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罢极就是解除疲劳

罢极就是解除疲劳

贾延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

《素问·六节藏象论》:“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对其中的“罢极”二字,历代注家众说纷纭,令人莫衷一是,故不得不辨。笔者查阅古今注释,分析后认为“罢极”为“解除疲劳”之意。

对“罢极”的4种理解

一是认为“罢”通“疲”是“疲劳”之义。“极”也是“疲劳”之义,“罢极”是同义词连用。如唐代王冰注云:“夫人之运动者,皆筋力之所为也,肝主筋……故曰肝为罢极之本。”明代马莳注曰:“肝主筋,故劳倦罢极。”清代张志聪释谓:“动作劳甚谓之罢,肝主筋,人之运动皆由乎筋力,故为罢极之本。”明代吴崑注:“动作劳甚,谓之罢极。肝主筋,筋主运动,故为罢极之本。”五版教材《内经讲义》注:“罢,音义同疲;极,燕人谓劳曰极。罢极,即劳困的意思。”

二是认为“罢极”当作“四极”。“罢”的繁体作“罷”,后人误把“四”写作“罷”。如《素问绍识》:“罢极当作四极。四极见《汤液醪醴论》,即言四支。肝,其充在筋,故云四极之本也。”

三是认为“耐受疲劳”之义。如今人李今庸《读古医书随笔》:“罢极之本的‘罢’当为‘能’字,而读为‘耐’,其‘极’字训为‘疲困’。所谓‘能极’就是‘耐受疲劳’。”六版教材《内经讲义》也以“耐劳”作解,云:“罢,通‘罴’,即熊之雌者,其意为胜,耐劳而多勇力。”

四是认为“罢”为“罴”字之误,意为“熊罴之任劳”,如清代高士宗《素问直解》云:“肝者,将军之官,如熊罴之任劳,故为罢极之本。”

4种理解皆不恰当

以上各种观点,笔者认为都不恰当。第一种观点认为“罢极”是“疲劳”之义,与上下文及整篇文章不合。该篇是分述各个脏器的生理功能的,而讲成“疲劳”之义,显然是讲的病理现象。肝的主要功能并非“劳”或“疲”。尽管肝主筋,筋束骨,按照西医的观点似乎与运动有关,但中医从未言肝主“劳作”。即使是运动所导致的疲劳,按照中医的理论,也应该主要缘于气耗或气虚。而脾才是气血生化之源,脾又主肉,主四肢,所以,中医所言之疲劳,多责之脾。况且如认为肝为人体疲劳之本,那么肝岂不成了对人体有害的器官了么?

第二种观点认为“罢极”当作“四极”即“四肢”义,从版本、校勘学的角度来看,尚乏佐证。

第三种观点认为“罢”当为“能”字,繁体“罷”下面虽是“能”字,但这只能是一种设想。况且,人体是否耐受疲劳,并不都取决于肝。

第四种观点认为“如熊罴之任劳”。“罢”虽通“罴”,但将“罴”解为“耐劳”则显勉强。而且,此说难以把“罴”与“极”连起来做一个合理的解释。即使作“耐劳”解,但这一功能与他处经文对肝之功能的讨论亦无法吻合。故把“罢极”解释为“耐劳”亦非恰当。

“罢极”当是“解除疲劳”

那么,“罢极”当是何义呢?笔者认为“罢极”当是“解除疲劳”之义。何以言之?

《说文解字》:“罢,遣有罪也。”本义为:遣散有罪的人。可见“罢”的本义是“遣散”之义,由此可引申为“解除”、“消除”等义。《字汇·网部》:“罢,废也。”《集韵·纸韵》:“罢,散也。”《伤寒论》:第183条“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句中“罢”是“解除”之义。其实,这一含义现代汉语也一直保留着。

那么“极”是何义呢?清·吴善述《说文解字广义校订》:“极,又因穷极之义引为困也、病也、疲也。”可见“极”有“疲乏”之义。如《汉书·王褒传》:“匈喘肤汗,人倦马极。”句中“极”与“倦”同义避复。《世说新语·言语》:“丞相小极,对之疲睡。”《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句中“极”都是“疲劳”之义。

因此,“肝者,罢极之本”义为“肝脏是解除疲劳的根本。”这样理解不但文从字顺。从临床上来看,肝脏正常的人,疲劳易于消失,反之,则易感全身疲乏无力。

猜你喜欢

  • 龙胆泻肝丸能治疗这9种病

    第一个啊尿频尿急,夜尿频繁,小便灼热发黄,情绪激动,这个时候湿热下前潜尿液黄就是主要的标志,可以参考龙胆泻肝丸。第二个,便秘我们说到肠道津液不足,肝火烧灼,那这个时候会口干,口苦,口臭,舌苔黄腻。也可以参考龙胆泻肝丸。第三个,腹泻拉肚子,那

  • 肝不好有这5种表现,一招教你养肝调肝

    我们中医常说啊,肝主藏血,主一身的气机疏泄,肝主筋,肝开窍于目,所以说肝的健康与很多脏腑都有关系,这个肝不好,人容易倒下,一点都不夸张。肝不好具体的表现有这些。首先,失眠多梦,肝藏魂,肝血亏虚,肝不藏魂,治疗需要养肝血,养心安神。那如果经常

  • 分享补阴又补阳的两味药

    我们今天分享两种啊。中药代茶饮,阴调理阴阳,延年益寿。我们黄帝内经里边说过,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呀。如果生活压力大,经常熬夜不休息,还暴饮暴食,不积极运动,这些行为都会导致我们身体阳气引起的不平衡,那么就出现了现代人的亚健

  • 教你一个健脾保命方补脾健胃

    我们中医讲啊,脾胃为后天之本,我们身体所有的营养和能量都靠我们的脾胃消化,如果消化功能好,我们身体不至于虚弱,这也是《黄帝内经》里面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死亡。医生仲景呢,他在东汉末年行医的时候啊,发现很多人都有这种表现,他肚子疼,他发冷,浑

  • 鼻塞不通气,憋的头昏脑胀,中医教你疏通鼻窍

    这位患者他同时患有这种过敏性鼻炎,还有鼻窦炎,这两种鼻腔的一个疾病,大家来看一下他的临床表现。他所表现的就是鼻塞,这是非常严重的,而且我告诉大家,这种鼻塞影响生活,平时说话的声音他都改变了,睡眠的时候鼻子不通气儿,总得张嘴呼吸,你会发现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