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子宫肌瘤的中医辨证治疗概况

子宫肌瘤的中医辨证治疗概况

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人们试图寻找既能缓解症状,甚至使肌瘤消散,又能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方法。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着,复发率低,可免除患者手术之苦,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对现有的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进行总结、分析,有利于寻找更加有效的中医药治法。现将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情况简要总结分析如下。

辨证责之血瘀

经统计,临床上主要将本病分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阴虚血瘀、肾(阳)虚血瘀、寒湿凝结、痰瘀互结6型。治法一般在化瘀消症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疏肝理气、补气行血、养阴清热、益肾温经、散寒除湿、化痰活血等法。治疗上常选择有消症作用的药物,如三棱,莪术、鬼箭羽、穿山甲、橘核、荔枝核、山慈姑、海藻、昆布、鸡内金、夏枯草、水蛭、石见穿等。

气滞血瘀型:对于本证的治疗,临床有以香棱丸合桂枝茯苓丸加减的,也有在上述消症药中合用柴胡、赤芍、白芍、香附的。云南省曲靖地区妇幼医院主任医师李春华治疗91例子宫肌瘤,其中属本型者39例,选用基本方化痰破瘀消癌汤(昆布、海藻、夏枯草、瓦楞子、白芥子、三棱、莪术、蒲黄、五灵脂、甘草)加香附、荔枝核、卷柏、丹参,结果治愈10例,总有效率达92.3%。

气虚血瘀型:临床针对本证,常在化瘀消症药中,加用党参、黄芪、白术以扶正消症合治。

阴虚血瘀型:浙江省中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羊菊芬用炙龟板、赤芍、白芍、牡丹皮、丹参、三棱、莪术、昆布、海藻、香附、生地黄、女贞子、旱莲草等药治疗本证,以滋阴清热凉血,疗效显著。

肾阳虚血瘀型:西安铁路中心医院的王丹等观察到子宫肌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肾虚证,并以自拟的补肾活血化瘀散结消积丸(桃红四物汤加淫羊藿、补骨脂、穿山甲)治疗本证32例,结果痊愈7例,有效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81.3%。

寒湿凝结型和痰瘀互结型:对于这两型,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杨家林分别治以桂枝茯苓丸和开郁二陈汤合消瘰丸,前者重在温通血脉、温化寒湿,后者则以化痰理气消症见长。

施治多分周期

目前,临床对子宫肌瘤常分经期与非经期(经前、经后)进行论治,攻补各有侧重。非经期以“攻”为主,寓补于攻,出血期以摄血治标为先,辅以化瘀调经。杭州市中医院妇科主任付萍治疗处于经期的子宫肌瘤患者以少腹逐瘀汤加减,非经期以鳖甲煎丸化裁。北京藏医院的林华等认为子宫肌瘤的择期治疗应在攻毒化结祛瘀(加减桃红四物汤为主方)的同时,在经期前、中、后配以散结、推舟、益养之法,分别佐以桂枝茯苓丸(前),益母草、夏枯草(促宫缩、利于瘀血排出)(中),以及何首乌、鸡血藤(后)等品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

另外,近年来,不少人采用针灸、激光照射、灌肠、外敷膏药等对本病进行了探索性治疗,取得了一定成效。国内学者严红等采用针灸虚补实泻手法治疗50例子宫肌瘤,取穴以气冲、曲骨、子宫或次髎、三阴交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气滞加气海,肝郁加太冲,气血两虚加足三里,血瘀强刺激三阴交。结果表明,治愈率为72%,总有效率为98%。同时测定了11例痊愈、显效患者治疗前后雌二醇(E2)及T淋巴细胞的含量,发现针刺不仅使E2明显降低,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国内学者吴高嫒等采用内服中药配合激光局部穴位照射治疗本病,前壁肌瘤针刺子宫、曲骨、中级、关元,后壁肌瘤针刺八髎穴。共治疗12例,结果肌瘤消失5例,缩小1/2以上4例,1例缩小1/3,2例肌瘤未缩小,但经量明显减少,痛经消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张杰等用活血消瘤方(桃仁、川芎、三棱、莪术、穿山甲、木通、路路通、陈皮、枳实、昆布、牡蛎、廑虫)保留灌肠为主,结合辨证口服汤药内外并举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另外,还有人采用中药内服消瘤灵、外敷膏药(马钱子、蜈蚣、川芎、天南星、桂枝等)于神阙穴及少腹肌瘤相应处,治疗本病52例,总有效率达92.3%。

三问题仍待解决

虽然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应引起重视。

一是部分报道缺乏对照与重复。正确运用临床研究方法,选择适当的设计方案,将有助于克服上述问题。此外,中医药治疗本病的远期疗效、减少肌瘤复发率及对雌激素的拮抗作用等,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二是目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剂型还比较单一。除了传统口服给药外,还可以开展静脉注射给药、宫腔灌注给药、瘤体内注射给药的研究。

三是中医药与其他方法配合治疗研究有待加强。如子宫肌瘤过大(超过3个月妊娠子宫大小),或有明显压迫症状,或有黏膜下肌瘤出血、坏死、感染、伴重度贫血者,单用中医治疗效果不佳,可配合其他方法(传统手术、腹腔镜、介入)综合治疗,尤其是中西药联合进行动脉灌注和动脉栓塞,值得深入开展。

猜你喜欢

  • 左归丸,右归丸到底补什么?千万别用错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讲一讲出自于《景岳全书》的左归丸和右归丸的异同。那么首先我们来看左归丸这首方子主要解决的是真阴亏虚之证,那这首方子是张景岳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化裁而来的,那么因为此时的患者是一个真阴亏虚,六味地黄丸只是解决了肾阴不足之

  • 丢三落四,健忘四种病机导致,中医对症治疗

    那么健忘与生性迟钝,天资不足还是有不同的。历代医家认为健忘与心,脾,肾三脏密切相关,那么形成健忘的病机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跟大家一块儿分享一下健忘常见的几种病机。首先就是我们这儿说的心脾不足了。心脾不足我们常见的就是失眠,健忘,心悸,怔仲,

  • 下肢水肿,水液代谢失常,一方辨证消肿

    首先是肺,我们都知道肺有通调水道,宣发肃降之力,如果肺的通调水道宣发肃降之力降低,就会导致水液代谢功能失常,出现水肿的临床表现,第二个就是我们说的脾,脾有运化水液功能,如果脾的运化功能降低,水湿内停,停于肠中,就会出现腹泻,在这种情况,水湿

  • 五心烦热,盗汗便秘,可能是阴虚火旺

    大家好,那么今天一同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我们来一块儿看。患者男,23岁,自述长期盗汗,大便闭结。在诊疗的过程当中,我们看到的是患者五心烦热,盗汗的同时面赤心烦,口干口渴,小便黄,大便闭结。舌脉是什么样呢?舌红苔黄,脉细数。从这个临床表现来看

  • 脾虚湿气重,大便不成形,一方健脾祛湿。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一首方剂,出自于《太平惠民和剂局》的参苓白术散。这种方子所主治的病症就是中焦脾胃气虚。因运化水液功能降低,水湿内停太严重而出现的脾虚湿盛之泄泻,对于这样的病症,临床表现会有什么?患者所描述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这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