离不开五脏六腑源源不断地上渗津液滋润、濡养,以及维持阴阳平衡。所以,《灵枢·口问》说:“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液竭则精不灌,精不灌则目无所见。”又因为目内组织富含滓液,目珠才得以维持圆润,因而〈外台秘要》说:“其眼根寻无他物,直是水耳。轻膜裹水,圆满精微,皎洁明净,状如宝珠”。津液上渗于目,就其所化来讲,在外为泪液,为目外润泽之水;在内则主要为神膏、神水。因神膏涵养瞳神,故神膏一衰,瞳神有损。至于神水,《审视瑶函》指出:“在目之内,……即目上润泽之水。水衰则有火盛燥暴之患,水竭则有目轮大小之疾,耗涩则有昏眇之危。”由此可见,津液对目有着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 孩子身高矮怎么办

    俗话说这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体也不例外,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加快,呼吸消耗能加强,尤其是处于生长期的儿童来讲,生长激素分泌增多,为正处于我们生长发育期的儿童也创造了黄金条件。因此家长应该抓住孩子生长的这个黄金

  • 月经量少颜色发黑是什么原因

    从我们的描述症状来看是月经量少,颜色发黑,并且这个时间比较长,我们中医辩证呢,就可以归为血虚加血淤还有气虚的症状,我们治疗就用针灸啊,用艾灸啊,然后吃点补气活血化瘀的这些中药进行调理。

  • 特禀质的中医体质特征

    特禀质就是过敏一族,容易过敏,特别是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比如特禀质在面对灰尘啊,花粉啊,还有对我们这个家里养小宠物啊,吃的这个鱼虾螃蟹之类的过敏,这个类人特禀质比较多见,并且比较困扰生活,这个过敏体质与我们的生理缺陷和免疫力有很大的关系。

  • 气郁质总体特征

    气郁质常见于女同志,像林黛玉一样,这个心情郁闷,闷闷不乐。就是先天性的,闷闷不乐,形体消瘦。这些人那个形态是比较瘦弱,性格内向,比较敏感,比较多疑。

  • 湿热体质的常见表现是

    湿热体质年轻人比较多,多见于长青春痘这类人。它表现在口苦,口干,并且面垢油光啊,就是面部和头发有油,并且身体困重,形态呢是中等的,这类体质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心急,心情比较烦躁,这湿热质我们这个年轻的比较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