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重视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

重视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的疗效已被临床所证实,有着西药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但其使用安全问题一直没有引起相关部门和使用单位的重视。近阶段,丹参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等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表明,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一样,存在使用安全问题,亟待加强管理。

中药注射剂临床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中药注射剂的质量不高。由于中药注射剂的提取方法不够完善,大部分产品是中药材的提取物,一些大分子的杂质未能完全除尽,经放置一段时间后容易产生色泽发深、混浊、沉淀等现象,导致澄明度不合格,甚至疗效降低影响临床应用。二是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的不合理配伍。中药注射剂与一些西药注射剂配伍后容易发生配伍禁忌,产生浑浊、沉淀、变色或产生气泡等现象,严重者产生毒副作用。三是患者的个体差异。患者因体质、年龄、性别、病理状态等的不同,对药物作用的耐受力不一样,从而产生不同的反应。

针对上述原因,笔者建议使用单位和医务人员一定要把好以下几关。一、质量关。要规范进货渠道,要按照中药注射剂的储藏、运输、保管、使用的环境条件和温湿度要求进行储藏、运输、保管和使用,并定期进行质量检查。二、临床关。诊断要细致、准确,要注意区别个体差异,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过敏史,因人用药。三、用药关。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用药、输液,严格按照规定的浓度配液,不要随意加大剂量。四、检查配制关。用药前要认真检查药物,如出现浑浊、沉淀、变色、漏气等问题,不得使用。在配液过程中要注意药液的配制顺序、加药方法,尤其是粉针剂应先将药物充分溶解后再加入输液中,尽量不要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配制中药注射剂要严格按照无菌规定操作,减少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后,热源叠加产生污染。五、输液关。要注意微粒处理,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在配置含有中药成分的注射剂输液时,最好使用有终端滤器的输液器,防止不溶性微粒进入体内,对患者造成危害。六、抢救关。在输液过程中,要控制好滴速,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加强用药监护和应急抢救准备。多数不良反应出现在用药后半小时至5小时之内,是监护的重点,应备好抗过敏及抗休克的药物。

此外,相关部门也要重视对中药质量标准的定性定量研究,尽快出台有关中药有效成分含量的国家标准,以提高中药注射剂的质量。

猜你喜欢

  • 扎针灸痛不痛

    针灸痛不痛?每个人的个人感受不一样,在针刺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的疼痛,特别是在进针,也就是用针灸针刺破人体的表皮,把针灸针刺入人体的穴位的过程中是有痛感的,但是这种疼痛通常比较轻微,会控制在人体能够接受的程度之内。当进针之后,通常会进

  • 拔罐时间多久为宜

    拔罐时罐的材质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陶制火罐,玻璃火罐外,流行的家用拔罐器使用也很方便。各种材质的罐负压力度有所不同,但是一般以每次拔罐10到15分钟为宜,因为每次拔罐的主要原理在于负压,而不在于时间。如果负压很大的情况下,拔罐时间过长或者直

  • 先拔罐还是先洗澡

    火罐和洗澡顺序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后拔罐,但是绝不能在拔罐之后立即洗澡。拔罐后皮肤处于一种脆弱的状态,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肤损伤发炎,拔罐后更不能洗冷水澡,因为此时皮肤处于毛孔张开的状态,容易使寒邪侵入而引发其他疾病。

  • 拔罐黑紫色说明什么

    一、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积寒二、紫色,并伴有黑斑,气血不畅通三、紫色,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风湿四、鲜红而艳,局部发热,阳症、热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你拔完罐的罐是什么颜色呢?

  • 补脾胃的中药方子

    一、(附子理中丸)用于脾胃虚寒二、(参苓白术散)用于脾胃气虚三、(香砂养胃丸)用于胃阳不足,湿阻胃气导致的胃痛四、(保和丸)用于脾胃不运,还伴有积食最后提醒大家一点,中成药虽然服用方便,但是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好还是在医生的辨证论治下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