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科研人员探明云南白药围手术期凝血机理

科研人员探明云南白药围手术期凝血机理

浙江大学药学院和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科研人员对云南白药改善围手术期病人凝血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云南白药对围手术期病人凝血机制改善的机理。

在细胞形态学研究中,科研人员发现,止血靶点血小板膜上含多种糖蛋白,这些糖蛋白连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支链,主要有GpⅡb/Ⅲa复合物和GMP140,这些糖蛋白在维持血小板正常形态及参与血小板的粘附、聚集、释放等功能中起主要作用。GpⅡb/Ⅲa复合物和GMP140是血小板膜表面纤维蛋白原的受体,正常状态下,由于血小板未被激活,GpⅡb/Ⅲa复合物未被活化,因此不能很好地与纤维蛋白原结合。血小板活化后,GpⅡb/Ⅲa复合物和GMP140便在血小板膜上大量表达,并以钙离子为桥梁,使血小板相互粘附、聚集。围手术期使用云南白药能激活血小板,使血小板膜表面的GpⅡb/Ⅲa复合物和GMP140表达增加,从而增强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功能,促进凝血。

科研人员在动物研究中发现,用过云南白药后的大鼠,其血小板形态发生改变,血小板表面糖蛋白的表达增加,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增强,因而促进了血液的凝固,达到止血作用。

此外,浙江大学药学院还通过云南白药诱导小鼠腹壁新血管生成过程定量测量法,研究了云南白药促进伤口愈合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服用云南白药可使小鼠体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含量显著增加,从而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生成,加速血管生长,促进伤口愈合。此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还可调节膜受体的表达来调节如胶原、层粘连蛋白等细胞外基质的表达和细胞粘附,从而减少瘢痕的形成。

在临床药理研究中,科研人员对120例手术病人的血液进行检测,发现他们在服用云南白药前后,血小板表面糖蛋白的表达、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变化同样显著。服药组在手术前3天服用云南白药胶囊,结果手术前GpⅡb/Ⅲa复合物和GMP140的表达高于不服药的对照组,而对照组在手术刺激后才使血小板发生变化。由于云南白药可使血小板活化,凝血功能增强,因此手术中可减少出血量100~200毫升,约占一般手术出血量的1/3。此外,临床药理研究还发现,在凝血的最后阶段,形成的交连纤维蛋白尽管有很强的凝血作用,但不会形成血栓。因为交连纤维蛋白生成后即被纤溶酶反馈性降解,D-二聚体是其中一个主要的特征性降解产物,是继发纤溶的有效指标。临床研究三组病人血浆D-二聚体均为阴性,说明服用云南白药后纤溶蛋白降解产物不增加,无血栓形成的倾向。

在以上临床药理研究的基础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对云南白药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对围手术期凝血功能影响进行了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临床中对700例患者手术失血量进行了统计,发现术前服用云南白药胶囊3天后与未服用云南白药的病人对比,失血量明显减少,每例平均减少大约100~200毫升,占总失血量1/3左右。

猜你喜欢

  • 长期胃痛,胃胀,伴有恶心呕吐,一方解决不反复

    这是一个赵先生, 31岁,主诉是胃疼六个月,这三天比较重,那么这个患者,是没有明确的原因就出现了胃疼,胃胀,然后有恶心,呕吐,嗳气。善叹息,胃镜检查呢,十二指肠球部有一个溃疡,因为工作原因没有及时治疗,他现在主要症状还是胃疼,胃胀,然后有恶

  • 湿气盛,大便溏稀总反复?两方合用,帮你祛根

    今天分享这个病例呢,是一位安先生,男性, 29岁,他的主诉就是便溏半年,就是大便不成形,有时成粥状,大便也不太规律,要是吃不好了,就容易腹泻发作,尤其还是劳累时比较重,情绪波动的时候也比较严重。在当地他吃过不少的中药,症状改善不是很明显,就

  • 胆囊结石,先疏肝后健脾,中医帮你轻松祛除

    这个患者来看的时候,这个疼痛有时候有,有时候就没有。平常呢,可能工作总有应酬,吃肥甘厚味,这个胃口也比较壮。然后呢还有就是熬夜,他近半年来就出现这个右胁疼痛,早晨起来口中有异味儿,有时候也有反酸,胃口也有胃胀的表现。做彩超检查的时候就是胆囊

  • 还在脾虚时就补脾吗,结果越补越上火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讲一讲这个脾胃虚补脾,为什么有的人一补就上火,越补越上火,针对这个问题,我今天跟来跟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建议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脾虚跟胃实他俩是一对相对的,当然这个胃实的时候我们就叫脾满了,就是胃堵得慌胀的,

  • 体虚则痛,阴虚阳虚,看看你是哪一种!

    阴虚和阳虚都属于这个叫虚症,常常是并同存在的,也就是说阴虚到了一定程度一定会有阳虚,那么阳虚到了一定程度也会伴有阴虚,治疗的时候有轻重之分,但不能顾此知彼,那么阴虚的症状很多,包括阴虚盗汗,阴虚五心烦热,但是阴虚热痛是一个特别的一个症状,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