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刘保和应用血府逐瘀汤验案举隅

刘保和应用血府逐瘀汤验案举隅

彭智平 刘少灿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刘保和为河北中医学院教授,师从印会河。从事临床与教学工作至今已40余载,临床善于问诊、抓主症,屡起沉疴,治疗疑难病症常出奇制胜。笔者有幸侍诊于刘保和,临床悉听其教导,渐有所得。现将刘保和应用“血府逐瘀汤”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乃为其诸多祛瘀汤(通窍活血汤、膈下逐瘀汤、身痛逐瘀汤等)中所治症目最多的一方,方有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怀牛膝共11位药组成,其中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怀牛膝、当归能活血化瘀,同时怀牛膝又能祛瘀通经引血下行,当归又能补血养血,配合生地凉血清热使瘀去而不伤正,方中又佐柴胡、枳壳以疏肝理气,桔梗开宣肺气为诸药之舟楫,能载药于胸中血府,桔梗与枳壳相配又能调理胸中气机升降,诸气药旨在气通血活,全方共奏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效,治疗胸中血府血瘀证。王清任本人用此方治疗头痛、胸痛、胸不任物、天亮出汗、灯笼病等多种症候。

王清任对气血理论的发挥及其临床应用可谓淋漓尽致,然对血府之瘀血在其《医林改错·气血合脉》说中仍然慨叹:“惟血府之血,瘀而不活,最难分别。”笔者对此深有体会。初随刘保和临诊过程中,见其用此方疗于多种疑难病症,疗效甚佳,他运用此方有以下指征:患者觉平素周身沉困而重,休息特别是睡眠后加重,活动后减轻;敲击右胁肋牵引剑突下疼痛,伴或不伴剑突下压痛;脉涩滞不畅,尤以右寸涩象明显;发病开始时向前反推5年,多有外伤病史。

刘保和验案举隅:

验案1:牙痛

任某,男,50岁,2009年8月12日初诊。患者自觉满口牙痛,左侧甚,痛窜至耳根,痛时按之加重,且觉木、胀。有糖尿病史5~6年,一直服用西医降糖药,面色黧黑,舌淡红苔薄白,脉沉涩不畅。敲击右胁肋牵引剑突下痛。询问病史,知5年前在厕所安装灯泡时从凳子上摔倒,当时疼痛难耐。

处方:血府逐瘀胶囊一盒,按说明书服用,并嘱30分钟以后来看效果。病人服药后20分钟即来曰:“牙已不疼。”

按语:《活法机要·坠损》提出:“治登高坠下,重物撞打,箭镞刀伤,心腹胸中停积郁血不散,以上、中、下三焦分之。”患者从高处摔倒,致瘀停胸胁,又因摔倒时惊恐,肾亦受损,故可判断其病位在中、下二焦。而且糖尿病乃土之有余,土盛则克水,久则水亏。肾又主骨,齿为骨之余,肾水亏虚,且上行之路亦被瘀血阻滞,因而牙失荣而痛乃作。面色黧黑亦乃肾水不能上承所致。故用血府逐瘀汤活血、疏通肾经,使肾水能达于上而使牙痛除。然其糖尿病已久,非一朝一夕所能凑效,当需缓图。

验案2:头痛

严某,男,26岁,军人,2009年3月22日初诊。患者头痛,自2008年11月份部队“拉练”之后出现,喜按后脑,两眼发困,两耳发热,纳可,寐可,二便正常,舌质暗苔薄白,脉细涩。敲击右胁肋牵引剑突下痛。询问病史,知5年前因训练,鼻子受过外伤,鼻骨骨裂2次。

处方:当归、生地、桃仁、红花、赤芍、枳壳、桔梗、柴胡、怀牛膝各10g,川芎、炙甘草各6g,7服,水煎服,每日1服。2009年3月29日复诊,头痛已减一半,余症均减,续服原方7服,后因它病来诊,知此病已愈。

按语:鼻居面中,为阳中之阳,是血脉多聚之处,又是清阳交会之地。头为诸阳之会,清阳所居之位。此即《内经》所说的“清阳出上窍”。鼻子受伤致瘀血留阻于阳经,而阻碍清阳上升之道而发头痛,久之瘀血郁积于胸中。其头痛喜按,两眼发困均为清阳不升之征。两耳发热乃经络不通,局部郁热之象。然其“拉练”为诱发诸症之因,故用血府逐瘀汤去其瘀滞,畅其气机,使清阳之气得升而诸症见愈。

验案3:口中香

吴某,女,2009年3月1日初诊。患者自觉口中香,如吃了黄豆感,自今年春节后发作。月经提前4~5天,色黑有血块,末次月经为2009年2月26日。身不定处有憋胀感7~8年,揉捏则嗳气。舌质暗,脉涩滞不畅。敲击右胁肋牵引剑突下痛。

处方:生地、桃仁、红花、当归、赤芍、枳壳、桔梗、柴胡、川芎、怀牛膝各10g,炙甘草6g,7服,水煎服,每日1服。2009年3月8日复诊,自述口中香已除,已无不适,故嘱停药。因此人为药房内员工,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语:《素问·金匮真言论》云:“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其臭香。”又因足太阴脾经“夹咽,连舌本,散舌下”,且“脾主味”,故口中香乃脾之病。妇人多忧悲郁怒,多致肝气郁结,久之使血络瘀阻,肝病传脾而出现脾经症状。此即《金贵要略》所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7年前患者身不定处有憋胀感,揉之则嗳气,肝气郁滞之象可证,久之则病脾而出现口中香。血府逐瘀汤亦可视为由四逆散和桃红四物汤加怀牛膝、桔梗组成。四逆散疏肝解郁,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怀牛膝、桔梗升降相因、斡旋气机而使郁结得开,瘀血得化而诸症皆除。

验案4:失眠

达某,女,38岁,2008年8月6日初诊。患者寐差自15岁开始,夜过21点以后即入睡难,入睡后次日清晨2点左右即睡不实,4点必醒,寐中外界稍有动静即醒。月经前10天面长痤疮,白带正常。咽滞(自觉因说话多引起)。19岁时曾患心肌炎,现遗留心肌炎后遗症,疲劳时易犯头晕(西医诊为美尼尔氏综合征),日犯一次。血压低,饥时心慌,出虚汗已10年。二便调,纳可。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涩。敲击右胁肋牵引剑突下痛。

处方:生地、桃仁、红花、当归、赤芍、枳壳、柴胡、怀牛膝、炙甘草各6g,川芎、桔梗各4g,生黄芪15g,党参10g,麦冬10g,五味子6g,7服,水煎服,每日1服。经随访,患者药后多年痼疾有所好转,此后一直按此方抓药,现已愈。

按语:古人云:“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患者初因阴阳不和而入睡难,渐为瘀血阻络,留于胸中,使阳不能入于阴而致失眠。阳降不得,便亢逆而上,发为痤疮,经后消退缘其部分瘀血可借月经而排出体外。日久则气阴两虚,而出现头晕、心慌、出虚汗之症。然胸中瘀血乃其疾病发展的根本原因,故治疗仍当活血化瘀以治其本,方用血府逐瘀汤,佐以生脉饮、黄芪培补气阴,使气行则血行,水足则舟行。

瘀血证的一般证候如刺痛、拒按、夜间痛甚、肌肤甲错、舌有瘀斑、脉涩诸症皆为医者所熟知,但就血府逐瘀汤证而言,其病位在血府,由敲击右胁肋牵引剑突下痛,可知“血府”即为胸胁膈间。刘保和还用此方治疗过心悸、咳嗽、脱发、头摇等多种疑难病症。凡具备血府逐瘀汤的指征,刘保和即用此方,不拘于何病,临床效如桴鼓。

猜你喜欢

  • 身体出现水肿,是肾出问题了吗?

    这位患者是手指,下肢以及眼睑的水肿,西医检查了一大圈儿,没有什么问题,排除了一些心源性的,肾源性的这些方面的水肿的一个诱发疾病,所以说最终给他定义为血管神经性水肿。我们来看一下他的临床表现,他容易出现的是双下肢,双手眼睑水肿,喝水喝多点儿,

  • 口腔灼热、舌头麻,灼口综合症

    第一点就是口腔舌体灼热疼痛,舌头啊就像被开水烫了一样,口腔黏膜也是这种感觉,早晨一起来,这个症状就开始了,一直到晚上,这一天没有好受的时候,逐渐的加重,到晚上睡觉了,我算解脱了,第二天早晨起来又是这样的一个临床表现。所以说大家来看一下,通常

  • 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怎么办

    她是一位49岁的女性患者,为什么强调年龄,因为这个女性患者来了就讲了,说我有这种子宫肌瘤,也有腺肌症,然后你说我都到这个年龄,马上绝经了,杨大夫你就帮我控制一下,把我这症状缓解缓解,如果绝经了,它不再长了,有就有,那我也不想挨刀动手术了。我

  • 顽固性头痛,疼痛位置不固定是怎么回事?

    这个患者,说来也是一个巧合,我是给他家属看病,然后他陪着来的,他就跟我说了这个头痛的问题,他说我这个头痛,几乎疼了20多年了,每天都疼,也尝试了很多的治疗办法,那么这个中药能不能治,我就跟他讲,你可以跟我聊一聊,然后,尝试用中药去解决一下这

  • 靶向药物的副作用

    这位患者口服的是埃克替尼靶向药物治疗效果非常的好,但是出现了副作用,第一就是反酸,烧心,胃特别的不好,自从吃上这个药物之后,胃特别的难受,反酸,水,烧心,甚至有一种灼热疼痛的感觉。再有,大便溏薄,大便不成形,一天两三次,这也是之前所没有的。