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思——忧思伤脾气机结

思——忧思伤脾气机结

任宏丽 上海中医药大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这是《论语》里的名言,意思是说,学习不思考就会精神迷惘而无所得,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思考必须和学习结合起来。“思”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分很多种:愁思,是林黛玉的枉凝眉;忧思,是岳飞的精忠报国;冥思,是惠能的菩提无树…不论何种思,都是心思,所以古代小篆“思”写作思,从心,从囟。囟指示的是脑髓,思考要耗心血脑力,所以从心从囟。

古往今来,与“思”有关的许多诗句都衬托着淡淡忧思,读来柔肠百结,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描写的是旅人的思乡之情。唐朝张继被罢官后乘船路过苏州,晚上在船上住宿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叙述的是不得志者落寞的心态。

忧思也好,愁思也罢,既然是心思,要耗伤心血脑力,总是多思必然损伤人体的正气。在人体的五脏六腑中,中医认为,脾脏是主思的,《内经》有:“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又脾“在志为思”,多思不但耗伤气血,还会使气机郁结,所以一直以来,有“忧思伤脾”的说法。在《续名医类案·郁症》中有一则经典的医案,讲述一个女子和母亲相依为命,出嫁不久母亲突然去世,这个女子思念母亲忧愁过度,以至卧床不起,气息恹恹,诸药不效,当时的名医韩世良诊视后,认为她是忧思成疾,非单纯药物所能治愈。于是他就故意请女巫做法,让女巫对她说,你的病都是母亲害的,因为你和你母亲前世有仇,等等。患者因为深信巫术,听后非常生气,一气之下病反而减轻了。这是著名的“以情胜情”法,因为患者过度忧思,忧思伤脾,脾属土,而五行中肝木克脾土,所以医生故意激病人发怒,让肝气冲破郁结的脾气,从而见效。

另外,我们从相反的角度去考虑,有很多时候,比如我们钻研业务,搞科研创作,都是巧思苦想,常常弄到深更半夜的,这时就要适当增加营养,必要的时候还应该吃些补益脾胃气血的药膳,比如红枣莲子,冰糖银耳都可以,所谓“虚则补之”,就是这个道理,因为这些活动都是耗伤心血脑力的,如果不注意,久而久之必然“伤脾”,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我们平常说的“过劳死”,很大程度上不是过度的体力劳动,而是脑力劳动居多。

猜你喜欢

  • 肩颈后背疼痛,是身体哪里出现了问题?

    其实刚才我们说的这种情况的患者有很多,在中医临床上也很常见,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病例患者,男,32岁,自述脖子疼,肩膀疼,后背也疼,总是感觉有些怕冷,肌肉的僵紧不适,尤其是在身体活动的时候,比如说扭头,转动身体,打喷嚏,弯腰,甚至咳嗽的时候,

  • 胸痹的症状都有哪些?中医如何辨证治疗?

    那么在中医看来,这种胸背的疼痛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中医将其归为胸痹的范畴。那么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提出了胸痹的病名,和现代医学所指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那么就包括像心绞痛啊,心肌梗死,关系是密切的。从中医的病机来看胸痹,那我们从

  • 气虚血虚,气血不足怎么调理?中医一方善补气血

    总有一些人既有神疲乏力,气短,爱感冒的临床表现,又有头晕耳鸣,脱发,失眠多梦,女性可见月经量少这样的血虚之象。这种临床表现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气血不足了,那怎么来治疗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讲一讲。气血两虚的治疗其实就是我们这儿提到的气血双

  • 体内痰湿重都有哪些症状?怎么调理

    痰湿体质发生多是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的脏腑功能失调,这种脏腑多则之于我们常说的肺,脾,肾和三焦了。这种情况下所见的临床表现多见于神疲、乏力、体重、头重如裹、舌体胖大,苔白厚腻。那么下面我就要给大家讲一讲常见的几种痰湿体质的问题了。那么哪几种呢

  • 脾胃虚弱,一吃凉的就拉肚子,吃什么药?

    在临床上经常能见到这样的患者来描述自己,可怕冷了,同时大便还不成形,稍微吃点凉东西就出现了腹泻之症。这种情况下,这个患者还会告诉你,他可累了。你再仔细看看,患者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象可见沉缓之象,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