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瞳孔及泪膜对波前像差的影响

瞳孔及泪膜对波前像差的影响

近年的研究发现,角膜屈光手术虽然可使患者视力提高,但也出现一些视觉质量异常的问题,如眩光、夜间视力下降等。其主要原因为屈光手术使眼的像差增加,并与激光切削深度和切削区的大小有关。

人们早就认识到,正常人眼并非完美的屈光系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像差,从而降低了视网膜成像质量,限制视觉敏感度。除球镜和柱镜可用框架眼镜、接触镜和屈光手术矫正外,对于彗差和球差等高阶像差,既无准确的检测方法,更无有效的矫正措施。

1962年,Smirnov首次提出眼的高阶像差特征,并指出可通过个体化的透镜矫正人眼像差。1994年Liang等首次报道用Hartmann-Shack波前感受器测量人眼屈光系统整体像差,随后,出现了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手术矫正眼高阶像差,并取得了可喜的结果,波前像差的减少使视觉敏感度显著增加,部分患者术后出现了2.0的超常视力。

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手术的必备条件是小光斑飞点扫描、眼球主动跟踪系统及准确的像差测量。像差的检测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研究发现,在正常瞳孔大小(4mm)时,眼高阶像差的平均值接近于零,当瞳孔增大至7mm时,各级高阶像差和总的高阶像差均增加,尤其是垂直彗差(C7,C17)和球差(C12),散瞳后比散瞳前明显增加,其中球差(C12)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4)。这是因为当光线通过透镜时,由于周边部的屈光力量比中央部强,周边部的光比中央部形成焦点早,形成球差。在正常瞳孔大小时,周边部的光线大部分被虹膜遮挡,所以球差不明显,加之,晶状体中央部密度和弯曲度均较大,角膜周边部较平,均可使球差减少。当瞳孔散大时,进入眼内的光线增加,而使球差增加。

近年来对泪膜的研究发现,当泪膜不稳定或眼干时,患者除了有异物感、烧灼感、眼痒等症状外,还可出现视物模糊及视力波动。这与干眼症患者泪膜不稳定、角膜表面呈不规则性改变,角膜表面规则性指数(surface regularity index,SRI)及表面不对称指数(Surface asymmetry index,SAI)明显升高有关。

研究结果显示,用表面麻醉药破坏泪膜后各级高阶像差均值都增加,RMS3-6及RMSh增加1.46、1.60、1.63、1.58和1.52倍,RMS4差异有显著性(P=0.013),RMS6及RMSh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0.004)。Thibos等也发现干眼症患者在瞳孔中等大小时像差增加。因此,我们认为泪膜的破坏所导致的角膜表面不规则性改变是高阶像差增加的原因。提示我们在行波前像差检查时应在瞬目后形成良好泪膜的情况下完成,对泪膜异常者检查前可使用人工泪液改善泪膜以期获得准确可靠的像差结果;同时,泪膜破坏后像差的改变提示波前像差可能作为估计干眼症患者视力质量的指标或作为治疗干眼症疗效的一个指标。

在检测波前像差中,我们发现Zernike系数个体差异较大,超高度近视患者很难进行准确测量,这些问题有待于今后研究解决。

猜你喜欢

  • 中暑发病骤急,抢救应及时

    中暑是一种常见的夏季急性疾病,其特点是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甚至突然昏倒。长期在高温下工作也会有类似的症状。中暑严重,体温大多在39℃以上,患者面色苍白,有昏厥等症状。如果发现中暑患者,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扣,让患者喝一点

  • 药膳调理失眠

    莲子百合瘦肉汤。功效:益气调中,补虚损,交心肾,安神,益智,清心。适应症:神经衰弱、心悸失眠、病后体弱等。莲子性甘、涩、平、入心、脾、肾经,能养心、益肾、补脾、涩肠;百合性甘、微苦、平、入心、肺经,具有润肺止咳、养阴清热、清心安神、益气调中

  • 中医治疗痔疮

    痔疮是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肛肠疾病,又名痔疮、痔核、痔病、痔疾等。任何年纪都可发病,但随着年纪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我们国家,痔是最比较常见的肛肠疾病,素有“十男九痔”、“

  • 滋阴益肾,利湿清热,益气化瘀

    组成:生地15克,山茱萸10克,旱莲12克,粉丹皮9克,泽泻10克,茯苓12克,猪苓15克,怀牛膝12克,桑寄生15克,白茅根30克,生益母草30克,黄芪30克,小叶石韦12克。功效:滋阴益肾,利湿清热,益气化瘀。主治:肾阴虚、水热互结、瘀

  • 支气管哮喘患者最应注意的问题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中国成人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0%,儿童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2%。近年来,它仍在逐渐增加。目前,许多患者对这种疾病了解不多。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二设立为世界哮喘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