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夏季莫为“清淡”误

夏季莫为“清淡”误

夏季谈及饮食,“清淡”之说便大行其道,“清淡”文章连篇累牍。为了执行“清淡路线”,原来经常吃的鱼肉禽蛋很少吃了;连平时每天都喝的牛奶也停了,说是喝了牛奶“火气”旺;在饮食的数量上不少人也减少了,大有“缩食”的味道。这样做的结果是,不少人的体质迅速下降,体重减轻,消瘦乏力,抗高温和疾病的能力下降,工作、学习效率降低,甚至有人产生“疰夏”现象。

在夏天,人的身体消耗超过了春秋冬季节,加上人在夏季的睡眠休息质量较差,就更需要靠增加营养来支撑。如果一味走“清淡路线”,少吃甚至不吃多营养食物,减少饮食,其结果必然使热量入不敷出,导致体质大大下降。当然,如果“清淡”仅仅意味着吃东西更要讲究卫生,不吃过多的油腻食物,多吃点水果多饮水,那还是有道理的。人体要适应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的变化,夏天的特点是“热”,故养生的关键在于“清”。

思想宜清静:盛夏酷暑蒸灼,人容易闷热不安和困倦烦躁。所以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神清气和,切忌火暴脾气,遇事一蹦三跳,因躁生热,要防止心火内生。保持清淡的心态,则平和宁静,避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影响正常生活,诱发各种疾病的发生。

饮食宜清淡:炎夏的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清淡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多吃新鲜蔬菜瓜果,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主食以稀为宜,如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等。还可适当饮些清凉饮料,如酸梅汤、菊花茶等。但冷饮要适度,不可偏嗜寒凉之品,否则会伤阳而损身。另外,吃些醋,既能生津开胃,又能抑制杀灭病菌,预防胃肠道病。

游乐宜清幽:炎夏不可远途跋涉,应就近寻幽。早晨,曙光初照,空气清新,可到草木繁茂的园林散步锻炼,吐故纳新。傍晚,若漫步徜徉于江边湖畔,那习习的凉风会使你心静似水,神怡如梦,涤尽心头的烦闷,暑热顿消。

居室宜清凉:早晚室内气温低,应将门窗打开,通风换气。中午室外气温高于室内,宜将门窗紧闭,拉好窗帘。阴凉的环境,会使人心静神安。

猜你喜欢

  • 痛经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如何调理?

    一、肾气亏虚型,症状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清肠、面色晦暗、舌淡苔薄、脉沉细。调理方法是:补肾填精,养血止痛。二、气血虚弱型,症状表现经期或者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

  • 月经周期紊乱的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月经频发,如果月经周期短于21天,我们称为月经频发。第二种情况是月经稀发,如果月经周期超过35天,甚至几个月才来一次月经,我们成为月经稀发。第三种情况是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流血没有规律性,可能发生在两次月经之间,也可能沥沥拉拉毫无时

  • 肥胖的四种类型

    第一个湿热型,它的表现呢我们看脸上长痘,油光满面,便秘或大便糖稀,舌头红,或者是舌苔发黄,这调理我们需要疏肝利胆,清热祛湿啊。第二种情况是痰湿型的,它是临床表现来看就是易胖体质,痰湿型这个类型一看就是个胖人体质,同时伴有四肢沉重,习惯躺着或

  • 失眠怎么调整

    第一种类型:心火偏亢,症状表现为心烦不寐、烦躁不宁、怔忡、口干舌燥、小便短赤、口舌生疮、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我们调理的方法是:清心泻火,宁心安神。第二种类型:肝郁化火,症状表现为急躁易怒、不寐多梦甚至彻夜不寐、伴有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

  • 中医减肥的方法有哪些

    减肥现在临床呢,我们中医减肥的方法很多。第一个是针灸减肥,就是我们针灸当中的针刺啊,穴位埋线,拔罐,以及我们穴位按摩,这些方法都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第二个方面,我们是药食同源的方法,我们中药中的代餐饮,药膳这些东西,从饮食和运动方面,以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