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炎夏清凉食疗防治热痱

炎夏清凉食疗防治热痱

炎炎夏日,不论男女老少都喜爱穿着较通爽单薄的衣服,以保持身体舒爽。但有些人尤其是婴儿小孩,往往会周身长满痱子,红红一片,瘙痒难忍,这就是夏天最常见的皮肤病──「热痱」。热痱如不及时治疗,抓破皮肤,还会继发感染,形成脓疱疮、疖子或脓肿等。所以,及时防治热痱,是夏季不可忽视的问题。

热痱多出现在夏天湿热的日子,以脾虚湿热型的小孩及婴儿最常见,中医认为是因内郁湿热熏蒸,外受暑热风邪所致。所以日常预防应保持皮肤清爽,出汗时即以清水清洗,婴幼儿更要勤换尿片。当身体出现热痱时,可用绿豆水敷治,方法是:

材料:一斤綠豆

做法:綠豆煲水二小時,去渣,將毛巾浸在熱綠豆水內,然後將毛巾敷在熱痱處,毛巾涼了再換熱的,隔2-3小時敷一次,持續敷2-3次可見效。

另外,要預防及紓緩熱痱,切記避免搔抓,穿衣要寬敞通爽,讓汗液能迅速蒸發。居所應要保持通風涼快,盡量減少出汗,並且要經常洗澡,但應少用熱水或肥皂洗擦,因為皮膚受到熱水的物理性刺激,會使熱痱加重;而用肥皂不但會刺激發炎的皮膚,而且還會使皮膚的抵抗力降低。洗澡後亦可在皮膚皺摺處撲些熱痱粉和熱痱水,以求清涼止癢,但盡量不要用軟膏及油類劑型,以防毛孔堵塞,使熱痱增多。

除了以上方法,還有一些中藥食療可以供大家參考:熱痱──中醫稱為「紅色粟粒疹」,多出現在臉部、額頭、頸部及身體皮膚皺摺部位例如膝蓋背後、手肘前窩等地方。引致熱痱主要的成因是在濕熱天氣環境下,汗液未能及時清擦乾淨,反為堵塞汗管,不能分泌到皮膚表層,被困在皮膚內,當汗管堵塞在表皮愈趨嚴重時,濕熱又蒸困於內,因而出現炎症反應,皮膚破損呈紅色一片粟粒狀的丘疹、小水泡。患者通常於患處會泛紅、痕癢,而過度搔抓時,更會出現水滋狀而引發毛囊炎或膿腫。

猜你喜欢

  • 中暑发病骤急,抢救应及时

    中暑是一种常见的夏季急性疾病,其特点是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甚至突然昏倒。长期在高温下工作也会有类似的症状。中暑严重,体温大多在39℃以上,患者面色苍白,有昏厥等症状。如果发现中暑患者,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扣,让患者喝一点

  • 药膳调理失眠

    莲子百合瘦肉汤。功效:益气调中,补虚损,交心肾,安神,益智,清心。适应症:神经衰弱、心悸失眠、病后体弱等。莲子性甘、涩、平、入心、脾、肾经,能养心、益肾、补脾、涩肠;百合性甘、微苦、平、入心、肺经,具有润肺止咳、养阴清热、清心安神、益气调中

  • 中医治疗痔疮

    痔疮是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肛肠疾病,又名痔疮、痔核、痔病、痔疾等。任何年纪都可发病,但随着年纪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我们国家,痔是最比较常见的肛肠疾病,素有“十男九痔”、“

  • 滋阴益肾,利湿清热,益气化瘀

    组成:生地15克,山茱萸10克,旱莲12克,粉丹皮9克,泽泻10克,茯苓12克,猪苓15克,怀牛膝12克,桑寄生15克,白茅根30克,生益母草30克,黄芪30克,小叶石韦12克。功效:滋阴益肾,利湿清热,益气化瘀。主治:肾阴虚、水热互结、瘀

  • 支气管哮喘患者最应注意的问题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中国成人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0%,儿童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2%。近年来,它仍在逐渐增加。目前,许多患者对这种疾病了解不多。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二设立为世界哮喘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